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思远专利>正文

一种换热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8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水箱。它包括水箱、保护导热盒和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内胆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延伸到外壳外,保护导热盒设于内胆中,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管壁与保护导热盒内侧壁相抵,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竖直排列成一排,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均连通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均延伸出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将平衡流微孔工质管放入密封的保护导热盒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两侧均通过保护导热盒与水箱中的水发生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与水隔绝,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不易被腐蚀,使用安全、寿命长。

A heat exchange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水箱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换热水箱。
技术介绍
制冷/热设备要将温度传递到水中时,要将冷媒管道安装在水箱的水中,或者把冷媒管道缠绕在水箱的外壁,以达到将温度传递到水箱的水中,从而实现使水箱中的水温变冷或变热的目的。但是,将冷媒管道直接安装在水中,虽然冷媒管道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水质原因,冷媒管道被腐蚀,会影响热泵设备和水箱的使用寿命,腐蚀严重时,冷媒管道中的工质会泄漏污染水箱中的水,而且,水箱中的水侵入冷媒管道,会使制冷/热设备发生故障、甚至报废。把冷媒管道缠绕在水箱的外壁,这种方式虽然将水与冷媒管道绝对分离,避免冷媒管道外壁产生水垢,冷媒管道不易发生腐蚀,但由于冷媒管道只有一侧与水箱接触,热交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且热交换效率高的换热水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热水箱,包括水箱和热交换装置,所述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内胆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延伸到外壳外,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内胆中,热交换装置包括保护导热盒和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设于保护导热盒内,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管壁与保护导热盒内侧壁相抵,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竖直排列成一排,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入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入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出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出管,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均延伸出外壳。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弯曲成圆环状,平衡流微孔工质管长度相等,且相邻的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上下平行设置。更具体的方案,相邻的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上下相抵。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竖直设置在内胆中,且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之间平行设置。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保护导热盒包括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内保护层成圆筒状,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紧贴在内保护层外,外保护层卷成外圆,外保护层紧贴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顶面和底面焊接密封,以使保护导热盒为密封壳体。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内胆上对应工质输入管设有工质输入套管,工质输入套管由内胆顶面向上延伸出外壳,且工质输入套管套在工质输入管外,内胆上对应工质输出管位置设有工质输出套管,工质输出套管由内胆顶面向上延伸出外壳,且工质输出套管套在工质输出管外。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为微孔铜管,微孔铜管导热效率高。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保护导热盒为不锈钢材质制成,保护导热盒不易腐蚀。本技术设计合理,将平衡流微孔工质管放入密封的保护导热盒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两侧均通过保护导热盒与水箱中的水发生热交换,热交换效率高,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与水隔绝,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不易被腐蚀,使用安全、寿命长,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平行设置,每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内工质水平流动,便于通过保护导热盒与水换热,上下相抵,增加平衡流微孔工质管数量,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工质输入套管套和工质输出套管确保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在经过水箱时,不与水箱中水产生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换热水箱,包括水箱1和热交换装置4,所述水箱1包括内胆3和外壳10,内胆3设置在外壳10内,内胆3上设有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的中心轴向上下对齐,进水口31在下、出水口32在上设置,且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均延伸到外壳10外。所述热交换装置4设于内胆3中,热交换装置4包括保护导热盒40和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设于保护导热盒40内,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管壁与保护导热盒40内侧壁相抵,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竖直排列成一排,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的入口端均连通一根工质输入管6,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的出口端均连通一根工质输出管7,工质输入管6和工质输出管7竖直设置在内胆3中,且工质输入管6和工质输出管7之间平行设置,工质输入管6和工质输出管7均向上延伸出外壳10顶面。内胆3上对应工质输入管6设有工质输入套管60,工质输入套管60由内胆3顶面向上延伸出外壳10,且工质输入套管60套在工质输入管6外,内胆3上对应工质输出管7位置设有工质输出套管70,工质输出套管70由内胆3顶面向上延伸出外壳10,且工质输出套管70套在工质输出管7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弯曲成不闭合的圆环状,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长度相等,且相邻的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上下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上下相抵,优选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采用微孔铜管。附图2和附图3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密度稀疏仅为表示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工质输入管6和工质输出管7之间的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之间密度高,以尽可能获得较大的换热效率,优选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之间上下相抵设置。所述保护导热盒40包括内保护层41和外保护层42,内保护层41成圆筒状,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紧贴在内保护层41外,外保护层42卷成外圆,外保护层42紧贴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外保护层42和内保护层41顶面和底面焊接密封,以使保护导热盒40为密封壳体,优选地,所述内保护层41和外保护层42为不锈钢板制成。水由进水口31注入内胆3中,以使内胆3中充满水,制冷工质由一根工质输入管6进入热交换装置4中,由于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竖直排列成一排,制冷工质分别进入每一层的平衡流微孔工质管5中,每层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中的制冷工质水平流动,所有的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制冷工质最后同一根工质输出管7流出,此过程中,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中的制冷工质将热量经内保护层41和外保护层42传递到水箱中的水中,水再由出水口32流出内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水箱,包括水箱和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内胆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延伸到外壳外,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内胆中,热交换装置包括保护导热盒和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设于保护导热盒内,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管壁与保护导热盒内侧壁相抵,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竖直排列成一排,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入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入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出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出管,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均延伸出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水箱,包括水箱和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内胆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延伸到外壳外,所述热交换装置设于内胆中,热交换装置包括保护导热盒和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设于保护导热盒内,且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管壁与保护导热盒内侧壁相抵,若干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竖直排列成一排,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入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入管,平衡流微孔工质管的出口端均连通工质输出管,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均延伸出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弯曲成圆环状,平衡流微孔工质管长度相等,且相邻的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上下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平衡流微孔工质管上下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输入管和工质输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冯思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