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成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该极耳成型装置包括放卷件和功能件,放卷件用于对极片料带进行放卷,而后极片料带传送至功能件。该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设于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分别用于对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的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极耳成型装置提供的极耳成型方式多样化。
Ear forming device and core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成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成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
技术介绍
在电池的生产环节中,需要在用于形成电芯的极片上形成极耳,之后将形成有极耳的极片卷绕成电芯。然而,目前的电芯卷绕机其形成极耳的方式单一,用户无法根据需要调整极耳的成型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耳成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能够使得极耳成型装置提供的极耳成型方式多样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耳成型装置。该极耳成型装置包括放卷件和功能件,放卷件用于对极片料带进行放卷,而后极片料带传送至功能件。该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设于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分别用于对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的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第一切换组件设于放卷件和第一极耳成型组件之间,第二切换组件设于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功能件之间,用于在极片料带由第一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切换至由第二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时割断极片料带,进而在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之间形成流经第一极耳成型组件的第一料带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分别包括切割件和夹持组件,其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极片料带,切割件用于切割极片料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设置于第一切换组件的切割件的下游,第二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设置于第二切换组件的切割件的上游,以在切割后,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夹持第一料带段;其中,夹持组件还用于在切割件切割极片料带时夹持极片料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三切换组件和第四切换组件,第三切换组件设于放卷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之间,第四切换组件设于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和功能件之间,用于在极片料带由第二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切换至由第一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时割断极片料带,进而在第三切换组件和第四切换组件之间形成流经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的第二料带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切换组件和第四切换组件分别包括切割件和夹持组件,其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极片料带,切割件用于切割极片料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设置于第三切换组件的切割件的下游,第四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设置于第四切换组件的切割件的上游,以在切割后,第三切换组件和第四切换组件的夹持组件夹持第二料带段;其中,夹持组件还用于在切割件切割极片料带时夹持极片料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抵压件和承载件,抵压件和承载件相对设置,极片料带承载于承载件上,抵压件能够朝向承载件移动至将极片料带压紧于承载件上,或远离承载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采用激光在极片料带上裁切形成极耳,第二极耳成型组件采用超声波将极耳焊接于极片料带上,极耳成型装置包括一组第一极耳成型组件以及若干组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的数量等于由极片料带卷绕而成的单个极片卷上单侧极耳的数量;或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的数量等于由极片料带卷绕而成的单个极片卷上单侧极耳的规格种数;其中,极片卷用于组成电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该电芯卷绕机包括电芯卷绕装置和若干如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极耳成型装置,经极耳成型装置形成极耳的极片料带在电芯卷绕装置中卷绕以形成电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极耳成型装置以及电芯卷绕机。该极耳成型装置包括放卷件和功能件以及设于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的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用于对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的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本技术的极耳成型装置集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于一体。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以提供不同的极耳成型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第一极耳成型组件或第二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即极耳成型装置提供的极耳成型方式更加多样化,也就意味着极耳成型装置的性能得到改善。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图1是本技术极耳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极耳成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极耳成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芯卷绕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极耳成型装置提供的极耳成型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成型装置。该极耳成型装置包括放卷件和功能件,放卷件用于对极片料带进行放卷,而后极片料带传送至功能件。该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设于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分别用于对放卷件和功能件之间的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以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2,图1是本技术极耳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极耳成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极耳成型装置应用于电池生产环节中的极耳成型加工,包括圆柱形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成型加工以及方形锂电池电芯的极耳成型加工等。其具体为在用于卷绕形成电池电芯的极片上形成极耳,可以通过将定长极耳焊接于极片表面以形成极耳,或是在极片表面裁切以形成极耳等方式,实现电池生产环节中的极耳成型加工。极耳成型装置包括放卷件1和功能件2。放卷件1用于对极片料带3进行放卷,而后极片料带3传送至功能件2。功能件2可以用于对极片料带3进行收卷,来自放卷件1的极片料带3经过极耳成型工位形成极耳后被功能件2收卷,形成有极耳的极片料带3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或是来自放卷件1的极片料带3经过极耳成型工位形成极耳后被传送至功能件2,由功能件2将形成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装置包括:/n放卷件和功能件,所述放卷件用于对极片料带进行放卷,而后所述极片料带传送至所述功能件;/n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放卷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分别用于对所述放卷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的所述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装置包括:
放卷件和功能件,所述放卷件用于对极片料带进行放卷,而后所述极片料带传送至所述功能件;
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放卷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分别用于对所述放卷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的所述极片料带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其中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二者极耳成型加工的方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所述第一切换组件设于所述放卷件和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切换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用于在所述极片料带由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切换至由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时割断所述极片料带,进而在所述第一切换组件和第二切换组件之间形成流经所述第一极耳成型组件的第一料带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组件和所述第二切换组件分别包括切割件和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极片料带,所述切割件用于切割所述极片料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组件的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切换组件的所述切割件的下游,所述第二切换组件的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切换组件的所述切割件的上游,以在切割后,所述第一切换组件和所述第二切换组件的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第一料带段;
其中,所述夹持组件还用于在所述切割件切割所述极片料带时夹持所述极片料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三切换组件和第四切换组件,所述第三切换组件设于所述放卷件和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之间,所述第四切换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和所述功能件之间,用于在所述极片料带由所述第二极耳成型组件进行极耳成型加工切换至由所述第一极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