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657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电感骨架包括主绕线部;主绕线部内设置有绕组槽,绕组槽被分隔为两个绕线区,两个绕线区之间设置有过线通道。电感装置包括绕组以及电感骨架;绕组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线圈,每个线圈由内到外均为多层结构,相邻两个线圈之间通过接线段电连接,每个线圈且分别绕置在对应的绕线区内,接线段由过线通道穿过。灯具包括灯体、光源模组以及驱动模组;光源模组与驱动模组均设置在灯体上且相互之间电性连接,驱动模组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电感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能够显著相抵寄生电容,抑制高频噪音,并且能够适用于高效的贴片装配工艺。

Inductive framework, inductive device and lam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
本申请涉及电感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
技术介绍
电感是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通信、家用电器等各类电子产品中。电感一般可由电感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芯或者铁芯等组成。相关技术中的电感骨架上会设置绕线槽,绕线槽的数量一般与所需的绕组数量一致,每个绕组绕置在一个绕线槽内。然而,这种绕置方式会导致绕组具有较大的寄生电容,产生高频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感骨架、电感装置及灯具,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骨架,包括主绕线部;所述主绕线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组槽,所述绕组槽至少被分隔为两个绕线区,相邻两个所述绕线区之间设置有过线通道。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相邻两个所述绕线区之间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过线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的过线缝隙。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具有主绕线柱,所有所述绕组槽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绕线区也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主绕线柱固定连接。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绕组槽,相邻两个所述绕组槽之间通过隔离板绝缘隔离。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具有主绕线柱,所有所述绕组槽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绕线区也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隔离板均与所述主绕线柱固定连接。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电感骨架还包括辅助绕线部;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主绕线部的底部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所述主绕线部;所述辅助绕线部朝下的侧面为焊接面,所述辅助绕线部用于绕置能够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焊接面的辅助线圈。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辅助绕线部的结构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棱柱或棱台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还包括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主绕线柱位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均超出所述主绕线柱并与所述主绕线柱共同围成绕线槽,所述绕组槽由所述绕线槽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还包括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主绕线柱位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均超出所述主绕线柱并与所述主绕线柱共同围成绕线槽,所述绕组槽由所述绕线槽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连接。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隔离板均对应所述辅助绕线部开设有过线限位部。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分别对应所述辅助绕线部开设有过线限位部。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过线限位部为限位缺口。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柱内设置有贯通的插入孔,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二嵌合部,所述插入孔连通所述第一嵌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嵌合部。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辅助绕线部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阻止绕置在所述辅助限位部上的辅助线圈脱离所述辅助绕线部。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部分辅助线圈。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方向相同和/或垂直。可选地,上述的电感骨架中,所述主绕线部对称的两侧均延伸形成有所述辅助限位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装置,包括绕组以及所述的电感骨架;所述绕组的数量与所述绕组槽的数量一致,所述绕组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线圈,所述线圈的数量与所述绕线区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线圈由内到外均为多层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之间通过接线段电连接,每个所述线圈且分别绕置在所述对应的所述绕线区内,所述接线段由所述过线通道穿过。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电感骨架还包括辅助绕线部,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主绕线部的底部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所述主绕线部,所述辅助绕线部朝下的侧面为焊接面;所述电感装置还包括辅助线圈,所述辅助线圈绕置在所述辅助绕线部上且覆盖部分所述焊接面。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绕组与所述辅助线圈通过同一根具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绕置形成或通过不同的具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绕置形成。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每个所述绕组均至少与两个所述辅助线圈通过同一根具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绕置形成。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具有绝缘外皮的导线为扁平线、漆包线、多股线、三层线、丝包线中任意一种。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线圈单独绕置在一个所述辅助绕线部上。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至少一个所述辅助线圈同时绕置在多个位于所述主绕线部的同一侧的所述辅助绕线部上。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主绕线部具有主绕线柱,所有所述绕组槽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绕线区也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主绕线部还包括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主绕线柱位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均超出所述主绕线柱并与所述主绕线柱共同围成绕线槽,所述绕组槽由所述绕线槽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所述电感装置还包括第一磁芯以及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扣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第二磁芯扣在所述第二端板上。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主绕线柱内设置有贯通的插入孔,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二嵌合部,所述插入孔连通所述第一嵌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一磁芯嵌入所述第一嵌合部内且所述第一磁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插入孔内,所述第二磁芯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二嵌合部内且所述第二磁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插入孔内。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第一磁芯以及所述第二磁芯均呈E形,所述E形的中间延伸部分为中心柱,所述第一磁芯以及所述第二磁芯的所述中心柱均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可选地,上述的电感装置中,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绕线部;/n所述主绕线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组槽,所述绕组槽至少被分隔为两个绕线区,相邻两个所述绕线区之间设置有过线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绕线部;
所述主绕线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绕组槽,所述绕组槽至少被分隔为两个绕线区,相邻两个所述绕线区之间设置有过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绕线区之间通过分隔板分隔,所述过线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的过线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部具有主绕线柱,所有所述绕组槽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绕线区也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主绕线柱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绕组槽,相邻两个所述绕组槽之间通过隔离板绝缘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部具有主绕线柱,所有所述绕组槽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所述绕线区也均沿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排布且围绕所述主绕线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隔离板均与所述主绕线柱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骨架还包括辅助绕线部;
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主绕线部的底部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凸出于所述主绕线部;
所述辅助绕线部朝下的侧面为焊接面,所述辅助绕线部用于绕置能够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焊接面的辅助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线部的结构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棱柱或棱台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部还包括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主绕线柱位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均超出所述主绕线柱并与所述主绕线柱共同围成绕线槽,所述绕组槽由所述绕线槽的至少一部分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部还包括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主绕线柱位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均超出所述主绕线柱并与所述主绕线柱共同围成绕线槽,所述绕组槽由所述绕线槽的至少一部分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隔离板均对应所述辅助绕线部开设有过线限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柱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另一部分所述辅助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端板的侧面下方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端板以及所述第二端板分别对应所述辅助绕线部开设有过线限位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6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限位部为限位缺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柱内设置有贯通的插入孔,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一嵌合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磁芯的第二嵌合部,所述插入孔连通所述第一嵌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嵌合部。


19.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线部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阻止绕置在所述辅助限位部上的辅助线圈脱离所述辅助绕线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