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8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连通有注塑口,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竖向槽,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底板、下模具、上模具、注塑口、第一限位柱、第一竖向槽、滑杆、滑套、第一连接块、第二限位柱、第二竖向槽、定位盒、电机、螺纹杆、螺纹套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风力发电叶片不具备自动脱模的问题。

An automatic demoulding structure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叶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设计直接影响风能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其年发电量,是风能利用的重要一环,如今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运用已近非常的广泛,为当今社会的电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成型后需要使用者手动将模具取下,由于模具自身重量的原因,当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搬运模具的过程中会出现脱力的现象,从而导致模具在搬运的途中意外掉落地面,将会对模具造成损伤,严重的将会导致工作人员受伤,从而非常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模具不方便使用者进行脱模,当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搬运模具的过程中会出现脱力的现象,从而导致模具在搬运的途中意外掉落地面,将会对模具造成损伤,严重的将会导致工作人员受伤,从而非常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所述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连通有注塑口(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竖向槽(6),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的左侧穿过第一竖向槽(6)延伸至第一限位柱(5)的外侧并与上模具(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10),所述第二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用自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连通有注塑口(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竖向槽(6),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9)的左侧穿过第一竖向槽(6)延伸至第一限位柱(5)的外侧并与上模具(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柱(10),所述第二限位柱(10)的右侧开设有第二竖向槽(11),所述第二限位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12),所述定位盒(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表面的底部套设有螺纹套(15),所述螺纹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6),所述第二连接块(16)的右侧穿过第二竖向槽(11)延伸至第二限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