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一种封罐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罐体在加工时,是将罐体的翻边、缩颈和滚筋分别在三台不同功能,即装有三种不同模具的机台中完成。因此,罐体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加工时间,且增加了设备成本,增加了人力损耗,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涨模动力装置、模具组装置、夹送装置和顶升装置,动力装置、涨模动力装置、模具组装置、夹送装置和顶升装置均设于机架上,模具组装置包括外旋压模、内膜和中心轴,中心轴与涨模动力装置连接,外旋压模设于内模的外侧,与内模相对应,中心轴套设在内模的中心处,内模包括缩颈翻边内模和滚筋内模,滚筋内模位于缩颈翻边内模的下方,外旋压模与动力装置连接,顶升装置和夹送装置均与模具组装置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力装置可以带动模具组装置工作,实现外旋压模的转动;通过涨模动力装置带动中心轴能够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缩颈翻边内模和滚筋内模的涨缩,从而在外旋压模与缩颈翻边内模和滚筋内模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罐体的缩颈、翻边和滚筋。由此,该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无需多台设备对罐体分别加工,大大节省了设备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高罐体的加工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轴上设有第一椎体和第二椎体,第一椎体与缩颈翻边内模相对应,第二椎体与滚筋内模相对应,中心轴能够沿着轴向移 ...
【技术保护点】
1.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均设于机架(1)上,所述模具组装置(4)包括外旋压模(41)、内模(42)和中心轴(43),所述中心轴(43)与涨模动力装置(3)连接,所述外旋压模(41)设于内模(42)的外侧,与内模(42)相对应,所述中心轴(43)套设在内模(42)的中心处,所述内模(42)包括缩颈翻边内模(421)和滚筋内模(422),所述滚筋内模(422)位于缩颈翻边内模(421)的下方,所述外旋压模(41)与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顶升装置(6)和夹送装置(5)均与模具组装置(4)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所述动力装置(2)、涨模动力装置(3)、模具组装置(4)、夹送装置(5)和顶升装置(6)均设于机架(1)上,所述模具组装置(4)包括外旋压模(41)、内模(42)和中心轴(43),所述中心轴(43)与涨模动力装置(3)连接,所述外旋压模(41)设于内模(42)的外侧,与内模(42)相对应,所述中心轴(43)套设在内模(42)的中心处,所述内模(42)包括缩颈翻边内模(421)和滚筋内模(422),所述滚筋内模(422)位于缩颈翻边内模(421)的下方,所述外旋压模(41)与动力装置(2)连接,所述顶升装置(6)和夹送装置(5)均与模具组装置(4)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43)上设有第一椎体(7)和第二椎体(8),所述第一椎体(7)与缩颈翻边内模(421)相对应,所述第二椎体(8)与滚筋内模(422)相对应,所述中心轴(43)能够沿着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涨模动力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减速机(32)、伞齿(33)、曲轴(34)和摆杆(35),所述伞齿(33)为相啮合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1)与第一减速机(32)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32)设于机架(1)上,其中一个所述伞齿(33)套设在第一减速机(32)的输出轴上,所述曲轴(34)套设在另一个伞齿(33)上,所述摆杆(35)的一端与曲轴(34)连接,另一端与中心轴(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第二电机(21)、皮带轮(22)、传动轴(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三齿轮(26)和第四齿轮(27),所述第二电机(21)设于机架(1)上,所述皮带轮(2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2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和第二齿轮(25)均套设在传动轴(23)上,所述第三齿轮(26)与第一齿轮(24)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7)与第二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6)和第四齿轮(27)均套设在中心轴(43)外侧,并与模具组装置(4)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边缩颈滚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装置(4)还包括转盘(44)、连接套(45)、第一凸轮(46)和第二凸轮(47),所述连接套(45)位于第三齿轮(26)与中心轴(43)之间,所述连接套(45)与第三齿轮(26)固定,所述转盘(44)套设在连接套(45)外侧,所述外旋压模(41)设于转盘(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鑫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