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单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电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体,特别是一种用于筛选、验证膜电极组件的燃料电池单体。
技术介绍
现燃料电池电堆主要由端板、绝缘板、集流板、双极板、密封件、膜电极组件、紧固螺栓组成;电堆的功率越大对应的膜电极组件活性面积越大,增加膜电极组件的活性面积主要通过增加单片膜电极组件的活性面积或者增加膜电极组件的数量的方式来实现。在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开发过程中,为了筛选、验证电催化剂,会在电催化剂RDE(RotatingDiskElectrode,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涂覆于膜电极测试,通过将电催化剂涂覆到质子交换膜上形成膜电极组件后装配到燃料电池单体上,在更接近真实运行环境下进行筛选与验证测试。在膜电极组件筛选验证测试过程中,影响测试效率和准确度的因素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在不同的温度时的数据,能否能够快速的升温降温影响测试效率,能否准确控制膜电极组件的温度影响测试准确度;二是需要将不同的膜电极组件装配到燃料电池单体中,装配的难易程度影响测试效率、装配的稳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板组件,在双极板组件两侧设有调温组件,所述调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双极板组件的温度;所述双极板组件上设有若干测温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极板组件,在双极板组件两侧设有调温组件,所述调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双极板组件的温度;所述双极板组件上设有若干测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端板(1)、绝缘板(2)和集流板(3);所述集流板(3)与所述双极板组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设有进液孔(14)、出液孔(13)和空腔(15);所述空腔(15)位于所述端板(1)内部,且与所述进液孔(14)和所述出液孔(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5)内设有支撑肋(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远离所述双极板组件的一侧设有加强肋(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下双极板(4)、下密封件(8)、膜电极组件(5)、上密封件(9)和上双极板(6);
所述下双极板(4)设有第一气体流道(43)、第一进气通道(45)、第一出气通道(46),所述第一气体流道(43)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45)、所述第一出气通道(46)连通;在所述第一气体流道(43)外围设有密封槽(42);所述下密封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正龙,宋翔,李果林,刘征,陈启章,童恒义,陈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