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孵育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着散热风扇,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翻转门框,所述翻转门框上对称安装着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两端的引脚分别位于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上,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可绕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旋转,所述散热风扇工作时,风扇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正风压大于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的力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作用是提供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用于将采用空气浴方式加热的孵育器腔体内的热空气迅速排走从而快速恢复室温效果,并能在孵育器孵育过程中关闭为孵育提供封闭环境。
A cooling device of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孵育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自动血小板抗体检测设备的孵育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全自动血小板抗体检测设备的实验过程包括试剂分配、样本分配、振荡、离心、洗涤、读数等实验步骤,其中大部分的步骤都是在一个密闭的锅型孵育器内进行,在孵育过程中,需要使孵育器内部处于封闭环境以利于升温和保温,在全自动血小板抗体检测设备中,一般会采用空气浴方式对孵育器内腔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的孵育温度一般为37℃左右,孵育结束后,后续的实验需要在室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在孵育结束后对孵育器内进行迅速降温,此时就需要使孵育器内腔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使孵育器内腔的热空气尽快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用于将采用空气浴方式加热的孵育器腔体内的热空气迅速排走从而快速恢复室温效果,并能在孵育器孵育过程中关闭为孵育提供封闭环境。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着散热风扇,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翻转门框,所述翻转门框上对称安装着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两端的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上,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可绕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旋转,所述散热风扇工作时,风扇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正风压大于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的力矩。采用上述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的孵育器在其孵育过程中,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与翻转门框配合使孵育器内腔呈密闭状态从而进行加热和保温,完成孵育需要散热时,散热风扇开启,对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正风压,扭簧两端引脚受力产生反向的扭矩,由于散热风扇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正风压大于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的力矩,因此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向外翻转,使孵育器内腔与外界连通,孵育器内腔的热空气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向外排除,从而完成对孵育器内腔的快速散热,当散热风扇停止工作时,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在扭簧扭矩的作用下复位至关闭。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中间为圆柱形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中对称安装有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所述转轴、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上,当需更更换转轴、第一翻转风门或第二翻转风门时,仅需拆开第一、第二转轴座进行更换,便于安装和维修,另外,第一、第二转轴座能够对翻转风门的翻转角度进行限位,限制翻转风门向外翻转的极限角度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为半圆形结构,其作用在于配合翻转门框使腔体封闭,半圆形结构能够使其与翻转门框配合得更为紧密,防止出现镂空而导致空间不够密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风门上设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翻转风门上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所述扭簧两端的引脚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中,其作用在于对扭簧进行限位,防止扭簧在转轴上滑动,影响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力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外侧设有第一配重结构,所述第二翻转风门外侧设有第二配重结构,其作用在于增加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外侧的重量,平衡关闭状态下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的扭力矩。进一步的,所述扭簧居中套设在转轴上。结合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能够在孵育器进行孵育工作时保持关闭状态,使孵育器内腔保持密闭环境进行加热和保温,在孵育结束需要恢复室温时,散热风扇开启,吹开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将孵育器内腔中的热空气快速排出,直至恢复室温。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加工,安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的仰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的仰视角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孵育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散热风扇,2-基座,3-第一配重结构,4-第一限位机构,5-扭簧,6-转轴,7-第一转轴座,8-腔体,9-第二配重结构,10-第二翻转风门,11-第二限位机构,12-第二转轴座,13-第一翻转风门,14-孵育器,15-孵育器内腔,16-翻转门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所实现的目的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包括基座2,基座2上安装着散热风扇1,所述基座2中间安装着翻转门框16,所述翻转门框16上对称安装着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所述基座2中间安装着转轴6,所述转轴6上套有扭簧5,扭簧5两端的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上,所述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可绕平行于转轴6的轴线旋转,所述散热风扇1工作时,散热风扇1对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的正风压大于扭簧5对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产生的力矩。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基座2中间为圆柱形中空的腔体8,所述腔体8中对称安装有第一转轴座7和第二转轴座12,所述转轴6、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的两端都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座7和第二转轴座上12。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为半圆形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翻转风门13上设有第一限位机构4,所述第二翻转风门10上设有第二限位机构11,所述扭簧5两端的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机构4和第二限位机构11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翻转风门13外侧设有第一配重结构3,所述第二翻转风门10外侧设有第二配重结构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如图3所示,将该孵育器散热装置安装于孵育器14底部,散热风扇1位于孵育器内腔15中,腔体8位于孵育器外部,与外部环境相通。如图1所示,当孵育器14处于孵育状态时,此时散热风扇1不工作,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分别在自身重力和扭簧5的反向扭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此时第一翻转风门13、第二翻转风门10与翻转门框16盖合,并共同配合使孵育器内腔15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环境不相通,避免孵育器内腔15内热量的流失,以便加热和保温。如图2所示,当孵育器14完成孵育,为不影响后续试验过程,需要对孵育器内腔15中的热量进行排空并恢复至室温,此时散热风扇1开启,对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施加正风压,且正风压大于扭簧5对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产生的扭簧力矩,从而使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绕着转轴6向外翻转至一定角度,此时,孵育器内腔15与外界连通,孵育器内腔15中的热空气通过腔体8持续排出,使孵育器内腔15最终恢复到室温状态,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扭簧力矩一定的情况下,第一翻转风门13和第二翻转风门10绕着转轴6向外翻转的角度与所选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着散热风扇,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翻转门框,所述翻转门框上对称安装着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两端的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上,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可绕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散热风扇工作时,风扇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正风压大于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的力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着散热风扇,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翻转门框,所述翻转门框上对称安装着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所述基座中间安装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两端的引脚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上,所述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可绕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散热风扇工作时,风扇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正风压大于扭簧对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产生的力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孵育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间为圆柱形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中对称安装有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所述转轴、第一翻转风门和第二翻转风门的两端都分别安装在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曙光,聂心教,孙友岭,侯志兵,肖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