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下模座和上模座;下模座的上表面嵌设有凹模;上模座的下表面嵌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位于凹模的两侧设有凹槽;凹槽内活动设有顶板;底座的内部前后滑动设有移动箱体;底座上设有驱动移动箱体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移动箱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面分布设有第一电磁铁;移动箱体的内底壁上对应第一电磁铁设有第二电磁铁;移动板和移动箱体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移动板的顶面左右两侧竖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向上活动穿过移动箱体和下模座,并与相应一侧的顶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将成型后的散热片从工位移出,操作便捷,有效提高散热片的加工效率。
A convenient bending form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片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片是一种常见的散热装置,多由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做成板状、片状、多片状等,以对设备进行保护。现有的一种汽车散热片结构如图1所示,为连续的波浪段,需要有专用工具进行折弯成型。上述结构的汽车散热片一般是将大块金属板件放置到冲压模具上,通过冲压模具进行折弯成型,然后再通过切割拆分成较小的散热片。在冲压加工完成之后,需要将冲压后的散热片从模具上取出,若不能及时从工位上将冲压后的成品卸除,会影响后续的送料,降低散热片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能够及时将成型后的散热片从工位移出,操作便捷,有效提高散热片的加工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很好的满足散热片生产加工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模座和设置在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嵌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嵌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位于凹模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凹槽内活动设有顶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前后滑动设有移动箱体;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移动箱体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箱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分布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移动箱体的内底壁上对应第一电磁铁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移动板和移动箱体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左右两侧竖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上活动穿过移动箱体和下模座,并与相应一侧的顶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移动箱体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设有轨道;所述移动箱体的侧面对应轨道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轨道滑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导向通道;所述连接杆通过导向通道与顶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设有橡胶层,且橡胶层在初始状态下与下模座的上表面相平齐。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齿条设置在移动箱体的底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相连,驱动齿轮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弹簧连接在移动板的顶面和移动箱体的内顶壁之间,用于推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以及驱动机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成型后的散热片抬升一定的高度后从下模具座上移出来,从而能够及时将散热片从工位上卸除,不会影响后续送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散热片加工的效率。此外,整体结构紧凑,操作便捷,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够很好的满足散热片生产加工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状态时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下模座;21、凹模;22、凹槽;23、导向通道;3、上模座;31、凸模;4、顶板;41、橡胶层;5、移动箱体;51、移动板;52、第二电磁铁;53、第一电磁铁;54、支撑弹簧;6、齿条;61、齿轮;62、驱动电机;7、散热片;8、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下模座2和安装在下模座1上方的上模座3,下模座2的上表面嵌装有凹模21,上模座3的下表面嵌装有凸模31。底座1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下模座2上位于凹模21的两侧加工有凹槽22,凹槽22沿前后方向延伸,凹槽22内活动安装有顶板4,底座1的内部前后滑动安装有移动箱体5,具体是移动箱体5安装在底座1的空腔内,且与底座1的空腔底壁具有间距。在空腔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安装有轨道8,移动箱体5的侧面对应轨道8安装有滑块,上述滑块与轨道8滑动配合连接,从而移动箱体5能够进行前后移动。底座1上还安装有驱动移动箱体5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移动箱体5内上下滑动安装有移动板51,具体的安装方式是移动板51的侧壁与移动箱体5的内侧壁通过滑槽滑块上下滑动。移动板51的底面分布安装有第一电磁铁53,移动箱体5的内底壁上对应第一电磁铁53安装有第二电磁铁52,移动板51和移动箱体5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54。支撑弹簧54连接在移动板5的顶面和移动箱体5的内顶壁之间,用于推动移动板51向下移动。移动板51的顶面左右两侧竖直安装有竖直的连接杆55。连接杆55的上端向上活动穿过移动箱体5和下模2座,并与相应一侧的顶板4相连。其中,上述第一电磁铁53和第二电磁铁52相互排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给第一电磁铁53和第二电磁铁52通电,第一电磁铁53和第二电磁铁52相互排斥能够推动移动板51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通过顶板4将成型的散热片7顶起,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移动箱体5前后移动,进而能够将散热片7移出下模具座2。上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6、齿轮61和驱动电机62,齿条6安装在移动箱体5的底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齿轮61通过支架以及轴承座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且与齿条6相互啮合。驱动电机6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61相连,驱动齿轮61转动。上述的连接杆55的具体安装方式是,凹槽22的顶部设有与底座1的空腔连通的导向通道23,连接杆55上端活动伸出移动箱体5,并通过导向通道23与顶板4相连接。为防止损伤散热片7的表面,顶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橡胶层41,且橡胶层41在初始状态下与下模座2的上表面相平齐。使用时,散热片7通过凹模21和凸模31成型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给第一电磁铁53和第二电磁铁52通电,第一电磁铁53和第二电磁铁52相互排斥推动移动板51向上移动,进而能够通过顶板4将成型的散热片7顶起,并抬升一定的高度,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移动箱体5向前或向后移动,进而能够将散热片7移出下模具座2。同理,也能够将待加工的金属板件毛坯输送进入下模座2上进行加工。本实施例能够将成型后的散热片7抬升一定的高度后从下模具座2上移出来,从而能够及时将散热片7从工位上卸除,不会影响后续送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散热片7加工的效率。此外,整体结构紧凑,操作便捷,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够很好的满足散热片生产加工测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模座和设置在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嵌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嵌设有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位于凹模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凹槽内活动设有顶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前后滑动设有移动箱体;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移动箱体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箱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分布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移动箱体的内底壁上对应第一电磁铁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移动板和移动箱体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左右两侧竖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上活动穿过移动箱体和下模座,并与相应一侧的顶板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模座和设置在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嵌设有凹模;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嵌设有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位于凹模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凹槽内活动设有顶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前后滑动设有移动箱体;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移动箱体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箱体内上下滑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分布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移动箱体的内底壁上对应第一电磁铁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移动板和移动箱体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左右两侧竖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向上活动穿过移动箱体和下模座,并与相应一侧的顶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型汽车散热片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移动箱体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沿前后方向设有轨道;所述移动箱体的侧面对应轨道设有滑块;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明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