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内设置有内炉筒,其底部设置有炉条,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投煤口,内炉筒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聚火拱和挡火拱,二者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燃尽室,挡火拱下方的内炉筒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水管炉排与挡火拱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干馏室,水管炉排与炉条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气化燃烧室与燃尽室之间通过烟火管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均与二次风管形成密封连接,靠鼓风机送风的二次风管的面向干馏室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投煤口与干馏室相连通。可以有效解决锅炉因煤炭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的问题,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热能损耗,极大地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立式燃煤锅炉结构的改进,特别是组合式无烟锅炉。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是我国广大地区冬季采暖用的主要设备,立式燃煤锅炉以其占地小、投资少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立式燃煤锅炉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锅炉在使用时,空气由炉体底部进入炉体燃烧室内帮助放在炉条上的煤炭燃烧,锅炉的这种燃烧结构极不合理,由于煤炭的阻挡,空气不能顺畅的进到煤炭上方的燃烧室内参与燃烧,燃烧室内严重缺氧,造成煤炭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2、传统立式锅炉热能利用率低,热功率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不仅能有效解决立式燃煤锅炉存在的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的问题,提高热能利用率,而且还能极大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内设置有内炉筒,内炉筒底部设置有炉条,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投煤口,内炉筒的数目至少为一个,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向内炉筒内凸出且相对布置的聚火拱和挡火拱,聚火拱和挡火拱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燃尽室,挡火拱下方的内炉筒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水管炉排将相对的内炉筒壁连通,水管炉排与挡火拱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干馏室,水管炉排与位于内炉筒底部的炉条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气化燃烧室与燃尽室之间通过位于内炉筒壁外侧的烟火管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均与二次风管密封连接,靠鼓风机送风的二次风管的面向干馏室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投煤口与干馏室相连通。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煤炭通过投煤口放入干馏室内的水管炉排上,通过鼓风机将空气分别从炉体的底部和二次风管送入干馏室内,将煤炭进行干馏,然后将干馏好的焦炭捅入位于干馏室下方的气化燃烧室内,进行气化燃烧,没有完全燃尽的烟气通过烟火管进入燃尽室,在聚火拱的作用下两边的火焰汇聚在一块再次燃烧。由于有二次风管从煤炭上方向下吹风,使得干馏室内的煤炭能够在氧气充分的环境中得以充分燃烧,减少烟尘或黑烟的产生。设置聚火拱和挡火拱以及烟火管使得烟火的通道变得曲折,既有利于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充分被水吸收,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还能降尘,实现无烟排放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可以分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以有利于拆卸、运输和安装,上炉体1和下炉体3之间为密封连接。上炉体1内设置有水管换热装置,下炉体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内炉筒5,若相应的并排设置多个内炉筒5,就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热容量和热功率。内炉筒5的底部设置有炉条11,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向内炉筒5内凸出且相对布置的聚火拱4和挡火拱15,聚火拱4和挡火拱15均呈弓形或腰圆形,聚火拱4上方的内炉筒5腔内设置有换热管2。聚火拱4和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燃尽室14,燃尽室14壁上设置有与炉体外壁相连通的清灰口19。挡火拱15下方的内炉筒5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9,水管炉排9将相面对的内炉筒壁连通,水管炉排9可以设置成一头高而另一头低,有利于煤炭从水管炉排9之间的缝隙中滑落。水管炉排9与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干馏室16,水管炉排9与位于内炉筒5底部的炉条11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18,气化燃烧室18壁上设置有炉体外壁相连通的除渣口21。气化燃烧室18与燃尽室14之间通过位于内炉筒壁外侧的烟火管8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15均与二次风管7形成密封连接,与鼓风机23相连的二次风管7的面向干馏室16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还可以在两挡火拱15之间设置保护拱6,位于挡火拱15之间的保护拱6与挡火拱15以及内炉筒壁密封接触,防止干馏室16内的烟火直接进入挡火拱15上方的燃尽室14内。保护拱6的下方设置有与鼓风机23相连的二次风管7,如图2所示,在二次风管7上还可以设置风管22,以使风力更集中。炉体外壁上设置的投煤口20与干馏室16相连通,煤炭从投煤口20投入干馏室16内。炉体底部设置有一次风室12,一次风室12的靠近炉条11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呈螺旋布置的进风管13,从进风管13吹出的风可以更为集中并且旋转地吹向气化燃烧室18内。与鼓风机23相连的一次风管24与一次风室12相连通。还可以在炉体底部设置与一次风室12相互独立的二次风室,使二次风管7与二次风室连通,二次风室由鼓风机23为之送风。为了更有利于进入气化燃烧室18内的焦炭的燃烧,在气化燃烧室18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有辐射墙10,可以使气化燃烧室18内保持较高的温度。在干馏室16的内炉筒壁上还设置有与炉体外壁相连通的自然风进风管17,从而可以在必要时为干馏室16内补充空气。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内设置有内炉筒(5),内炉筒(5)底部设置有炉条(11),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投煤口(20),其特征是所说的内炉筒(5)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向内炉筒(5)内凸出且相对布置的聚火拱(4)和挡火拱(15),聚火拱(4)和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燃尽室(14),挡火拱(15)下方的内炉筒(5)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9),水管炉排(9)将相对的内炉筒壁连通,水管炉排(9)与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干馏室(16),水管炉排(9)与位于内炉筒(5)底部的炉条(11)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18),气化燃烧室(18)与燃尽室(14)之间通过位于内炉筒壁外侧的烟火管(8)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15)均与二次风管(7)形成密封连接,靠鼓风机(23)送风的二次风管(7)的面向干馏室(16)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投煤口(20)与干馏室(1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无烟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分为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上炉体(1)和下炉体(3)之间为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无烟锅炉,其特征是炉体底部设置有一次风室(12),一次风室(12)的靠近炉条(11)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进风管(13),与鼓风机(23)相连的一次风管(24)与一次风室(1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无烟锅炉,其特征是在气化燃烧室(18)的内周壁上均布设置有辐射墙(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无烟锅炉,其特征是在干馏室(16)的内炉筒壁上还设置有与炉体外壁相连通的自然风进风管(1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无烟锅炉,其特征是聚火拱(4)和挡火拱(15)均呈弓形或腰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内设置有内炉筒,其底部设置有炉条,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投煤口,内炉筒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聚火拱和挡火拱,二者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燃尽室,挡火拱下方的内炉筒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水管炉排与挡火拱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干馏室,水管炉排与炉条之间的内炉筒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气化燃烧室与燃尽室之间通过烟火管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均与二次风管形成密封连接,靠鼓风机送风的二次风管的面向干馏室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投煤口与干馏室相连通。可以有效解决锅炉因煤炭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无烟锅炉,炉体内设置有内炉筒(5),内炉筒(5)底部设置有炉条(11),炉体外壁上设置有投煤口(20),其特征是:所说的内炉筒(5)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内炉筒壁上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向内炉筒(5)内凸出且相对布置的聚火拱(4)和挡火拱(15),聚火拱(4)和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燃尽室(14),挡火拱(15)下方的内炉筒(5)腔内横向设置有水管炉排(9),水管炉排(9)将相对的内炉筒壁连通,水管炉排(9)与挡火拱(15)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干馏室(16),水管炉排(9)与位于内炉筒(5)底部的炉条(11)之间的内炉筒(5)腔内形成气化燃烧室(18),气化燃烧室(18)与燃尽室(14)之间通过位于内炉筒外侧的烟火管(8)相互连通,两侧的挡火拱(15)均与二次风管(7)形成密封连接,靠鼓风机(23)送风的二次风管(7)的面向干馏室(16)内的管壁上均布设置有风眼,投煤口(20)与干馏室(1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胡平,
申请(专利权)人:严胡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