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601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分光镜和物镜装置,分光镜位于物镜装置和第一相机之间,第二相机位于分光镜的一侧,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传输至第一相机,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反射至第二相机。本技术方案通过分光的方式将显微镜光路分成两路,可以安装两个相机,既可以提高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的效率,也可以同时满足病理专家对于远程仪器实时操控以及查看实时画面的需求,扫描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兼顾,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将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配合使用,线阵相机用来扫描,面阵相机用来对焦,将两者的优点结合,提升对焦质量。

Micro optical path structure of a dual image acquisition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光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病理切片扫描仪的显微镜光路机构中采用的成像相机有两种:一种是面阵相机,一种是线阵相机;线阵相机对焦时通过相机的在一条线上的清晰度来作为对焦是否清晰的依据,扫描效率高但是相比面阵相机对焦精度低,并且采用线阵相机只能查看相机扫描之后已经数字化的图像,而不能实时查看想要查看的区域图像,降低了医生阅片的灵活性;面阵相机对焦时通过一个面的区域进行判断,对焦精度较高,可以实现远程病理医生实时查看切片的需求,但是相比阵线相机扫描效率低。如图1所示为常规的显微镜光路机构,相机61安装在物镜62的顶端,只能同时安装一种相机,如果需要使用其他相机,必须将当前的相机拆下后再安装其他相机,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同时使用两种相机,在同一时间内精度和效率只能二选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相机进行扫描,解决只采用一种相机而导致的功能缺陷的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分光镜和物镜装置,所述分光镜位于物镜装置和第一相机之间,所述第二相机位于分光镜的一侧,所述分光镜的反射面朝向第二相机,所述分光镜的透射面朝向第一相机,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透射传输至第一相机,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反射至第二相机。进一步的,所述分光镜的反射比/透视比为50/50。进一步的,所述物镜装置包括物镜和镜筒透镜,所述镜筒透镜位于物镜和分光镜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物镜通过伸缩装置与镜筒透镜相连以用于对焦。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光棱镜箱,所述分光镜安装在分光棱镜箱内,所述物镜装置安装在分光棱镜箱的底部,所述第一相机安装在分光棱镜箱的顶部,所述第二相机安装在分光棱镜箱的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通过分光的方式将显微镜光路分成两路,可以同时安装两个相机,既可以提高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的效率,也可以同时满足病理专家对于远程仪器实时操控以及查看实时画面的需求,扫描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兼顾。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将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配合使用,线阵相机用来扫描,面阵相机用来对焦,将两者的优点结合,提升对焦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的显微镜光路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原理图,其包括:第一相机1、第二相机2、分光镜3和物镜装置,分光镜3位于物镜装置和第一相机1之间,第二相机2位于分光镜3的一侧,分光镜3的反射面朝向第二相机2,分光镜3的透射面朝向第一相机1,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透射至第一相机1,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反射至第二相机2。由于光线通过分光镜3后会有光亮损失,如果反射和透射的光亮损失比不是1,会导致光路成像系统接收两个物镜的光线亮度不一致,影响相机成像质量。为保证通过分光镜的两路光线能够以同等光亮强度在第一相机1和第一相机2上成像,优选的,分光镜3采用反射/透射比为50/50的分光镜,这样物镜4的光线往上经过分光镜3透射,光亮强度损失50%进入第一相机1。通过反射进入第二相机2的光线光亮损失也是50%,可以保证两路光线的亮度保持一致。如图3所示,还包括分光棱镜箱31,分光镜3安装在分光棱镜箱31内,第一相机1安装在分光棱镜箱31的顶部,第二相机2安装在分光棱镜箱31的侧面,物镜装置安装在分光棱镜箱31的底部,物镜装置包括物镜4和镜筒透镜5,镜筒透镜5位于物镜4和分光镜3之间,物镜4通过伸缩装置41与镜筒透镜5相连以用于对焦,伸缩装置41采用常规的物镜调焦组件。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开始扫描病理切片后,光路通过物镜4成像,经过管透镜5在分光镜3处被分光,分光镜3分光后形成两路成像光路分别进入第一相机1和第二相机2,相机的安装位置根据管透镜5的焦距来确定;分光镜3的反射/透射比为50/50,可以保证两路光亮强度基本一致,图像质量无差异;经过分光后,单个光路的亮度会有降低,因此显微镜光路的光源需要比常规光源亮度大一倍,以保证相机接收的图像亮度。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分光的方式将显微镜光路分成两路,可以安装两个不同的相机。这样既可以提高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满足病理专家对于远程仪器实时操控以及查看实时画面的需求,扫描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兼顾。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将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配合使用,线阵相机用来扫描,面阵相机用来对焦,将两者的优点结合,提升对焦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机(1)、第二相机(2)、分光镜(3)和物镜装置,所述分光镜(3)位于物镜装置和第一相机(1)之间,所述第二相机(2)位于分光镜(3)的一侧,所述分光镜(3)的反射面朝向第二相机(2),所述分光镜(3)的透射面朝向第一相机(1),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透射至第一相机(1),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反射至第二相机(2);/n所述物镜装置包括物镜(4)和镜筒透镜(5),所述镜筒透镜(5)位于物镜(4)和分光镜(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图像采集相机的显微光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机(1)、第二相机(2)、分光镜(3)和物镜装置,所述分光镜(3)位于物镜装置和第一相机(1)之间,所述第二相机(2)位于分光镜(3)的一侧,所述分光镜(3)的反射面朝向第二相机(2),所述分光镜(3)的透射面朝向第一相机(1),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透射至第一相机(1),所述物镜装置的光线经过分光镜(3)反射至第二相机(2);
所述物镜装置包括物镜(4)和镜筒透镜(5),所述镜筒透镜(5)位于物镜(4)和分光镜(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剑明陈姝王军华曹毓张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科智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