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永江专利>正文

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55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加热取暖设备。供暖装置是罐型立式结构,装有采暖供水阀门1、压力表2、安全阀24、供暖回水阀门16、进水管18、出水管22、泄水管19、分流电磁阀17、泄压电磁阀20和水压开关21、温度传感器8及排污阀门14,其特征在于:炉体4前面还装有带变频器11的密封盒10;炉体4内设有保温层5,下部安有托板12,托板12上固定有磁换能组件25,磁换能组件25上面安装有回流板23,托板12下面安放有集污盘13。其中,磁换能组件25是由感应圈6和4~12个内热堆9及外热排7构成的一个组合部件。本供暖装置除可提供采暖用水外,又可提供生活用水及沐浴用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暖装置,特别是指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料锅炉”(无论是燃煤、燃气,还是燃油),仍然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主流设备,其缺点和弊病即明确又难解。虽然也有部分“分户”型的“电加热”采暖设备推广应用,但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电阻式”加热方式。该方式主要的缺点是耗能大,热电交换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炉体是罐型立式结构,顶部是半球型的封头盖,中部是圆筒状的,下部是底座,封头盖上装有采暖供水阀门、压力表和安全阀,炉体的两则装有供暖回水阀门及进水管、出水管、泄水管及分流电磁阀、泄压电磁阀和水压开关,在前面装有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及排污阀门,其特征在于炉体前面还装有变频器的密封盒;炉体内设有保温层,下部安有带有透水孔的托板,托板上固定有“磁换能组件”,托板下面安放有集污盘,“磁换能组件”全部浸入水中。托板起支撑和定位“磁换能组件”作用,集污盘收集沉淀物用,其作用是将循环水内所含的杂质,和有害矿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电源线采用防水耐高温的电缆,通过密封盒引出。上述的磁换能组件是由感应围和4~12个内热堆及外热排构成的一个组合部件,其中,感应圈是实芯紫铜带,以螺旋形绕制,固定在绝缘支架的内侧并在表面作全封闭的绝缘处理;内热堆是一圆形盒体,盒中上下放置四片铁磁性圆片,其中,两铁磁性圆片中间开有中心孔,安放在盒体中间,另两铁磁性圆片的边缘处,对称开有一对圆弧形孔,分别安放在盒体顶部和底部,两铁磁性圆片的圆弧形孔安放成90°角,形成三维式迷宫结构,4~12个内热堆放在隔板内,内热堆在由磁到涡流到热能的转换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外热排是螺旋形的金属盘管,固定在绝缘支架的外侧。本技术采用了将50赫兹的电源经过变频器变为14000赫兹的交流电流,通过与感应圈的组合匹配振荡,形成中频磁场,由振荡而形成环形闭合磁场。当磁力线穿过内热堆和外热排时,即在其中感应出涡电流,由于内热堆是铁磁性材料,因而涡电流与其交互的效应生成涡流热。由于磁换能组件是放置在炉体内的水中,因此中频磁场的全部能量将会以热能的形式全部释放出来,并以传导的方式,使水被加热。本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燃料锅炉”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传统的燃料锅炉更新换代,开创性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加热设备。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电力设备不可避免的常规内耗,可将无功功率的大部分转化为有功功率。明显的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和大幅度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省占地及节约人力,且具有启动迅速、升温快、操作灵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剖面图。图2是磁换能组件的部件图。图3是感应圈的示意图。图4是外热排的示意图。图5是内热堆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四片铁磁性圆片排放顺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技术是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炉体4是罐型立式结构,顶部是半球型的封头盖3,中部是圆筒状的,下部是底座15,封头盖3上装有采暖供水阀门1、压力表2和安全阀24,炉体4的两则装有供暖回水阀门16及进水管18、出水管22、泄水管19及分流电磁阀17、泄压电磁阀20和水压开关21,在前面装有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8及排污阀门14,其特征在于炉体4前面还装有带变频器11的密封盒10;炉体4内设有保温层5,下部安有带有透水孔的托板12,托板12上固定有磁换能组件25,磁换能组件25上面安装有回流板23,托板12下面安放有集污盘13,磁换能组件25全部浸入水中。实施例中变频器选用GCP-200S型、分流电磁阀选用CF-6型、泄压电磁阀选用YF-4型、温度传感器选用KP-1A型。见图2~图6,上述的磁换能组件25是由感应圈6和4~12个内热堆9及外热排7构成的一个组合部件,其中,感应圈6是实芯紫铜带,以螺旋形绕制,固定在绝缘支架27的内侧,并在表面作全封闭的绝缘处理;内热堆9是一圆形盒体,盒体中上下放置四片铁磁性圆片28,其中,两铁磁性圆片28中间开有中心孔29,安放在盒体中间,另两铁磁性圆片28的边缘处,对称开有一对圆弧形孔30,分别安放在盒体顶部和底部,两铁磁性圆片28的圆弧形孔安放成90°角,形成三维式迷宫结构,有效的提高换能效率,4~12个内热堆9放在隔板26内,内热堆9在由磁到涡流到热能的转换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外热排7是螺旋形的金属盘管,固定在绝缘支架27的外侧。实施时,内热堆9内的四片铁磁性圆片28,可分别交替安放在内热堆9的盒体中。炉体4保温层5使用的是一种耐高温的石棉胶质板。实施时,隔板26是石棉加胶的绝缘板,用以对感应圈6与内热堆9的隔离和绝缘。绝缘支架27,使用高强度玻璃丝树脂棒材制造。外热排7使用材质为铁磁不锈铜的无缝钢管绕制而成。感应圈6用紫铜母带卷制。内热堆9使用碳素钢制造,可向系统提供采暖用热水,其水质不保证生活用水的标准,但水温较高,一般在90℃~95℃之间。而外热排7使用铁磁性不锈钢管制成,可向用户提供生活用水,其水质是保证生活用水标准的而水温较低,基本控制在45℃~55℃之间。本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除可提供采暖用水外,又可提供生活用水及沐浴用水,而且三种水源的水质根据需要各有不同,结构上的特征是分路供水隔离加热。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炉体(4)是罐型立式结构,顶部是半球型的封头盖(3),中部是圆筒状的,下部是底座(15),封头盖(3)上装有采暖供水阀门(1)、压力表(2)和安全阀(24),炉体(4)的两则装有供暖回水阀门(16)及进水管(18)、出水管(22)、泄水管(19)及分流电磁阀(17)、泄压电磁阀(20)和水压开关(21),在前面装有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8)及排污阀门(14),其特征在于炉体(4)前面还装有带变频器(11)的密封盒(10);炉体(4)内设有保温层(5),下部安有带有透水孔的托板(12),托板(12)上固定有磁换能组件(25),磁换能组件(25)上面安装有回流板(23),托板(12)下面安放有集污盘(13),磁换能组件(25)全部浸入水中。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换能组件(25)是由感应圈(6)和4~12个内热堆(9)及外热排(7)构成的一个组合部件,其中,感应圈(6)是实芯紫铜带,以螺旋形绕制,固定在绝缘支架(27)的内侧并在表面作全封闭的绝缘处理;内热堆(9)是一圆形盒体,盒体中上下放置四片铁磁性圆片(28),其中,两铁磁性圆片(28)中间开有中心孔(29),安放在盒体中间,另两铁磁性圆片(28)的边缘处,对称开有一对圆弧形孔(30),分别安放在盒体顶部和底部,两铁磁性圆片(28)的圆弧形孔安放成90°角,4~12个内热堆(9)放在隔板(26)内;外热排(7)是螺旋形的金属盘管,固定在绝缘支架(27)的外侧。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热堆(9)内的四片铁磁性圆片(28),可分别交替安放在内热堆(9)的盒体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加热取暖设备。供暖装置是罐型立式结构,装有采暖供水阀门1、压力表2、安全阀24、供暖回水阀门16、进水管18、出水管22、泄水管19、分流电磁阀17、泄压电磁阀20和水压开关21、温度传感器8及排污阀门14,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磁能加热供暖装置,炉体(4)是罐型立式结构,顶部是半球型的封头盖(3),中部是圆筒状的,下部是底座(15),封头盖(3)上装有采暖供水阀门(1)、压力表(2)和安全阀(24),炉体(4)的两则装有供暖回水阀门(16)及进水管(18)、出水管(22)、泄水管(19)及分流电磁阀(17)、泄压电磁阀(20)和水压开关(21),在前面装有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8)及排污阀门(14),其特征在于:炉体(4)前面还装有带变频器(11)的密封盒(10);炉体(4)内设有保温层(5),下部安有带有透水孔的托板(12),托板(12)上固定有磁换能组件(25),磁换能组件(25)上面安装有回流板(23),托板(12)下面安放有集污盘(13),磁换能组件(25)全部浸入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甘永江庞苏元杨振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