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整流器和逆变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相AC-DC/DC-AC双用电路及三相AC-DC/DC-AC双用电路。
技术介绍
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的提升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挑战。提升转换效率可以降低损耗,减少热管理的难度,最终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密度。为了提升转换效率,必须在电力电气器件、拓扑和控制方面不断突破。传统的AC-DC技术方案,采用传统的带整流桥的PFC变换器和隔离的DC-DC变换器。整流桥的损耗非常大,特别是在低压满载时;因为整流桥的损耗,整个变换器的效率明显下降,并且整流桥的温升和热应力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挑战。隔离式DC-DC变换器,主要是将PFC的输出调节为其它稳定的DC输出,但是需要采用隔离变压器。如此,传统的AC-DC技术方案主要缺点是效率偏低,特别是输入整流桥的损耗,在低电压输入、满载输出时,占总体损耗很大,温升和热应力成为一个主要挑战。另外,该方案只能作为AC-DC整流器,而不能用作DC-AC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或三相AC-DC/DC-AC双用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AC-DC技术方案效率偏低、总体损耗大,且不能作为DC-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相AC‑DC/DC‑AC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PFC变换器模块、中间级保护模块、非隔离升压/降压模块以及输入输出保护模块;所述PFC变换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桥臂、一个第二桥臂、一个滤波电容及至少一个储能电感;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以及滤波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两个同向串联的主开关管,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两个同向串联的整流管;所述储能电感一端与两个所述主开关管的串联节点连接,另一端作为第一交流端口,两个所述整流管的串联节点作为第二交流端口;所述非隔离升压/降压模块包括降压Buck电路和/或升压Boost电路;所述输入输出保护模块的两个外接端口分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AC-DC/DC-AC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PFC变换器模块、中间级保护模块、非隔离升压/降压模块以及输入输出保护模块;所述PFC变换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桥臂、一个第二桥臂、一个滤波电容及至少一个储能电感;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以及滤波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桥臂包括两个同向串联的主开关管,所述第二桥臂包括两个同向串联的整流管;所述储能电感一端与两个所述主开关管的串联节点连接,另一端作为第一交流端口,两个所述整流管的串联节点作为第二交流端口;所述非隔离升压/降压模块包括降压Buck电路和/或升压Boost电路;所述输入输出保护模块的两个外接端口分别作为两个直流端口;其中,所述非隔离升压/降压模块中的续流器件以及所述PFC变换器模块的主开关管为宽禁带功率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禁带功率开关为GaN Transistor或SiC MOSFET。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变换器模块工作在CCM模式、DCM模式和BCM模式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模式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作为AC-DC电路时,所述双用电路还包括雷击保护模块,其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储能电感一端,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桥臂的一端,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第一桥臂的另一端。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双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变换器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第一桥臂以及两个以上储能电感,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桥臂并联,两个以上的所述储能电感一端分别与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桥臂中的主开关管串联节点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储能电感另一端并接作为所述第一交流端口。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芬,
申请(专利权)人:钛白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