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9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采用聚乳酸薄膜、阻隔薄膜、热封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纯生物降解外层、阻隔层、热封内层,纯生物降解外层由100%的聚乳酸制成,其本身可在垃圾堆填区和有氧的环境中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聚乳酸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可以吸引600种不同的微生物来消耗复合软管,起到催化降解第一粘结层、阻隔层、第二粘结层和热封内层的作用,使得复合软管能够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量,对环境完全无危害、无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能够满足日化包装软管应用的性能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整根复合软管的完全的生物降解,具有降解成本低、环保性好的优点。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
技术介绍
复合软管的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用在日化包装中,开始主要是在牙膏包装中,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由于其在成本和产品性能上有比较大的优势。复合软管主要有铝塑复合管和全塑复合管,铝塑复合管由于比较难分离,所以回收是非常困难的,全塑复合管虽然可以全部可以回收造粒,但回收成本也比较高;而且传统的聚乙烯包装复合软管具有耐微生物的特性,容易在环境中造成广泛累计形成污染源。所以,亟需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软管,使其能广泛应用在日化包装上,此为复合软管的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以解决现有复合软管因要么回收困难、要么回收成本高、要么无法降解造成污染而存在环保性较差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的管身由外至内依次为纯生物降解外层、第一粘结层、阻隔层、第二粘结层和热封内层;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是由聚乳酸制成的聚乳酸薄膜,所述阻隔层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成的阻隔薄膜,所述热封内层是由茂金属聚乙烯制成的热封薄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均为聚乙烯树脂。其中,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树脂为线性低密度马来酸酐聚乙烯接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的厚度85μm至125μm之间,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在25μm至35μm之间,所述阻隔层的厚度在70μm至90μm之间,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在25μm至35μm之间,所述热封内层的厚度在120μm至160μ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采用聚乳酸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纯生物降解外层,其适于印刷装饰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足够的耐光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且本技术采用阻隔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阻隔层,其具有非常好的阻隔性能,能够确保对复合软管管身的内容物进行保质、保香、保湿,本技术还采用热封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热封内层,其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能够确保复合软管管身的牢固耐用,因此,本技术的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能够满足日化包装软管应用的性能需求;并且,上述纯生物降解外层由100%的聚乳酸制成,其本身可在垃圾堆填区和有氧的环境中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聚乳酸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可以吸引600种不同的微生物来消耗复合软管,起到催化降解第一粘结层、阻隔层、第二粘结层和热封内层的作用,使得复合软管能够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量,对环境完全无危害、无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在能够满足日化包装软管应用的性能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整根复合软管的完全的生物降解,具有降解成本低、环保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但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该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的管身由外至内依次为纯生物降解外层1、第一粘结层2、阻隔层3、第二粘结层4和热封内层5;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1是由聚乳酸(PLA)制成的聚乳酸薄膜,所述阻隔层3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制成的阻隔薄膜,所述热封内层5是由茂金属聚乙烯(MLDE)制成的热封薄膜。本技术采用聚乳酸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纯生物降解外层1,其适于印刷装饰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足够的耐光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且本技术采用阻隔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阻隔层3,其具有非常好的阻隔性能,能够确保对复合软管管身的内容物进行保质、保香、保湿,本技术还采用热封薄膜作为复合软管管身的热封内层5,其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能够确保复合软管管身的牢固耐用,因此,本技术的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能够满足日化包装软管应用的性能需求;并且,上述纯生物降解外层1由100%的聚乳酸制成,其本身可在垃圾堆填区和有氧的环境中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聚乳酸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可以吸引600种不同的微生物来消耗复合软管,起到催化降解第一粘结层2、阻隔层3、第二粘结层4和热封内层5的作用,使得复合软管能够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量,对环境完全无危害、无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在能够满足日化包装软管应用的性能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整根复合软管的完全的生物降解,具有降解成本低、环保性好的优点。以上为本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均为聚乙烯树脂,所述第一粘结层2通过热熔接实现所述生物降解外层1与阻隔层3的粘结,所述第二粘结层4通过热熔接实现所述阻隔层3与热封内层5的粘结。其中,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树脂为线性低密度马来酸酐聚乙烯接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1的厚度85μm至125μm之间,所述第一粘结层2的厚度在25μm至35μm之间,所述阻隔层3的厚度在70μm至90μm之间,所述第二粘结层4的厚度在25μm至35μm之间,所述热封内层5的厚度在120μm至160μm之间。另外:本技术对聚乳酸(PLA)的选用通过ISO1485和EN13432标准。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的管身由外至内依次为纯生物降解外层(1)、第一粘结层(2)、阻隔层(3)、第二粘结层(4)和热封内层(5);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1)是由聚乳酸制成的聚乳酸薄膜,所述阻隔层(3)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成的阻隔薄膜,所述热封内层(5)是由茂金属聚乙烯制成的热封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的管身由外至内依次为纯生物降解外层(1)、第一粘结层(2)、阻隔层(3)、第二粘结层(4)和热封内层(5);所述纯生物降解外层(1)是由聚乳酸制成的聚乳酸薄膜,所述阻隔层(3)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成的阻隔薄膜,所述热封内层(5)是由茂金属聚乙烯制成的热封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可生物降解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2)和第二粘结层(4)均为聚乙烯树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胜杜德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