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776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包括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密封恒温箱、固定夹套、定位平台、自动计时系统和抽吸清洗系统;所述密封恒温箱转动装配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通过所述固定夹套固定在在所述密封恒温箱内;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主管和支管的上端开口分别与所述抽吸清洗系统之间采用管路连通,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分别与自动计时系统数据传输连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运动黏度的装置无法实现宽黏度范围自动测量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用于可满足非透明液体或各种颜色液体的黏度‑温度特性准确测量。

A device for measuring kinematic visco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
技术介绍
黏度测量是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纺织以及国防等领域控制生产流程,保证生产安全,评定产品质量,医学检测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毛细管黏度计是运动黏度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公认为是黏度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在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中必不可少。毛细管黏度计是基于相对测量原理,即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要的时间。常见的毛细管黏度计分为正流式的平氏、乌氏、芬氏毛细管黏度计,以及逆流式的逆流毛细管黏度计,亦有各类自动化的抑或优化的毛细管黏度计产品,大多是在这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变形,以提高精度或提高效率或针对某些条件下使用。由于各规格毛细管黏度计的测量范围有限,实际工作中需采购数十支不同规格的毛细管黏度计组成毛细管黏度计组使用。增加了设备成本。毛细管黏度计工作过程中采用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方法,正流式毛细管黏度计可以一次清洗后重复性测量且精度较高,逆流式毛细管黏度计每次测量后均需清洗且精度略低。特殊地,针对石油产品等非透明液体或各种颜色液体的黏度测量一般采用逆流毛细管黏度计,正流式毛细管黏度计会被颜色挡到视线、光线。毛细管黏度计清洗过程繁琐,需要大量汽油、石油醚、酒精等危化品试剂反复冲洗,增加了耗材成本且不利于实验室安全。现有自动化毛细管黏度计多是在正流式毛细管黏度计的基础上增加自动计时系统、自动抽吸清洗系统。自动计时系统多为光热、光电、光纤传感器法,将光源发射端固定在毛细管黏度计的一侧,接收端传感器原件固定在另一侧,利用光的折射特性达到计时目的,部分能够完成非透明液体或各种颜色液体黏度自动化测量的设备需每次测量后清洗,无法一次重复性自动测量。另外,流体的黏度和温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样品的黏度-温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液体样品黏度-温度特性研究时,液体黏度随温度增大而大幅度减小,受单一规格毛细管黏度计测量范围的限制,往往需要使用多支毛细管黏度计,测试不连续,不可避免的带来测量误差。总之,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运动黏度的装置无法实现宽黏度范围自动测量,尤其是对非透明液体或各种颜色液体的黏度的准确、自动、宽黏度范围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测量运动黏度的装置无法实现宽黏度范围自动测量问题,本技术还提供该测量运动黏度装置的使用方法,用于提高该装置的测量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测量运动黏度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包括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密封恒温箱、固定夹套、定位平台、自动计时系统和抽吸清洗系统;所述密封恒温箱转动装配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通过所述固定夹套固定在所述密封恒温箱内;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主管和支管的上端开口分别与所述抽吸清洗系统之间采用管路连通,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分别与自动计时系统数据传输连接。本技术的测量运动黏度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合理设置双球毛细管黏度计、密封恒温箱、自动计时系统和抽吸清洗系统的结构和相应的连接关系;采用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结构,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宽黏度范围的运动黏度测量,代替传统使用毛细管黏度计组的方式,节约仪器成本,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保留了正流式毛细管黏度计的基本特征,从原理上保证了有效性及其精度,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运动黏度的装置无法实现宽黏度范围自动测量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球泡、下球泡、毛细管、悬挂球和贮液球,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处内表面均采用光滑圆弧过渡,所述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该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三支管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所述贮液球的球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溢出口,所述第三支管末端呈弯钩状与贮液球溢出口连通,所述上球泡和下球泡设置在所述主管上,分别设置在上球泡的下侧与下球泡的上侧的液面传感器可为同一个液面传感器。有益效果: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球泡、下球泡、毛细管、悬挂球和贮液球,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处内表面均采用光滑圆弧过渡,有利于液体在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内的运动;将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设置成垂直平面,密封恒温箱平行于第一平面由主管指向第一支管的方向倾斜,倾斜过程中第三支管溢出口始终处于贮液球中间位置,不至于随仪器倾斜样品流入溢出口;使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减少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体积,有利于密封恒温箱平行于第一平面倾斜时保证贮液球内的样品体积始终恒定,提高测量精度。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球泡与下球泡的形状均为椭球状,所述下球泡的体积设置成所述上球泡体积的3~6倍;所述悬挂球和贮液球的形状均为圆球状,所述悬挂球与下球泡的体积相等,所述下球泡体积的6倍;所述悬挂球和贮液球的球心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15°~75°。有益效果:上球泡与下球泡的形状均为椭球状,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在倾斜转态下,上球泡与下球泡内的液体全部流出,避免残留在上球泡或下球泡的底部;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在倾斜状态下,贮液球球心较悬挂球球心位置相对于垂直态时位置升高,贮液球球心位置不能高于悬挂球球心位置,否则液体无法流入贮液球,悬挂球和贮液球的球心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所设定的密封恒温箱转动最大角,密封恒温箱转动角可设计为15°~60°,悬挂球和贮液球的球心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可设计为15°~75°,以保证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在任意倾斜转态下正常工作;最优地,,密封恒温箱转动最大角设置为60°,使得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黏度测量范围最宽,相应的使悬挂球和贮液球的球心连线与水平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设置的密封恒温箱转动最大角,即夹角β为60°,有利于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尺寸最短。通过合理设置上球泡、下球泡、悬挂球和贮液球的体积关系,从而保证“进样”-“调整样品量”后,样量满足测试“最小量”需要;即减少样品使用量,又使贮液球体积不过大;在实现液体在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内的运动和存储的同时,使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结构更具合理性。进一步地,所述测量自动计时系统包括电桥、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和数字显示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的液面传感器均为铂丝电极,所述铂丝电极的一端烧结在所述主管的玻璃管壁内,所述铂丝电极的另一端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桥的桥臂导电连接。有益效果:通过合理设置测量自动计时系统的结构,使测量自动计时系统能将液面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准确的显示出来,使上球泡、下球泡的上下两侧的液面检测准确;进一步提高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测量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套固定在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连同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整体在密封恒温箱上安装、拆卸,所述自动计时系统电极接线镶嵌在固定夹套内,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密封恒温箱、固定夹套、定位平台、自动计时系统和抽吸清洗系统;所述密封恒温箱转动装配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通过所述固定夹套固定在所述密封恒温箱内;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主管和支管的上端开口分别与所述抽吸清洗系统之间采用管路连通,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分别与自动计时系统数据传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密封恒温箱、固定夹套、定位平台、自动计时系统和抽吸清洗系统;所述密封恒温箱转动装配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通过所述固定夹套固定在所述密封恒温箱内;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主管和支管的上端开口分别与所述抽吸清洗系统之间采用管路连通,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分别与自动计时系统数据传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上球泡、下球泡、毛细管、悬挂球和贮液球,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处内表面均采用光滑圆弧过渡,所述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该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三支管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组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所述贮液球的球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溢出口,所述第三支管末端呈弯钩状与贮液球溢出口连通,所述上球泡和下球泡设置在所述主管上,分别设置在上球泡的下侧与下球泡的上侧的液面传感器可为同一个液面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球泡与下球泡的形状均为椭球状,所述下球泡的体积设置成所述上球泡体积的3~6倍;所述悬挂球和贮液球的形状均为圆球状,所述悬挂球与下球泡的体积相等,所述贮液球是下球泡体积的6倍;所述悬挂球和贮液球的球心连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1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测量运动黏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自动计时系统,所述测量自动计时系统包括电桥、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和数字显示器;所述双球泡毛细管黏度计的上球泡和下球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液面传感器,所述液面传感器均为铂丝电极,所述铂丝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愿朱绚华姜莹王灿刘波文慧卿陈超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