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机油消耗试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可反映活塞活塞环、气门杆油封以及其他运动副零件设计是否存在异常,发动机运行是否稳定,是发动机的一项关键的指标。通常情况下,机油耗试验通过两次加、放机油来测定机油消耗。该试验的重复性较差,过程中需要严格确保两次加、放油的机油温度、停机时间以及内部件停机位置等;放油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其避免机油耗试验过程中多次放油,提高机油耗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还包括中空的接头和透明标尺,所述接头设在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接头与油底壳本体内部相连通,接头的高度低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下刻度线,所述透明标尺的下端设在接头上。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标尺的外表面上设有尺寸刻度。所述接头和透明标尺的下端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所述接头焊接设在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组接头,对应每个接头设置一个透明标尺。所述透明标尺中设有通孔,通孔的下端用于与接头相连通,通孔的上端用于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所述透明标尺的上端高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上刻度线。所述接头和透明标尺均为三个,三个接头分别设在油底壳本体三个不同侧面上。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结构设计合理,机油耗试验过程中无需放机油,减少过程干扰项以及引入异物的风险,提高机油耗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降低试验劳动强度,试验重复性更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底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底壳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透明标尺示意图。图中:1.油底壳本体、101.接头、2.透明标尺、201.通孔、202.尺寸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1、中空的接头101和透明标尺2;接头101设在油底壳本体1的外侧面上,接头与油底壳本体内部相连通,接头101的高度低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下刻度线,透明标尺2的下端设在接头101上。接头101焊接设在油底壳本体1的外侧面上;优选的,油底壳本体的侧面设有安装孔,接头焊接在安装孔位置处,接头倾斜向上设置,结构稳定可靠。接头101和透明标尺2的下端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头的外端孔为螺纹孔,透明标尺的下端伸出有可与螺纹孔配合的连接段,连接段上设有外螺纹,并在连接段末端设有密封圈,安装简便。透明标尺2为中空圆柱结构,透明标尺的外表面上设有尺寸刻度202。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一组接头,对应每个接头设置一个透明标尺;优选的,接头和透明标尺均为三个,三个接头分别设在油底壳本体三个不同侧面上。三个位置标尺形成一个标记平面,机油液位精度可控。透明标尺2的上端高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上刻度线。透明标尺2中设有通孔201,通孔的下端用于与接头相连通,通孔的上端用于与外界大气相连通,以免形成气阻。试验初,确认好三个位置透明标尺上的机油液位刻度并记录,试验后加入适量机油到原刻度位置,则所添加机油即过程中所消耗机油,试验过程可避免放油。机油耗试验过程中无需放机油,减少过程干扰项以及引入异物的风险,提高机油耗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降低试验劳动强度,操作简便,试验重复性更好。上述仅为对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接头和透明标尺,所述接头设在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接头与油底壳本体内部相连通,接头的高度低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下刻度线,所述透明标尺的下端设在接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接头和透明标尺,所述接头设在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接头与油底壳本体内部相连通,接头的高度低于油底壳正常油液位下刻度线,所述透明标尺的下端设在接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标尺的外表面上设有尺寸刻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和透明标尺的下端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油耗试验用工装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焊接设在油底壳本体的外侧面上。
技术研发人员:钱立宏,方效,俞毓先,范亮亮,瞿枫,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