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将2个连接架、2个箍带安装到贮气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架、轴向调整架、支座、周向定位架和4个定位销;所述台架为框架结构,台架的顶面水平设置;所述轴向调整架、支座和周向定位架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台架的顶面上;所述轴向调整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后方,所述周向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右侧。采用本工作台装配贮气筒,贮气筒安装方向不易装反、能保证箍带的安装位置、保证放水管安装方向、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
A kind of working table used for assembling air re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贮气筒的装配通常采用2个安装人员协同,在装配线上进行,如附图1所示,首先需要将贮气筒1’的连接架2’安装到车架3’上,然后一个安装人员抱着贮气筒1’,另一个安装人员用箍带将贮气筒1’绑定到连接架2’上。上述安装方式劳动强度大,且贮气筒1’的方向容易装反,无法保证箍带在贮气筒上的分布位置,也无法保证贮气筒1’的放水管4’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下,返工更加费时费力,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贮气筒安装方向容易装反、无法保证箍带的安装位置、放水管方向不能保证、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将2个连接架、2个箍带安装到贮气筒上,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架、轴向调整架、支座、周向定位架和4个定位销;所述台架为框架结构,台架的顶面水平设置;所述轴向调整架、支座和周向定位架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台架的顶面上;所述轴向调整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后方,所述周向定位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右侧;所述支座包括2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台架的顶面垂直,2个支撑板沿所述台架的纵向布置,2个支撑板平行,且2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垂直,单个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向上,V形槽的大小与贮气筒的外周面匹配,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2个用于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销的大小匹配;所述轴向调整架包括底座和调节螺栓,所述底座与所述台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套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平行;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调节螺栓的位置与贮气筒的轴心相对且调节螺栓的端部能与贮气筒的端部接触;所述周向定位架包括立柱和定位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台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顶面垂直,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定位板能绕铰接点旋转;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向内侧旋转所述定位板使定位板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的端面能与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外周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外周面接触时,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顶面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的端面为长条形,所述端面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能使所述定位板向内侧旋转到水平位置后不能继续向下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手柄。进一步地,所述台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支座采用尼龙材料制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工作台,安装人员可以先将贮气筒与连接架在线下先用箍带分装,然后再整体安装到车架上,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连接架和箍带的间距通过2个支撑板的间距来保证,箍带在贮气筒上的分布位置可以通过调节轴向调整架的调节螺栓来保证,放水管的周向位置可以通过轴向定位架的定位板来定位;整个操作过程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贮气筒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中:1、台架;2、轴向调整架;3、支座;4、周向定位架;5、定位销;21、底座;22、调节螺栓;31、支撑板;41、立柱;42、定位板;411、定位块;1’、贮气筒;2’、连接架;3’、车架;4’、放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2之附图4所示的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将2个连接架、2个箍带安装到贮气筒上,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架1、轴向调整架2、支座3、周向定位架4和4个定位销5;所述台架1为框架结构,台架1的顶面水平设置;所述轴向调整架2、支座3和周向定位架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台架1的顶面上;所述轴向调整架2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后方,所述周向定位架4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右侧;所述支座3包括2个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2个支撑板31沿所述台架1的纵向布置,2个支撑板31平行,且2个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纵向垂直,单个支撑板31的中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向上,V形槽的大小与贮气筒的外周面匹配,所述支撑板31的左侧设置有2个用于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销5的大小匹配;为避免刮伤贮气筒表面,所述支座采用尼龙材料制作。所述轴向调整架2包括底座21和调节螺栓22,所述底座2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22套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调节螺栓22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平行;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3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调节螺栓22的位置与贮气筒的轴心相对且调节螺栓22的端部能与贮气筒的端部接触;所述周向定位架4包括立柱41和定位板42,所述立柱41的下端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1的轴向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所述定位板42的一端与所述立柱41的上端铰接,所述定位板42能绕铰接点旋转;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向内侧旋转所述定位板42使定位板42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定位板42的自由端的端面能与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外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贮气筒安装到车架上后,使放水管的开口朝下,所述定位板42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外周面接触时,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轴向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如果需要放水管的朝向为其他角度,可以调整定位板42与放水管接触的位置。为了适应贮气筒上的放水管在轴向上的不同位置,所述定位板42的自由端的端面为长条形,所述端面的轴向与所述台架1的纵向平行。为了更便于操作,所述立柱41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块411,所述定位块411能使所述定位板42向内侧旋转到水平位置后不能继续向下旋转,所述定位板42上设置有手柄。为了便于工作台的移动,以便于在生产线的附近分装贮气筒,所述台架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设置方式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其目的就是让整个工作台能移动。使用时,首先将工作台移动到生产线附近并固定滚轮使工作台平稳,安装人员将贮气筒放置在支座的2个V形槽内,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然后调整轴向调整架的调节螺栓,调整贮气筒的轴向安装位置。然后将2个连接架分别安装到2个支撑板的左侧,并插入定位销,固定连接架。然后旋转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将2个连接架、2个箍带安装到贮气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架(1)、轴向调整架(2)、支座(3)、周向定位架(4)和4个定位销(5);所述台架(1)为框架结构,台架(1)的顶面水平设置;所述轴向调整架(2)、支座(3)和周向定位架(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台架(1)的顶面上;所述轴向调整架(2)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后方,所述周向定位架(4)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右侧;/n所述支座(3)包括2个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2个支撑板(31)沿所述台架(1)的纵向布置,2个支撑板(31)平行,且2个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纵向垂直,单个支撑板(31)的中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向上,V形槽的大小与贮气筒的外周面匹配,所述支撑板(31)的左侧设置有2个用于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销(5)的大小匹配;/n所述轴向调整架(2)包括底座(21)和调节螺栓(22),所述底座(2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22)套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调节螺栓(22)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平行;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3)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调节螺栓(22)的位置与贮气筒的轴心相对且调节螺栓(22)的端部能与贮气筒的端部接触;/n所述周向定位架(4)包括立柱(41)和定位板(42),所述立柱(41)的下端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41)的轴向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所述定位板(42)的一端与所述立柱(41)的上端铰接,所述定位板(42)能绕铰接点旋转;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向内侧旋转所述定位板(42)使定位板(42)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定位板(42)的自由端的端面能与所述贮气筒放水管的外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贮气筒装配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将2个连接架、2个箍带安装到贮气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架(1)、轴向调整架(2)、支座(3)、周向定位架(4)和4个定位销(5);所述台架(1)为框架结构,台架(1)的顶面水平设置;所述轴向调整架(2)、支座(3)和周向定位架(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台架(1)的顶面上;所述轴向调整架(2)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后方,所述周向定位架(4)设置在所述支座(3)的右侧;
所述支座(3)包括2个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垂直,2个支撑板(31)沿所述台架(1)的纵向布置,2个支撑板(31)平行,且2个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台架(1)的纵向垂直,单个支撑板(31)的中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开口向上,V形槽的大小与贮气筒的外周面匹配,所述支撑板(31)的左侧设置有2个用于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销(5)的大小匹配;
所述轴向调整架(2)包括底座(21)和调节螺栓(22),所述底座(21)与所述台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1)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22)套装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调节螺栓(22)的轴向与所述台架的纵向平行;当将贮气筒放置在所述支座(3)的2个V形槽内且使贮气筒的轴向处于水平位置时,调节螺栓(22)的位置与贮气筒的轴心相对且调节螺栓(22)的端部能与贮气筒的端部接触;
所述周向定位架(4)包括立柱(41)和定位板(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龙峧,肖伟,周林,韩军虎,陈迎,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