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婧一专利>正文

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56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加热炉,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壳体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壳体的下部设有燃烧室。壳体内部的下部充满介质,加热管位于下部介质内,并与燃烧室相连通。壳体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换热室内设有两端在壳体外的吸热管。本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持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在工业化生产中,水、石油、有机物、无机物等流体介质以及液气混合物、天然气等气体介质需要加热,用于工业传输或工业计量、工业生产等过程中,传统加热方式是采用管式加热炉和火筒式加热炉的直接加热方式,以及采用水套式加热炉的间接加热方式,这些加热炉均为承受较高压力的热力设备,使用过程中有爆炸的危险,而且容易发生裂纹、鼓包、爆管、腐蚀和结垢等问题,管道或炉体破裂后,遇到易燃加热介质,会发生重大火灾。传统加热炉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安装困难,运行效率低,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持久。具体技术方案为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壳体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壳体的下部设有燃烧室。壳体内部的下部充满介质,加热管位于壳体内部的下部介质内,并与燃烧室相连通。壳体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换热室内设有两端在壳体外的吸热管。在上述结构中,吸热管中为被加热的液体、气体或两相以上的流体混合介质,壳体内部的下部介质为液体、固体或固液混合物。当燃烧室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进入加热管中后,通过加热管加热面与壳体内部的下部介质热交换,壳体内部的下部介质升温蒸发,蒸汽上升至换热室,等空气经单向阀排净后,换热室为负压,并在蒸汽与吸热管内介质不断热交换中维持这种负压的状态,从而加热炉炉壁不承受压力,没有爆炸的危险,同时,加热炉内环境也没有压力,各管道、炉体长期运行不会轻易发生裂纹、鼓包、爆管、腐蚀和结垢等问题,因而加热炉运行可靠、安全、长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1,壳体1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5,壳体1的下部设有燃烧室2。在壳体1内部的下部充满水介质6,加热管7位于水介质6内,并与燃烧室2相连通。壳体1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3,换热室3内设有两端在壳体1外的吸热管4。工作时,吸热管4中为被加热的液体、气体或混合介质中的一种。当燃烧室2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进入加热管7中后,通过加热管7加热面与水介质热交换,水介质升温蒸发,水蒸汽上升至换热室3,等其中的空气经单向阀5排净后,在水蒸汽与吸热管4内的介质不断热交换中,换热室3为负压状态,并维持这种负压的状态,这种不断的热交换,实现了吸热管中介质被加热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1),壳体(1)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5),壳体(1)的下部设有燃烧室(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部的下部充满介质(6),加热管(7)位于下部介质(6)内,并与燃烧室(2)相连通;壳体(1)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3),换热室(3)内设有两端在壳体(1)外的吸热管(4)。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加热炉,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壳体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壳体的下部设有燃烧室。壳体内部的下部充满介质,加热管位于下部介质内,并与燃烧室相连通。壳体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换热室内设有两端在壳体外的吸热管。本加热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结构简单,体积小,热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持久。文档编号F24H7/00GK2525426SQ0220199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婧一 申请人:张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炉,主体为筒形壳体(1),壳体(1)的上端外壳设有单向阀(5),壳体(1)的下部设有燃烧室(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部的下部充满介质(6),加热管(7)位于下部介质(6)内,并与燃烧室(2)相连通;壳体(1)内部的上部为换热室(3),换热室(3)内设有两端在壳体(1)外的吸热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婧一
申请(专利权)人:张婧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