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氢气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冷却器壳体内部固定焊接有若干个W型板,每两个对应的W型板头尾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密封块,其中每两块之间焊接有密封块的W型板与冷却器壳体组成冷却空气储存腔,每两块之间没有焊接有密封块的W型板与冷却器壳体组成氢气流通腔,冷却器壳体上下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均固定焊接有连通体,连通体上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贯穿设有输气管,冷却器壳体外侧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与冷却空气储存腔相连通的冷气输送管,冷却器壳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A primary hydrogen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氢气冷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相同体积比空气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另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259.1℃时,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不同了。如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性(特别是被钯吸附)。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当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现有的氢气冷却器,在冷却效率上普遍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却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焊接有若干个W型板,每两个对应的所述W型板头尾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密封块,其中每两块之间焊接有所述密封块的W型板与冷却器壳体组成冷却空气储存腔,每两块之间没有焊接有所述密封块的W型板与冷却器壳体组成氢气流通腔,所述冷却器壳体上下两个末端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均有与氢气流通腔连通的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远离冷却器壳体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将第一贯通槽覆盖的连通体,所述连通体内均开有与第一贯通槽相连通的第二贯通槽,所述连通体上远离第一固定板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贯穿设有与第二贯通槽连通的输气管,所述冷却器壳体下部外侧表面均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与冷却空气储存腔相连通的冷气输送管,所述冷却器壳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输出端与每个冷气输送管均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机采用外部电源供电。优选的,所述W型板为铜板制成。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壳体中除去冷却空气储存腔和氢气流通腔的剩余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泡沫。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壳体上套设有套圈,所述套圈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器壳体上,所述套圈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均焊接有倒L型杆,两个所述倒L型杆的末端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优选的,所述制冷机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分气盘,所述分气盘上通过若干根软管与每个冷气输送管相连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个W型板,可以让处于氢气流通腔中的氢气与W型板的接触面积更大,同时可以减缓氢气的流通速度,以使得氢气能够高效的被冷却空气储存腔中的冷空气冷却;通过设置铜制的W型板,可以让氢气与冷却空气储存腔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更加快速高效;通过设置冷却器壳体内填充的保温泡沫,可以使得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空气能长时间的保持在低温状态,从而降低制冷机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的冷却器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的冷却器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的将冷却器壳体安装在工作台上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却器壳体1、V型板2、密封块3、第一固定板4、第一贯通槽5、连通体6、第二贯通槽7、第二固定板8、输气管9、冷气输送管10、保温泡沫11、冷却空气储存腔12、氢气流通腔13、套圈14、倒L型杆15、工作台16、制冷机17、分气盘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冷却器壳体1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焊接有若干个W型板2,W型板2为铜板制成,铜的导热率高,可以使得氢气与冷空气的热交换更为高效,每两个对应的W型板2头尾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密封块3,其中每两块之间焊接有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冷却空气储存腔12,每两块之间没有焊接有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氢气流通腔13,在使用时将输气管9中通入氢气,同时给冷却空气储存腔12中通入冷空气,氢气在流经氢气流通腔13时会和冷却气存储腔12中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W型板2一方面可以减缓氢气的流苏,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氢气与冷空气的热交换接触面积,冷却器壳体1中除去冷却空气储存腔12和氢气流通腔13的剩余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泡沫11,保温泡沫11可以让冷却器壳体1内的冷空气长时间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从而降低制冷机17的能耗。冷却器壳体1上下两个末端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上开均有与氢气流通腔13连通的第一贯通槽5,第一固定板4上远离冷却器壳体1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将第一贯通槽5覆盖的连通体6,连通体6内均开有与第一贯通槽5相连通的第二贯通槽7,连通体6上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8上均贯穿设有与第二贯通槽7连通的输气管9,输气管9用于输送氢气进入冷却器壳体1内,冷却器壳体1下部外侧表面均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与冷却空气储存腔12相连通的冷气输送管10,冷气输送管10用于往冷空气储存腔12中通入冷空气。冷却器壳体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6上,冷却器壳体1上套设有套圈14,套圈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却器壳体1上,套圈14的两个对应侧面上均焊接有倒L型杆15,两个倒L型杆15的末端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6上,工作台16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17,制冷机17输出端与每个冷气输送管10均相互固定连接,制冷机17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分气盘18,分气盘18上通过若干根软管与每个冷气输送管10相连接,通过分气盘18可以同时的将制冷机17制造的冷空气通过软管同时输入每个冷却空气储存腔12中,使得氢气的冷却更为均匀,制冷机17采用外部电源供电。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冷却器壳体1下方的输气管9通入氢气,冷却器壳体1上方的输气管9接入氢气收集装置,利用制冷机17制造冷空气输入冷却空气储存腔12中,氢气在流经氢气流通腔13时,会和冷却空气储存腔12中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来进行冷却,通过设置W型板2一方面可以减缓氢气流速,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氢气与冷空气的热交换面积,这样可以使得氢气的冷却更为快速高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壳体(1)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焊接有若干个W型板(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W型板(2)头尾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密封块(3),其中每两块之间焊接有所述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冷却空气储存腔(12),每两块之间没有焊接有所述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氢气流通腔(13),所述冷却器壳体(1)上下两个末端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开均有与氢气流通腔(13)连通的第一贯通槽(5),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远离冷却器壳体(1)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将第一贯通槽(5)覆盖的连通体(6),所述连通体(6)内均开有与第一贯通槽(5)相连通的第二贯通槽(7),所述连通体(6)上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8)上均贯穿设有与第二贯通槽(7)连通的输气管(9),所述冷却器壳体(1)下部外侧表面均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与冷却空气储存腔(12)相连通的冷气输送管(10),所述冷却器壳体(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6)上,所述工作台(16)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17),所述制冷机(17)输出端与每个冷气输送管(10)均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制冷机(17)采用外部电源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段氢气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壳体(1)内部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焊接有若干个W型板(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W型板(2)头尾两端均固定焊接有密封块(3),其中每两块之间焊接有所述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冷却空气储存腔(12),每两块之间没有焊接有所述密封块(3)的W型板(2)与冷却器壳体(1)组成氢气流通腔(13),所述冷却器壳体(1)上下两个末端均固定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开均有与氢气流通腔(13)连通的第一贯通槽(5),所述第一固定板(4)上远离冷却器壳体(1)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将第一贯通槽(5)覆盖的连通体(6),所述连通体(6)内均开有与第一贯通槽(5)相连通的第二贯通槽(7),所述连通体(6)上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第二固定板(8)上均贯穿设有与第二贯通槽(7)连通的输气管(9),所述冷却器壳体(1)下部外侧表面均沿宽度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与冷却空气储存腔(12)相连通的冷气输送管(10),所述冷却器壳体(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月,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冷井热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