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18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包括底座、助焊剂盒、供液机构和沾液机构,所述助焊剂盒固设于底座上;供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内盒在助焊剂盒内上下运动;沾液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海绵机构,两组海绵机构分别设置在助焊剂盒的两侧,海绵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海绵,海绵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海绵往返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导线所粘取的助焊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助焊剂的浪费和提高了沾锡效果。

A kind of adhesive flux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tin dipping assembly lin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
本技术涉及沾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粘助焊剂机构。
技术介绍
在对导线进行自动沾锡的流水线生产中,通常将导线定位于特制的治具上,通过传送机构将治具依次送至相应的加工工位(比如依次送至切割工位、外被挪移工位、沾助焊剂工位、沾锡工位和切断工位)进行加工,在对导线进行焊锡之前,通常需要将导线的引线端经过粘助焊剂机构来粘上助焊剂,以便引线端在沾锡时能焊锡牢固。传统的粘助焊剂机构普遍将导线的引线端全部浸入助焊剂之后再取出,即完成粘助焊剂的工作,随后对导线直接进行沾锡作业;这种粘助焊剂方式的缺陷在于:导线的引线端可能粘取过量的助焊剂,且在导线移动至沾锡机构的过程中,过量的助焊剂可能汇集成液滴滴落至工作台,弄脏工作台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另外,引线端上过量的助焊剂亦会影响沾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实现对导线所粘取的助焊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包括底座、助焊剂盒、供液机构和沾液机构,所述助焊剂盒固设于底座上;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内盒在助焊剂盒内上下运动;沾液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海绵机构,两组海绵机构分别设置在助焊剂盒的两侧,所述海绵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海绵,所述海绵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海绵往返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供液机构还包括固定第一气缸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垂直固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外壳固设于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供液机构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助焊剂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机构还包括海绵盒,所述海绵盒与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海绵盒靠近两组海绵机构的对称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海绵的一端穿过开口,且固设在海绵盒内。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机构还包括将海绵的一端固定在海绵盒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设有固定针,所述海绵盒的上端设有穿孔,所述固定针穿过穿孔,且穿插在海绵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提起固定板的提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装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内盒浸入助焊剂盒内,使内盒内灌满助焊剂,然后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内盒往上移,使位于工位的导线引线端浸入内盒内,达到对导线粘上助焊剂的目的,粘助焊剂工作完成后,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气缸分别驱动两组海绵对导线的引线端进行一次夹持的动作,通过海绵吸除引线端多余的助焊剂,避免了引线端上多余的助焊剂汇集成液滴滴落至工作台的可能性,也避免了导线上过量的助焊剂对沾锡效果的影响,从而使本技术与传统设计相比,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助焊剂的用量,使导线的引线端粘上的助焊剂量合理,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助焊剂的浪费,亦使导线的沾锡效果更加理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供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粘液机构、助焊剂盒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海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海绵机构的结构爆炸图。附图标记为:底座1,装配孔11,助焊剂盒2;供液机构3,第一气缸31,固定座32,内盒33,固定条34;海绵机构4,第二气缸41,海绵42,海绵盒43,穿孔431,固定板44,固定针441,提把44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包括底座1、助焊剂盒2、供液机构3和沾液机构,所述助焊剂盒2固设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装配孔11,装配孔11用于将底座1固定在相应的流水线上配合其他机构进行作业。所述供液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固定第一气缸31的固定座32、内盒33和固定条34,所述内盒33位于助焊剂盒2内,助焊剂盒2内盛放有助焊剂;所述固定座32垂直固设于底座1上,且固定座32位于助焊剂盒2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31的外壳固设于固定座32上,所述固定条34的一侧与第一气缸3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助焊剂盒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通过固定条34驱动内盒33在助焊剂盒2内上下运动,当内盒33移动至最下端时,内盒33可完全浸入助焊剂液体内,当内盒33移动至最上端时,可使位于工位的导线引线端浸入内盒33进行粘助焊剂的工作。沾液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海绵机构4,两组海绵机构4分别设置在助焊剂盒2的两侧。所述海绵机构4包括第二气缸41、海绵42、海绵盒43和将海绵42的一端固定在海绵盒43内的固定板44,所述海绵42位于助焊剂盒2内,且海绵42位于内盒33的侧边,所述海绵盒43与第二气缸4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海绵盒43靠近两组海绵机构4的对称轴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海绵42的一端穿过开口,且固设在海绵盒43内,海绵42的另一端位于海绵盒43外,所述第二气缸41驱动海绵盒43往返移动,两组第二气缸41同时工作,可实现两组海绵42的相互贴合或相互分离的动作,进而可对粘了助焊剂之后的导线的引线端进行一次夹持的动作,利用海绵42吸除多余的助焊剂;所述固定板44的下端固设有多跟固定针441,所述海绵盒43的上端设有穿孔431,所述固定针441穿过穿孔431,且穿插在海绵42内,利用固定针441固定住海绵42,避免海绵42因吸了助焊剂液体后,在第二气缸41的带动下被甩出;所述固定板44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提起固定板44的提把442,提把442利于手指捏住之后,将固定板44提起,以便更换海绵4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第一气缸31驱动内盒33下移浸入助焊剂液体内,使内盒33内灌满助焊剂,随后第一气缸31驱动内盒33上移至最上端,同时载具承载着导线将导线的引线端浸入内盒33,对引线端进行粘助焊剂的操作;2.第一气缸31驱动内盒33下移,再次浸入助焊剂液体内,两组第二气缸41分别对应的驱动海绵42相向运动,使两组海绵42对导线的引线端进行一次夹持的动作,通过海绵42对引线端上多余的助焊剂进行吸取;3.载具承载着粘好助焊剂的导线移动至下一工位作业。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焊剂盒、供液机构和沾液机构,所述助焊剂盒固设于底座上;/n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内盒在助焊剂盒内上下运动;/n沾液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海绵机构,两组海绵机构分别设置在助焊剂盒的两侧,所述海绵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海绵,所述海绵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海绵往返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焊剂盒、供液机构和沾液机构,所述助焊剂盒固设于底座上;
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内盒,所述内盒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内盒在助焊剂盒内上下运动;
沾液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海绵机构,两组海绵机构分别设置在助焊剂盒的两侧,所述海绵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海绵,所述海绵位于助焊剂盒内,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海绵往返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还包括固定第一气缸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垂直固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外壳固设于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设备的粘助焊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侧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助焊剂盒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民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利仕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