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51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低压线圈与硅橡胶套管,所述铁芯、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铁芯与壳体固定连接,铁芯外侧缠绕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外侧环绕设置高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被高压屏蔽罩包裹住,所述高压屏蔽罩与悬挂杆底部卡接,所述悬挂杆与壳体连接。通过卡接形式,免除了螺钉连接的不便,既可以实现高压屏蔽罩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同时还能减少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A high voltage DC power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
技术介绍
供能变压器可以将220V交流电压输送至高压直流电网中,并对其中的高压电气设备提供220V交流电能,这就使得变压器的安装可靠性与便捷性需求提高。专利号为201310695456.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全屏蔽高压隔离型电压互感器,优化了互感器的性能。铁芯与线圈作为变压器的核心部件,需要保证安装过程中不能出现损坏。因此对于安装的要求较高。上述专利中的高压线圈与引线管连接处连接是通过螺钉连接,而螺钉需要从高压屏蔽电极的内侧向外打入,而高压屏蔽电极形状复杂不规则,使得高压屏蔽电极的安装出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能够实现线圈与变压器的快速连接固定,为处于110kV高压直流电场场域内的电气设备提供220V交流电压。本专利技术提供方案如下: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包括壳体、铁芯、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所述铁芯、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铁芯与壳体固定连接,铁芯外侧缠绕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外侧环绕设置高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外侧设有高压屏蔽罩,所述高压屏蔽罩与悬挂杆底部卡接,所述悬挂杆与壳体连接。通过卡接形式,免除了螺钉连接的不便,既可以实现高压屏蔽罩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同时还能减少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优选的,所述高压屏蔽罩上方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顶部设有凸缘,所述悬挂杆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底部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凸缘,两个所述凸缘通过卡箍连接。通过卡箍可以简单快速地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不是圆形,或者凸缘不是圆形。采用非圆形结构,可以防止高压屏蔽罩与悬挂杆发生相对转动,使高压屏蔽罩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卡箍顶部与底部设有通孔,中部设有空腔,所述通孔形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空腔内可容纳两个凸缘。卡箍通过卡接可以固定高压屏蔽罩,将高压屏蔽罩悬挂在悬挂杆下方,结构简单,并且可以稳定高压屏蔽罩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卡箍为分体式结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分体式卡箍便于使用,卡箍可以通过扣合的形式将高压屏蔽罩与悬挂杆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屏蔽罩为环形,将高压线圈包裹在内,低压线圈在环形中部穿过,与环形同轴。同轴结构使得变压器结构更加紧凑。优选的,所述低压线圈外部设有低压屏蔽罩,所述低压屏蔽罩在环形的高压屏蔽罩中穿过,与高压屏蔽罩之间留有空隙。优选的,所述高压屏蔽罩为分体式结构,由至少两个屏蔽罩壳体扣合组成。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悬挂杆中空。中空部分供导线穿过,从悬挂杆上方引出以供输出电力。悬挂杆顶部连接壳体顶部,壳体设置高压输出端子。优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硅橡胶套管。硅橡胶套管起到绝缘与防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高压线圈通过悬挂杆进行悬挂固定,结构更加简洁;2.卡箍固定的方式既可以实现悬挂固定,同时还可以防止高压屏蔽罩产生转动,并且安装与拆解;3.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同轴设置,结构紧凑,节约了变压器内的空间;4.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分别通过屏蔽罩进行电磁屏蔽,减少了外接干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线圈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高压屏蔽罩与悬挂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铁芯,3-高压线圈,4-低压线圈,5-高压屏蔽罩,6-悬挂杆,7-卡箍,8-低压屏蔽罩,11-硅橡胶套管,51-第一连接部,52、62-凸缘,53-阶梯面,61-第二连接部,71-通孔,72-空腔,73-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包括壳体1、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均设置在壳体1内,铁芯2与壳体1固定连接,铁芯1外侧缠绕低压线圈4,低压线圈4外侧环绕设置高压线圈3,高压线圈3外侧设有高压屏蔽罩5,高压屏蔽罩5与悬挂杆6底部卡接,悬挂杆6与壳体1连接。高压屏蔽罩5上方设有第一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51顶部设有凸缘52,悬挂杆6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1底部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凸缘62,两个凸缘52、62通过卡箍7连接。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6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或者椭圆形,凸缘52、62为圆形。卡箍7顶部与底部设有通孔71,中部设有空腔72,通孔71形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51及第二连接部6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空腔72内可容纳两个凸缘52、62。卡箍7为分体式结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73连接。高压屏蔽罩5为环形,将高压线圈3包裹在内,低压线圈4在环形中部穿过,与环形同轴。低压线圈4外部设有低压屏蔽罩8,低压屏蔽罩8在环形的高压屏蔽罩6中穿过,与高压屏蔽罩6之间留有空隙。高压屏蔽罩6为分体式结构,由至少两个屏蔽罩壳体扣合组成,屏蔽罩壳体连接处设有相互适配的阶梯面53。第一连接部51与悬挂杆6中空。壳体1外侧设有硅橡胶套管11。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61的横截面为圆形,凸缘52、62为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或者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所述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均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铁芯(2)与壳体(1)固定连接,铁芯(1)外侧缠绕低压线圈(4),所述低压线圈(4)外侧环绕设置高压线圈(3),所述高压线圈(2)外侧设有高压屏蔽罩(5),所述高压屏蔽罩(5)与悬挂杆(6)底部卡接,所述悬挂杆(6)与壳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所述铁芯(2)、高压线圈(3)与低压线圈(4)均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铁芯(2)与壳体(1)固定连接,铁芯(1)外侧缠绕低压线圈(4),所述低压线圈(4)外侧环绕设置高压线圈(3),所述高压线圈(2)外侧设有高压屏蔽罩(5),所述高压屏蔽罩(5)与悬挂杆(6)底部卡接,所述悬挂杆(6)与壳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屏蔽罩(5)上方设有第一连接部(51),所述第一连接部(51)顶部设有凸缘(52),所述悬挂杆(6)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部(61),所述第二连接部(61)底部设有横向向外延伸的凸缘(62),两个所述凸缘(52、62)通过卡箍(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61)的横截面均不是圆形,或者凸缘(52、62)不是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压直流供能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7)顶部与底部设有通孔(71),中部设有空腔(72),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绪明李国宾李振涛赵强颜超赵守国耿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检测有限公司山东泰开互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