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2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2
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两部分,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在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所述两个定位盘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外壁上,通过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与两个定位盘配合,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线材吐丝机更换吐丝管困难的问题,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A kind of segmented spinning pipe of wire rod spin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吐丝管,尤其是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
技术介绍
近30年来,在国内金属线材生产企业,用于线材吐丝成圈的吐丝机均配置一段3.3米左右的螺旋吐丝管,以满足线材成圈的工艺要求。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螺旋吐丝管1为整体式螺旋线管,安装于吐丝机管座上,通过设置在吐丝管1外侧壁上的定位块A与吐丝机管座上的管夹实现定位夹紧。由于吐丝管1是线材生产过程中的易损件,在轧制5.5线材时,一般每2至7天将其更换一次。随着线材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线材成圈的吐丝机不断升级,为了保证吐丝管的可靠定位,目前在第六代吐丝机的管座结构中增加了一圈与吐丝管配合的螺旋槽,由此进一步增加了吐丝管更换的难度,在更换吐丝管时必须拆除5对螺旋槽板,更换时间达到60分钟以上,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旨在解决线材成圈设备吐丝机更换吐丝管困难的问题,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两部分,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在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所述两个定位盘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外壁上,通过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与两个定位盘配合,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上述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所述第二管段在与第一管段对接端口部位设有内圆锥孔,所述内圆锥孔外侧端直径大于内侧端直径,呈向外扩张的喇叭口形状。上述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部位的两个定位盘设有相互配合的斜定位面,所述斜定位面的倾斜角α=3~5º,斜定位面与第一管段或第二管段端口距离S=10~15mm。上述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所述两个定位盘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外壁上。上述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在所述第二管段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管夹配合的两个定位块,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插接部位与内侧定位块的距离L=135mm。本技术为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通过对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并在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因此可通过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与两个定位盘的配合,将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对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的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由于本技术使螺旋吐丝管采用了分段组合方式,不仅便于吐丝管磨损后的更换,还可根据吐丝管磨损情况进行局部更换,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易损件的消耗,经试验证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磨损后整体更换时间大约为15分钟,与现有技术中整体式吐丝管比较,大大减少了更换时间。由此可见,本技术解决了线材吐丝机更换吐丝管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螺旋吐丝管拆装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线材吐丝机的吐丝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部位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对接示意图;图5是吐丝管与特制的管夹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M-M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螺旋吐丝管,A、定位块,1-1、第一管段,1-2、第二管段,1-3、定位盘,1-4、内圆锥孔;2、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3、销轴;4、管座定位块;5、压盖;6、螺栓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2、图3、图4,本技术为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它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两部分,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通过对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本技术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1-3,两个定位盘1-3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外壁上,为了避免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相对转动,在两个定位盘1-3上设置相互配合的斜定位面,所述斜定位面的倾斜角α=3~5º,斜定位面与第一管段1-1或第二管段1-2端口距离S=10~15mm;本技术还在第二管段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管夹配合的两个定位块A,所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插接部位与内侧一个定位块A的距离L=135mm。参看图3,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所述第二管段1-2在与第一管段1-1对接端口部位设有内圆锥孔1-4,所述内圆锥孔1-4外侧端直径大于内侧端直径,呈向外扩张的喇叭口形状,由此保证了在吐丝机工作过程中线材顺利经第一管段1-1进入第二管段1-2,避免了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部位出现线材卡绊现象。参看图4、图5、图6,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两个定位盘1-3斜定位面贴合在一起,由此不仅保证了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与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曲率的一致性,而且避免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相对转动,然后通过管夹与两个定位盘1-3的配合,将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插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为了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在管座上的装配,需要对与两个定位盘1-3的配合管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改进为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2,并在管座上设置与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2匹配的管座定位块4,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2呈U型,在其底部设有与两个定位盘1-3配合的卡槽,在其两侧壁上装配销轴3,在销轴3尾部配置压盖5和螺栓组件6,所述螺栓组件6中螺杆穿过压盖5与销轴3上设置的螺纹孔装配。参看图2至图6,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采用了分段组合方式,不仅便于吐丝管磨损后的更换,还可根据吐丝管磨损情况进行局部更换,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易损件的消耗,经试验证明,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磨损后整体更换时间大约为15分钟,与现有技术中整体式吐丝管比较,大大减少了更换时间,解决了线材吐丝机更换吐丝管困难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两部分,所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在所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1-3),所述两个定位盘(1-3)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外壁上,通过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2)与两个定位盘(1-3)的配合,将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特征是,它包括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两部分,所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在一起,形成与线材吐丝机管座上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吐丝管;在所述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对接部位设置两个定位盘(1-3),所述两个定位盘(1-3)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的外壁上,通过夹紧面加宽的特制管夹(2)与两个定位盘(1-3)的配合,将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对接后形成的螺旋吐丝管固定在吐丝机管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吐丝机的分段式吐丝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管段(1-2)在与第一管段(1-1)对接端口部位设有内圆锥孔(1-4),所述内圆锥孔(1-4)外侧端直径大于内侧端直径,呈向外扩张的喇叭口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相起史秉华梁立棉秦德军才力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