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805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具体涉及红外光谱仪领域,包括壳体和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外端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光谱传感器,所述光谱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光源,且所述光谱传感器和光源均设置于补光罩的内部,所述补光罩包括第一曲面反射镜和第二曲面反射镜,所述第一曲面反射镜固定安装在L型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曲面反射镜固定连接在第一曲面反射镜上,所述第二曲面反射镜的一端设置有检测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红外光谱仪设置为手持式形状,采用微机电技术,可以实现对近红外光的分光和光电探测器集成后制作微型的近红外光谱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度高、体积较小,方便携带,而且能够减小误差或提高检测效率。

An integrated portable infrared spect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
本技术涉及红外光谱仪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
技术介绍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近红外光谱,可以对物体的主要成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传统的近红外光谱仪一般是在实验室使用,体积比较大,由复杂的分光系统、光源系统、光敏半导体以及样品室等构成,成本非常昂贵。而现有的红外光谱仪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而且检测时容易出现误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壳体(1)的上端一侧嵌入设置有工作指示灯(3),所述工作指示灯(3)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4),所述工作指示灯(3)和电源开关(4)的一端连接壳体(1)内部的PCB板(5),所述PCB板(5)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固定安装于L型安装板(7)上,所述L型安装板(7)外端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光谱传感器(8),所述光谱传感器(8)的外侧设置有光源(9),且所述光谱传感器(8)和光源(9)均设置于补光罩(10)的内部,所述补光罩(10)包括第一曲面反射镜(11)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壳体(1)的上端一侧嵌入设置有工作指示灯(3),所述工作指示灯(3)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4),所述工作指示灯(3)和电源开关(4)的一端连接壳体(1)内部的PCB板(5),所述PCB板(5)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固定安装于L型安装板(7)上,所述L型安装板(7)外端两侧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光谱传感器(8),所述光谱传感器(8)的外侧设置有光源(9),且所述光谱传感器(8)和光源(9)均设置于补光罩(10)的内部,所述补光罩(10)包括第一曲面反射镜(11)和第二曲面反射镜(12),所述第一曲面反射镜(11)固定安装在L型安装板(7)的外侧,所述第二曲面反射镜(12)固定连接在第一曲面反射镜(11)上,所述第二曲面反射镜(12)的一端设置有检测口(13),所述检测口(13)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充电指示灯(14),所述充电指示灯(14)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15),所述充电接口(15)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型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东马玉华张颂彬宋策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