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37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包括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内的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均由若干层板束排列构成;高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低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和换热气体进口;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缓冲挡片固定设置在板束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缓冲挡片呈长条形,缓冲挡片自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板束的边缘。通过缓冲挡片的阻挡作用,减缓了每层板束的边缘被换热气体中的颗粒或粉尘冲击,减少板束的边沿磨损的时间和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A low wear plate pre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
技术介绍
在冶金、电力等行业有很多热风炉、加热炉、燃烧炉、锅炉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温度还比较高,如果直接将烟气排放掉就会浪费大量的热量,为了回收烟气里的热量,一般就地使用预热器将烟气里的热量转移到这些炉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煤气,空气、煤气预热后温度升高,燃烧温度也随之提高,这样就能节省燃料,降低生产成本。预热器使用时煤气/空气介质进入设备时流速较大,最高速度可以达到50-60m/s,并且介质中夹渣粉尘、颗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发现腐蚀、断裂,造成板束边沿板片过早的腐蚀从而使设备使用寿命大大的降低。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具有降低板束边沿磨损和提高板式预热器使用寿命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中,包括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内的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由若干层板束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所述低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和换热气体进口;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的边缘。进一步,所述缓冲挡片呈长条形,所述缓冲挡片包括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所述固定安装段和所述翻折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段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上,所述翻折段悬伸出所述板束之外并偏向换热气体流动方向。进一步,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之间的角度为120度。进一步,所述缓冲挡片与所述板束通过抽芯铆钉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板束上设置有固定筋条,所述缓冲挡片通过抽芯铆钉固定连接在固定筋条上。进一步,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包括由若干层所述板束在竖直方向排列形成的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每一层板束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均设置有缓冲挡片。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的缓冲挡片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上的缓冲挡片之间间隙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分隔挡板。进一步,所述分隔挡板为不锈钢材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所述缓冲挡片的阻挡作用,减缓了每层板束的边缘被换热气体中的颗粒或粉尘冲击,减少所述板束的边沿磨损的时间和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二、所述缓冲挡片设置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所述缓冲挡片挡片直接面对高速的换热气体,能够起到较佳的缓冲保护作用。三、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冲击在翻折段上的颗粒或粉尘能够被所述翻折段反弹至远离所述板束,从而减少了直接接触板束的粉尘和颗粒,提高了防护效果,降低了所述板束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的走向图。图3为图2中A-A处低温换热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低温换热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C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D-D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有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的缓冲挡片的侧视图。图8为具有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的缓冲挡片的俯视图。图9为图2中B-B处低温换热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高温换热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E-E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F-F处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分隔挡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框架1;热源气体进口11;热源气体出口12;换热气体进口13;换热气体出口14;高温换热单元2;低温换热单元3;第一换热组件21;第二换热组件22;板束4;缓冲挡片41;固定安装段411;翻折段412;抽芯铆钉42;固定筋条43;分隔挡板4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15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包括框架1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1内的高温换热单元2和低温换热单元3,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均由若干层板束4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11和换热气体出口14,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12和换热气体进口13;如图1和图2所示,热源气体如烟气从左至右从经过热源气体进口11、高温换热单元2、低温换热单元3和热源气体出口12,换热气体如空气或煤气依次经过换热气体进口13、低温换热单元3、高温换热单元2和换热气体出口14。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内分别进行热交换。如图2所示,换热气体在低温换热单元3内自上而下运动,经过预热器底部后自下而上运动在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内。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4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41;所述高温换热单元2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3与热源气体进口11和热源气体出口12之间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如补偿器,以防止热源气体和换热气体相混合和补充热变形;所述缓冲挡片41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4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41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4的边缘。优选地,所述缓冲挡片4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通过所述缓冲挡片41的阻挡作用,减缓了每层板束4的边缘被换热气体中的颗粒或粉尘冲击,减少所述板束4的边沿磨损的时间和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每层板束4边缘的来风方向均设置缓冲挡片41,所述缓冲挡片41挡片直接面对高速的换热气体,能够起到较佳的缓冲保护作用。优选地,所述缓冲挡片41呈长条形,所述缓冲挡片41包括固定安装段411和翻折段412,所述固定安装段411和所述翻折段412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段411与所述翻折段412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段411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4上,所述翻折段412悬伸出所述板束4之外并偏向换热气体流动方向。通过设置固定安装段411和翻折段412,冲击在翻折段412上的颗粒或粉尘能够被所述翻折段412反弹至远离所述板束4,从而减少了直接接触板束4的粉尘和颗粒,提高了防护效果,降低了所述板束4的磨损。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装段411与所述翻折段41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内的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由若干层板束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所述低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和换热气体进口;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的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框架内的高温换热单元和低温换热单元,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均由若干层板束排列构成;所述高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进口和换热气体出口,所述低温换热单元连接有热源气体出口和换热气体进口;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和所述低温换热单元在换热气体的上风口处的每层板束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挡片;所述缓冲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垂直于热源气体流动方向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缓冲挡片自所述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遮盖所述板束的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片呈长条形,所述缓冲挡片包括固定安装段和翻折段,所述固定安装段和所述翻折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所述固定安装段固定设置在所述板束上,所述翻折段悬伸出所述板束之外并偏向换热气体流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磨损板式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段与所述翻折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竹全杨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