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6809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玻璃针筒和活塞柱塞,传动轴套与玻璃针筒相连接,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和活塞柱塞上,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于主测量管上,第三电磁阀通过连接软管与气阀相连接,第五电磁阀连接放空管,第四电磁阀连接进样放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全自动粘度测量整个过程的变成全自动化过程,减少实验人员工作量,减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全自动粘度测量仪上的自动在线进样品,自动测量时自动提升样品,自动在线清洗粘度管,自动在线干燥粘度管,在线长时间侵泡清洗粘度管的五大流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化纤及其他高分子领域,对聚合物的粘度值或粘均分子量等的测量,是检测产品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在聚酯PET、PBT、尼龙PA6、PA66等、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丙烯腈PAN、聚丙烯酰胺PAM、聚偏氟乙烯PVDF、有机硅类、有机玻璃PMMA、聚乳酸PLA、PGA、纤维素CA、MCC、等聚合物材料生产和研究领域,根据国际或国家标准,都会采用粘度仪来测量粘度值或粘均分子量等结果。目前国内粘度仪只是实现了自动测量的过程,而样品加入粘度管内的进样方式及测量后的粘度管清洗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仪器使用效率低下,要求实验人员多且工作量大,装卸粘度管及清洗粘度管时容易导致粘度管损毁,粘度管清洗干净程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实验人员必须经常接触腐蚀性试剂,容易造成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解决目前国内粘度仪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造成了仪器使用效率低下,要求实验人员多且工作量大,装卸粘度管及清洗粘度管时容易导致粘度管损毁,粘度管清洗干净程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实验人员必须经常接触腐蚀性试剂,容易造成人身安全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所述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所述活塞模块自上而下包括有活塞电机、传动丝杆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玻璃针筒和活塞柱塞,所述传动轴套与所述玻璃针筒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和活塞柱塞上,所述粘度管包括有主测量管、放空管、进样放空管所述阀路模块包括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气阀,第五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于所述主测量管上,所述第三电磁阀通过连接软管与气阀相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连接放空管,第四电磁阀连接进样放空管。进一步,所述玻璃针筒上设置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上极限保护开关、零位光电开关、下极限保护开关,所述传动轴套上设置有到位拔叉。进一步,所述粘度管还包括有进样管、储液球、排液口、所述主测量管内还设置有毛细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无需在进样品时通过人工手动进样,粘度管无需装卸;实现了在线自动进样功能;提高实验效率的同时,将粘度管的损耗将低于零;在粘度测量过程中,测试样品必须采用一种方式将样品提升到粘度管的一定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可以满足测量时提升样品到实验所需高度,具有自动测量时自动提升样品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无需在测量结束后,将粘度管卸下后,通过人工清洗粘度管,实现了在线自动清洗粘度管的功能。彻底解决了以前在清洗粘度管发生的安全事故,保证了人生安全,同时,也解决了粘度管的清洗干净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粘度管清洗不干净,最终导致下次实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避免了以前粘度管清洗后,放置在烘箱内长时间的烘干,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转置实现了在线自动干燥粘度管的功能,且干燥时间很短,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粘度管因长期使用后,需要采用更强的强酸强碱性的清洗液长时间的浸泡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提升装置无需将粘度管拆卸后浸泡清洗,满足了在线长时间侵泡清洗粘度管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所述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16),所述活塞模块自上而下包括有活塞电机(1)、传动丝杆(2)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7)、玻璃针筒(8)和活塞柱塞(15),所述传动轴套(7)与所述玻璃针筒(8)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7)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1)和活塞柱塞(15)上,所述粘度管包括有主测量管(19)、放空管(18)、进样放空管(20)所述阀路模块包括有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气阀(13),第五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16)连接于所述主测量管(19)上,所述第三电磁阀(12)通过连接软管(16)与气阀(13)相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8),第四电磁阀(14)连接进样放空管(20)。优选的,所述玻璃针筒(8)上设置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设置有上极限保护开关(3)、零位光电开关(4)、下极限保护开关(5),所述传动轴套(7)上设置有到位拔叉(6)。优选的,所述粘度管还包括有进样管(21)、储液球(21)、排液口(23)、所述主测量管内还设置有毛细管(24)。上极限保护开关(3):用于保护活塞,防止撞到活塞柱塞(15)撞到活塞顶部,从而损毁活塞电机(1)和活塞(8)和(15);零位光电开关(4):设定活塞柱塞(15)的初始位置,用于零点定位和复位控制;下极限保护开关(5):用于保护活塞,防止撞到活塞柱塞(15)撞到活塞底部,从而损毁活塞电机(1)和活塞(8)和(15);到位拔叉(6):活塞柱塞(15)行程挡块,用于触发上极限保护开关(3),零位光电开关(4),下极限保护开关(5)的作用。活塞电机(1)与传动丝杆(2)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7),传动丝杆(2)和传动轴套(7)及联轴器(17)配合使用,将活塞电机(1)的输出旋转运动改变成上下升降运动,保证了活塞柱塞(15)运动的稳定及精度。参照图1详解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实施原理:1.在线自动进样功能实施原理首先,打开第一电磁阀(10),关闭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4)/第五电磁阀(9)后,启动活塞电机(1),使活塞柱塞(15)由在活塞内低位向上拉升(活塞柱塞(15)的运动距离及运动速度可根据所需进样体积来设置),将样品因活塞的上拉动作提升到外接粘度管的主测量管(19)所需高度,活塞电机(1)停止工作,活塞柱塞(15)处于高位位置。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10)和第四电磁阀(14),关闭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五电磁阀(9)后,启动活塞电机(1),使活塞柱塞(15)由在活塞内高位向下推(活塞柱塞(15),活塞柱塞(15)回到低位起始位的同时,将外接粘度主测量管(19)内的样品压到粘度管的储液球内,完成了整个在线自动进样步骤。2.自动测量时自动提升样品功能实施原理样品完成进样后,都处在粘度管的储液球(21)内,而自动测量是需要样品处在外接粘度管的主测量管(19)一定高度的位置后自由落体来进行测量,所以自动测量的第一步是需要将粘度管的储液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所述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16),所述活塞模块自上而下包括有活塞电机(1)、传动丝杆(2)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7)、玻璃针筒(8)和活塞柱塞(15),所述传动轴套(7)与所述玻璃针筒(8)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7)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1)和活塞柱塞(15)上,所述粘度管包括有主测量管(19)、放空管(18)、进样放空管(20),所述阀路模块包括有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气阀(13),第五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16)连接于所述主测量管(19)上,所述第三电磁阀(12)通过连接软管(16)与气阀(13)相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8),第四电磁阀(14)连接进样放空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粘度测量的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活塞模块、阀路模块、粘度管,所述活塞模块与阀路模块之间采用连接软管连接(16),所述活塞模块自上而下包括有活塞电机(1)、传动丝杆(2)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传动轴套(7)、玻璃针筒(8)和活塞柱塞(15),所述传动轴套(7)与所述玻璃针筒(8)相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穿过传动轴套(7)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活塞电机(1)和活塞柱塞(15)上,所述粘度管包括有主测量管(19)、放空管(18)、进样放空管(20),所述阀路模块包括有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气阀(13),第五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4),所述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叶飞杨建军楼健军余骁鑫董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