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91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1两端P+和P‑之间的第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之间的第二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之间的输出电压;电容C2的GND端与负载R1的GND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Q1;所述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分别设置在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与负载R1的OUT端之间,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N极接负载R1的OUT端;二极管D3设置在电容C1的P‑端与负载R1的GND端之间,二极管D3的P极接负载R1的GND端;开关Q1的源、漏极分别与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并且此电路自带输出端的防反接功能。

A series parallel switching circuit with anti reverse conn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输出的两路电压,当串联起来时可得到更高的电压,当并联起来时可得到更大电流。传统的做法是用几个开关用来控制串联,再用其他的几个开关去控制并联。用于控制串并联切换的开关众多,对控制逻辑或者时序提出很高的要求,控制的可靠性较低。并且还不带防反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公知的串并联切换电路中,用于控制串并联切换的开关众多,控制逻辑复杂的情况下,通过用半导体二极管代替开关,仅用一个开关就可切换两路输出端的串并联,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并且此电路自带输出端的防反接功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1两端P+和P-之间的第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之间的第二路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之间的输出电压;电容C2的GND端与负载R1的GND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Q1;所述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分别设置在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与负载R1的OUT端之间,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N极接负载R1的OUT端;二极管D3设置在电容C1的P-端与负载R1的GND端之间,二极管D3的P极接负载R1的GND端;开关Q1的源、漏极分别与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端相连。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并且此电路自带输出端的防反接功能。进一步的,上述的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中:所述的开关Q1为可控半导体包括MOS、IGBT、三极管或者可控硅。进一步的,上述的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中:所述的开关Q1为可控开关包括继电器或者接触器。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新型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电容C1两端P+和P-之间的第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之间的第二路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之间的输出电压;电容C2的GND端与负载R1的GND端相连;通过控制开关Q1的导通或关闭,实现第一路输入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串联、并联切换。本实施例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可控开关Q1。根据实际需要,开关Q1可以是可控半导体如:MOS、IGBT、三极管或者可控硅。也可以是可控开关如继电器或者接触器。其中,在电容C1的正极P+与负载R1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1;在电容C2的正极N+与负载R1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2,两个半导体二极管D1和D2的P极分别接电容C1的正极P+和电容C2的正极N+,防止电流流向电容C1的正极P+和电容C2的正极N+。在电容C2的负极GND与电容C1的负极P-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P极接电容C2的负极GND。在电容C1的负极P-与电容C2的正极N+之间设置有可控开关Q1。电容C1两端P+和P-为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为另一路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为输出电压。本实施例利用可控开关Q1的导通和关闭控制电容C1与电容C2的串并联输出。在可控开关Q1导通时,电容C1与电容C2串联给负载输出;当可控开关Q1关闭时,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给负载输出。电路结构简单,原理清楚。本实施例的具体一种新型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可控开关Q1;在电容C1的正极P+与负载R1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1;在电容C2的正极N+与负载R1的正极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2,在电容C2的负极GND与电容C1的负极P-之间设置有半导体二极管D3,在电容C1的负极P-与电容C2的正极N+之间设置有可控开关Q1。电容C1两端P+和P-为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为另一路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为输出电压。本技术中,输入的一路C1电容两端电压为P+和P-、另一路C2电容两端电压为N+和GND,在开关Q1吸合时C1电容和C2电容为串联输出,电流由C1电容的P+,经过二极管D1,流过负载R1回到C2电容的GND;在Q1断开时电容C1与电容C2为并联输出,电容C1的电流由P+经过二极管D1,流过负载R1,在经过二极管D3回到电容C1的P-。电容C2的电流由N+经过二极管D2,流过负载R1,回到C2电容的GND。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输出时的负极是通过二极管D3连接起来的,正极分别经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实现公共点连接。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原理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1两端P+和P-之间的第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之间的第二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之间的输出电压;电容C2的GND端与负载R1的GND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Q1;所述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分别设置在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与负载R1的OUT端之间,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N极接负载R1的OUT端;二极管D3设置在电容C1的P-端与负载R1的GND端之间,二极管D3的P极接负载R1的GND端;开关Q1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反接功能的串并联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1两端P+和P-之间的第一路输入电压,电容C2两端N+和GND之间的第二输入电压;负载R1两端OUT和GND之间的输出电压;电容C2的GND端与负载R1的GND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开关Q1;所述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分别设置在电容C1的P+和电容C2的N+与负载R1的OUT端之间,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N极接负载R1的OUT端;二极管D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腾蒋中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