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波长转换构件技术

技术编号:2436584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波长转换部件,所述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特别是解决了量子点的聚集问题、散射剂使用的问题,抑制光转换效率的降低,实现含有量子点的树脂成型体的光转换效率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将多层树脂层层叠,至少一层树脂层中含有量子点,所述多层树脂层通过共挤出成型而一体化。

Resin sheets or films containing quantum dots,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波长转换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波长转换构件。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由数百~数千个左右的原子构成,粒径为数nm~数十nm左右的纳米粒子。量子点也被称为荧光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粒子或纳米晶体。量子点能够根据纳米粒子的粒径、组成进行峰值发光波长的各种变换,因此可调整为作为目标的波长。可以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中用作波长转换材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中的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7-1673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膜存在以下问题:使膜粘合需要复杂的操作,此外光转换效率容易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特别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含有量子点的树脂成型体的光转换效率的提高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波长转换构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将多层树脂层层叠,至少在一层树脂层中含有量子点,所述多层树脂层通过共挤出成型而一体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与不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一体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不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中包含功能性添加剂。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荧光波长不同的多个量子点分别被包含在不同的所述树脂层中。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量子点至少包含绿色发光的量子点和红色发光的量子点。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其具有第1树脂层、第2树脂层和中间树脂层,该第1树脂层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但不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该第2树脂层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但不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该中间树脂层位于所述第1树脂层和所述第2树脂层之间并且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和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双方,从所述第1树脂层至所述第2树脂层形成有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和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各自的浓度梯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的所述树脂层配置在激发光侧,将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的所述树脂层配置在远离所述激发光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树脂层优选使用非晶性树脂。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层中含有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不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树脂层的膜厚方向上。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层中含有荧光波长不同的多个量子点,不同的所述量子点在所述树脂层的膜厚方向上分别具有不同的浓度梯度。在本专利技术中,占整个所述树脂层的量子点的浓度优选为0.05%以上1.5%以下。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树脂层总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在本专利技术中,相对于蓝色光强度的绿色光强度比、以及相对于蓝色光强度的红色光强度比分别优选为0.3以上。在本专利技术中,蓝色光强度、绿色光强度和红色光强度的各荧光半峰宽优选为100nm以下。本专利技术中的波长转换构件,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加工成型。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使含有量子点的树脂颗粒成型的工序,以及通过共挤出成型将两层以上的树脂层一体化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通过共挤出而一体成型,不需要复杂的制造工序,能够提高光转换效率。此外,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能够制造使用量子点的高效率的波长转换构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制造方法,能够不插入复杂的粘合工序而进行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第1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剖面图。图2的图2A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量子点的示意图。图2的图2B为本实施方式中的量子点的示意图。图3为第2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剖面图。图4为第3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剖面图。图5为第4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剖面图。图6为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7为实施例9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8为实施例10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9为实施例11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10为实施例12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11为实施例13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12为实施例14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13为实施例15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的放大照片。图14为实施例9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15为实施例10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16为实施例11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17为实施例12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18为实施例12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将在图17中测量的实施例12上下颠倒进行测量)。图19为实施例13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0为实施例14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1为实施例14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2为实施例15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3为实施例16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4为实施例17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5为实施例18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6为实施例19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图27为实施例12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其中,在没有BEF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图28为实施例12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其中,在没有BEF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将在图27中测量的实施例12上下颠倒进行测量)。图29为实施例14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其中,在没有BEF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图30为实施例14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光谱(其中,在没有BEF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将在图29中测量的实施例14上下颠倒进行测量)。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简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可以在其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图1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的剖面图。在此,“膜”膜被定义为具有挠性的片材。此外,“片”一般是指构成为其厚度小于其长度和宽度。特别地,对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片的长度尺寸L、宽度尺寸W以及厚度尺寸T没有限定,根据产品来改变各种尺寸。例如,有时作为电视之类的大型产品的背光源用来使用,有时作为智能手机之类的小型便携式设备的背光源用来使用。因此根据产品来确定大小。以下,对作为含有量子点的树脂膜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替换为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如图1所示,含有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n将多层树脂层层叠,至少一层树脂层中含有量子点,/n所述多层树脂层通过共挤出成型而一体化。/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6 JP 2017-2006021.一种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将多层树脂层层叠,至少一层树脂层中含有量子点,
所述多层树脂层通过共挤出成型而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和不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在不包含所述量子点的树脂层中包含功能性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荧光波长不同的多个量子点分别被包含在不同的所述树脂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至少包含绿色发光的量子点和红色发光的量子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第1树脂层,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但不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
第2树脂层,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但不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以及
中间树脂层,位于所述第1树脂层和所述第2树脂层之间,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和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这两者,
从所述第1树脂层至所述第2树脂层形成有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和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各自的浓度梯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含有量子点的树脂片或膜,其特征在于,
将包含所述红色发光的量子点的所述树脂层配置在激发光侧,将包含所述绿色发光的量子点的所述树脂层配置在远离所述激发光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和则堤绘美庭木美佳金野润荷方惣一朗田中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NS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