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整形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整形工装,包括:下模;上模;驱动机构,与上模连接;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均用于检测下模的基准面到上模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第二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检测上模的基准面到待整形工件之间的第二距离值;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与各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唯一对应;主控模块,分别与驱动机构、各第一传感器和各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整形过程中出现结构件放错位、多放结构件等异常时,整形工装停止合模动作,保证整形工装的安全。
Plastic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形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整形工装。
技术介绍
MIM结构件在烧结工艺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需要整形机整形来达到产品合格尺寸要求。目前的整形机设备是作业员人工操作,由于MIM结构件较小,作业员在将结构件放入整形机时有时会出现将产品放偏位、多放产品等现象。因此会导致模具合模时出现整形模具被压坏以及整形机台损坏等问题。此类情况就需要作业员要时刻警惕此类问题,且不能完全杜绝。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及极大的降低了整形机台使用率。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通常采用CCD影像模具保护器对MIM结构件放入整形机的过程进行监控,具体方式为:设置保存MIM结构件放入模具正常位置的影像,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每次合模之前放入结构件后的拍摄瞬间影像与设置的影像对比,两者之间若有差别,则会报警和停止合模动作。但是,MIM结构件烧结后的产品尺寸变形大,且产品色差很小,用CCD影像很难做到精准判断。一样会造成整形模具压坏甚至机台损坏,而且CCD影像设备价格昂贵,极大地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形工装,使得整形过程中出现结构件放错位、多放结构件等异常时,整形工装停止合模动作,保证整形工装的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整形工装,包括:下模,用于放置待整形工件;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设置;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直线运动;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上的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下模的基准面到所述上模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第二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上的若干个第二传感器,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上模的基准面到所述待整形工件之间的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与各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唯一对应;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各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各所述第一距离值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距离值的差值;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的各所述差值均在唯一对应的各值域范围内时,控制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运动,对置于所述下模上的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设有上模、下模、驱动机构、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驱动机构、各第一传感器、各第二传感器和主控模块电性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上模相对于下模进行直线运动,主控模块控制第一传感器检测下模的基准面到上模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第二传感器均检测所述上模的基准面到所述待整形工件之间的第二距离值。且各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与各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唯一对应,主控模块可获取各第一距离值与唯一对应的各第二距离值的差值,即得到待检测模块到下模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又由于待整形工件的表面不平整,因此待整形结构件各区域到下模的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在各差值均在唯一对应的各值域范围内时,从而可知待整形结构件没有叠加或错位放置在下模上,主控模块控制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运动,对置于下模上的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而各差值有一个不在唯一对应的值域范围内时,主控模块将不控制上模向下模运动,使得整形工装停止合模动作,保证整形工装的安全。另外,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位于所述下模的基准面所在的水平面上;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位于所述上模的基准面所在的水平面上。另外,所述下模还包括:围绕所述下模的基准面的下侧壁;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环绕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侧壁上;所述上模包括:围绕所述上模的基准面的上侧壁;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环绕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上侧壁上。另外,所述下模还包括:围绕在所述侧壁四周且朝向远离所述下模的基准面方向延伸的定位面;所述整形工装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上;各所述定位模块在预设范围内均检测到所述定位面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还控制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模块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未检测到所述定位面时,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朝向背离所述下模的方向运动。另外,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所述上模的基准面到所述下模的基准面的距离大于各所述值域范围。另外,所述定位模块设有若干个,且环设在所述上模的上侧壁四周。另外,各所述定位模块位于同一水平上。另外,各所述第一传感器串联。另外,所述整形工装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复位模块。另外,各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复位模块串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整形工装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整形工装的上模在预设位置范围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待整形工件放置在下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复位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整形工装的控制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整形工装,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上模2、下模1、驱动机构、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待整形工件8放置在下模1的工作台7上,待整形工件8的底面嵌入在工作台7内。上模2与下模1相对设置,上模2的基准面与下模1的基准面相对设置。驱动机构与上模2连接,驱动上模2相对于下模1进行直线运动,该驱动机构可为气缸。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下模1上的若干个第一传感器3,各第一传感器3均用于检测下模1的基准面到上模2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H。第二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上模2上的若干个第二传感器4,各第二传感器4均用于检测上模2的基准面到待整形工件8之间的第二距离值h。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第一传感器3和第二传感器4均可为距离传感器。第一传感器3与第二传感器4的数量相同,且各第一传感器3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H与各第二传感器4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h唯一对应。主控模块又分别与驱动机构、各第一传感器3和各第二传感器4电性连接。具体的说,如图3和图4所示,主控模块控制驱动机构停止,让上模2静止,同时控制各第一传感器3和各第二传感器4检测。以一个第一传感器3和与该第一传感器3相对应的第二传感器4为例,第一传感器3检测到第一距离值H,第二传感器4检测到第二距离值h,主控模块接收到第一距离值H和第二距离值h,再得到第一距离值H和第二距离值h的差值,该差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用于放置待整形工件;/n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设置;/n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直线运动;/n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上的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下模的基准面到所述上模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n第二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上的若干个第二传感器,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上模的基准面到所述待整形工件之间的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与各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唯一对应;/n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各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各所述第一距离值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距离值的差值;/n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的各所述差值均在唯一对应的各值域范围内时,控制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运动,对置于所述下模上的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用于放置待整形工件;
上模,与所述下模相对设置;
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直线运动;
第一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模上的若干个第一传感器,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下模的基准面到所述上模的基准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值;
第二检测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上的若干个第二传感器,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上模的基准面到所述待整形工件之间的第二距离值;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距离值与各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距离值唯一对应;
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机构、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各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各所述第一距离值与唯一对应的各所述第二距离值的差值;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获取到的各所述差值均在唯一对应的各值域范围内时,控制所述上模相对于所述下模进行运动,对置于所述下模上的待整形工件进行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位于所述下模的基准面所在的水平面上;
各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位于所述上模的基准面所在的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围绕所述下模的基准面的下侧壁;各所述第一传感器均环绕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侧壁上;
所述上模包括:围绕所述上模的基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柯,邓克福,伍魏,陆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