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该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距离传感器电路、主控芯片和补光灯,距离传感器电路包括距离传感器、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MOS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MOS管的第二端连接,距离传感器的第六信号端与MOS管的第三端连接;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距离传感器的第八信号端为INT管脚,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为SDAT管脚,距离传感器的第十信号端为SCLK管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随着外部物体移近或移开来控制补光灯的开启状态和关灭状态,节省电能。
Distance sensor fill light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摄像头是许多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数码相机、航拍仪、人脸识别设备等,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当摄像头去捕捉图像信息时,需要开启补光灯以增强环境亮灯,因此需要补光灯控制电路来实现补光灯的开关控制。目前,传统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单片机内部控制去打开补光灯并识别物体,它有着距离局限性,即需要补光灯常开去捕捉物体信息,不能随外部物体移近或是移开去控制补光灯的开启状态和关灭状态,导致电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以随着外部物体移近或移开来控制补光灯的开启状态和关灭状态,节省电能。本技术提供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距离传感器电路、主控芯片和补光灯,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包括距离传感器、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电源端,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MO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六信号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以及第十信号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八信号端为IN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为SDA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十信号端为SCLK管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该阴极驱动脚通过MOS管进行控制,当上电后距离传感器中的红外灯发出红外线,当有人物或物体靠近时,发出的红外线被人物或物体反射回来,距离传感器会进行接收,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内部就会产生一个INT信号,并通过I2C总线,即距离传感器11的第十信号端(SCLK管脚)和第九信号端(SDAT管脚)与主控芯片进行信号传输,给出信号去操纵开关,从而控制补光灯开启,以辅助摄像头捕捉图像信息。而当人物或物体远离时,红外灯发出红外线不会被反射回来,距离传感器内部不会产生一个INT信号,主控芯片可以控制补光灯关闭,通过该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能够随着外部物体移近或移开来控制补光灯的开启状态和关灭状态,无需补光灯常开,从而能够节省电能。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五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一信号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MOS管为P沟道MOS管,所述MOS管的第一端为栅极,所述MOS管的第二端为漏极,所述MOS管的第三端为源极。此外,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的逻辑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距离传感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距离传感器电路10、主控芯片20和补光灯30。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10包括距离传感器11、MOS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距离传感器11具有第一信号端接地~第十信号端,其中,第一信号端接地,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第五信号端为LED负极,第六信号端为LED正极,LED负极和LED正极分别与内置的红外灯的正负两极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均连接电源端VCC,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均与所述MOS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Q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六信号端与所述MOS管Q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九信号端、以及第十信号端与所述主控芯片20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八信号端为IN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九信号端为SDA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11的第十信号端为SCLK管脚。其中,距离传感器11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该阴极驱动脚通过MOS管Q1进行控制,当上电后距离传感器11发出红外线,当有人物或物体靠近时,发出的红外线被物体反射回来,距离传感器11会进行接收,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11内部就会产生一个INT信号,并通过I2C总线,即距离传感器11的第十信号端(SCLK管脚)和第九信号端(SDAT管脚)与主控芯片20进行信号传输,给出信号去操纵开关,从而控制补光灯30的开启,以辅助摄像头捕捉图像信息。而当人物或物体远离时,红外灯发出红外线不会被反射回来,距离传感器11内部不会产生一个INT信号,主控芯片20可以控制补光灯30关闭,通过该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能够随着外部物体移近或移开来控制补光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距离传感器电路、主控芯片和补光灯,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包括距离传感器、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电源端,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MO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六信号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三端连接;/n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以及第十信号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八信号端为IN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为SDA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十信号端为SCLK管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距离传感器电路、主控芯片和补光灯,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包括距离传感器、MOS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连接电源端,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MOS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六信号端与所述MOS管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二信号端为内置红外灯的阴极驱动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以及第十信号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八信号端为IN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九信号端为SDAT管脚,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十信号端为SCLK管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传感器补光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诚,朱克勤,石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影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