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37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第一压手、第二压手、定位锥销以及旋转压紧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第一压手和第二压手均通过压手座与竖板侧面连接,所述竖板侧面设置有支撑座和限位块,所述定位锥销通过销座与竖板侧面连接,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位于竖板侧面中下部,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与第一压手和第二压手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压紧机构包括转筒和压头,所述压头通过连接块与转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壳体工件的侧面进行压紧固定,保证定位的稳固性,并且避免对加工操作造成干涉,一套夹具即可实现壳体产品的全部加工,减少夹具数量,同时不需更换夹具。

A fixture for machining aluminum alloy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铝合金材质的基站壳体在铸造成型后,需要使用CNC进行精加工。壳体在CNC中的加工需要使用夹具来固定。但是,现有的夹具对壳体进行定位装夹后,夹具的夹紧结构的长度大于壳体工件的厚度,因此会相对于壳体工件的外侧突出,从而会对CNC的加工操作造成干涉。因此,至少需要两套夹具,先后对壳体工件进行定位,才能实现壳体工件的全部加工操作。夹具的数量无疑会导致成本的增高,并且频繁更换夹具,也会消耗较大的人力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可对壳体工件的侧面进行压紧固定,保证定位的稳固性,并且避免对加工操作造成干涉,一套夹具即可实现壳体产品的全部加工,减少夹具数量,同时不需更换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第一压手、第二压手、定位锥销以及旋转压紧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第一压手和第二压手均通过压手座与竖板侧面连接,所述竖板侧面设置有支撑座和限位块,所述定位锥销通过销座与竖板侧面连接,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位于竖板侧面中下部,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与第一压手和第二压手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压紧机构包括转筒和压头,所述压头通过连接块与转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手和第二压手均竖向设置并且均与竖板的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压手的底端设置有圆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压手的底端设置有方形凸起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锥销呈圆头的圆锥形,所述定位锥销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压手与第二压手之间以及两个旋转压紧机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压紧机构还包括固定座、挡杆以及中心柱;所述固定座与竖板侧面连接,所述中心柱与固定座中部连接,所述挡杆与固定座连接,所述转筒位于中心柱的外侧并且转筒上的凹槽与挡杆位置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通过第一压手、第二压手、支撑座、限位块、定位锥销以及旋转压紧机构的配合使用,可对壳体工件的侧面进行压紧固定,保证定位的稳固性,夹具结构不会相对于壳体工件向外突出,因此可避免对加工操作造成干涉,一套夹具即可实现壳体产品表面的全部加工,从而减少夹具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需更换夹具,有利于降低人力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的旋转压紧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装夹壳体产品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竖板;3、压手座;4、第一压手;5、第二压手;6、支撑座;7、限位块;8、销座;9、定位锥销;10、旋转压紧机构;101、固定座;102、挡杆;103、中心柱;104、转筒;105、连接块;106、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4,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1、第一压手4、第二压手5、定位锥销9以及旋转压紧机构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竖板2,所述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均通过压手座3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竖板2侧面设置有支撑座6和限位块7,所述定位锥销9通过销座8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位于竖板2侧面中下部,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与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包括转筒104和压头106,所述压头106通过连接块105与转筒104连接。所述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均竖向设置并且均与竖板2的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压手4的底端设置有圆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压手5的底端设置有方形凸起部。所述定位锥销9呈圆头的圆锥形,所述定位锥销9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压手4与第二压手5之间以及两个旋转压紧机构10之间。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还包括固定座101、挡杆102以及中心柱103;所述固定座101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中心柱103与固定座101中部连接,所述挡杆102与固定座连接,所述转筒104位于中心柱103的外侧并且转筒104上的凹槽与挡杆102位置相配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旋转压紧机构10的转筒104旋转九十度,实现让位,然后将待进行精加工的铝合金外壳产品放入,外壳产品的底面与支撑座6相接触,侧面与限位块7相接触,定位锥销9插入外壳产品上的通孔中,第一压手4的圆弧形凸起部嵌入外壳产品侧面的圆槽内,第二压手5的方形凸起部嵌入外壳产品侧面的方形槽内,最后相对于固定座101旋转转筒104,连接块105与压头106一并旋转,旋转九十度后,直至压头106压紧外壳工件侧面的阶梯槽,至此实现外壳产品的整体装夹定位。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压手(4)、第二压手(5)、定位锥销(9)以及旋转压紧机构(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竖板(2),所述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均通过压手座(3)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竖板(2)侧面设置有支撑座(6)和限位块(7),所述定位锥销(9)通过销座(8)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位于竖板(2)侧面中下部,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与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包括转筒(104)和压头(106),所述压头(106)通过连接块(105)与转筒(10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压手(4)、第二压手(5)、定位锥销(9)以及旋转压紧机构(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竖板(2),所述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均通过压手座(3)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竖板(2)侧面设置有支撑座(6)和限位块(7),所述定位锥销(9)通过销座(8)与竖板(2)侧面连接,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位于竖板(2)侧面中下部,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与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包括转筒(104)和压头(106),所述压头(106)通过连接块(105)与转筒(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壳体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手(4)和第二压手(5)均竖向设置并且均与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颜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超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