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588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柱状体的线圈模具,所述线圈模具中部开有贯穿其的固定孔,所述线圈模具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拼接成;所述线圈模具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的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用于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之间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插装于固定孔内,通过调节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模具的大小,从而可以在一种模具加工不同规格的线圈。同时,在加工时,可以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预留一定距离,在脱模时,再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互靠近,从而方便脱模。

A winding device for transforme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线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变压器线圈绕线模大多属单一的模具,绕制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线圈需要做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绕线模。因此,绕制线圈时,一种规格的线圈需要一种模具,需耗费大量绝缘材料,且占用较大地方存放。此外,在上述模具绕制成型后,脱模十分不便,可能损坏模具或在脱模时对已绕好线圈造成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旨在使线圈模具可以绕制不同规格的线圈,且脱模方便,同时可以对已饶好的线圈进行初步的校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柱状体的线圈模具,所述线圈模具中部开有贯穿其的固定孔,所述线圈模具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拼接成,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所述固定孔;所述线圈模具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的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用于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相互靠近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柱状体的线圈模具,所述线圈模具中部开有贯穿其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具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拼接成,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所述固定孔;所述线圈模具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的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用于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之间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插装于固定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带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在相互靠近和与相互远离的水平方向之间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柱状体的线圈模具,所述线圈模具中部开有贯穿其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具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拼接成,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所述固定孔;所述线圈模具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台上,所述固定台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的可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可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用于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之间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插装于固定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带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在相互靠近和与相互远离的水平方向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相对的一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相互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产生间隙,所述间隙之间设有用于填充第一模体和第一模体之间间隙的填充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上部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模体和/或第二模体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史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虹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