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包括搅动轴,竖向布置,搅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具备上下贯通的中空气道,搅动轴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和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叶轮,与搅动轴的底部同轴装配,叶轮具备径向贯通的出气孔,中空气道与出气孔连通,沿中空气道至出气孔的方向输出惰性气体;包裹管,其顶部具备与搅动轴的外壁装配的通孔,搅动轴相对包裹管具备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包裹管的底部具备开口以及径向扩张的盖板。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动镁液的叶轮自由度高,机械运动与气泡的双重作用带来更好的搅动效果,防止镁液与空气反应,防止搅动过程中镁液飞溅,保证镁液的纯度。
A laboratory equipment for refining and stirring magnesium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
本技术涉及镁合金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伴随着镁合金在市场上应用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现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镁合金的相关课程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镁合金的纯度要求越来越越高,因而在试验过程中必须对液态的镁合金液体进行搅拌精炼。现有的精炼方式是将镁合金炉盖打开,将一根不锈钢管通入氩气,人工将不锈钢管插入镁合金液体中进行搅拌,这样做不但会使镁合金液体接触到空气后会发生燃烧现象,而且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飞溅出镁液,伤害到操作者,方式比较粗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搅动镁液的叶轮自由度高,机械运动与气泡的双重作用带来更好的搅动效果,防止镁液与空气反应,防止搅动过程中镁液飞溅,保证镁液的纯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包括:搅动轴,竖向布置,搅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具备上下贯通的中空气道,搅动轴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和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叶轮,与搅动轴的底部同轴装配,叶轮具备径向贯通的出气孔,中空气道与出气孔连通,沿中空气道至出气孔的方向输出惰性气体;包裹管,其顶部具备与搅动轴的外壁装配的通孔,搅动轴相对包裹管具备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包裹管的底部具备开口以及径向扩张的盖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款镁合金液体精炼操作时的搅动设备,在精炼过程中使镁合金液体得到充分的搅拌使其保证较高的纯度。使用时盖板沉到液面下,在密闭的空间内对镁液进行充分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不会飞溅出镁合金液体,确保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叶轮至少具备两个机械自由度,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断旋转,使镁液在精炼过程中搅拌充分,同时向镁液内打入惰性气体,加上气体在镁液中的流动冲击能实现机械与气动双重搅拌效果,搅动效果高效,惰性气体也不会与镁液反应,不会激发镁燃烧。在搅动轴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一些镁液会粘连在其表面,但随着搅动轴相对包裹管上移时,包裹管与搅动轴的接触处会把搅拌轴上粘连的镁液刮下,留在包裹管内,这样就防止零碎的镁液与空气过渡接触,镁液不会燃烧飞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搅动轴的顶部连接有驱动其竖向运动的直线气缸,搅动轴的顶部还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旋转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气缸来输出直线往复运动,旋转电机来施加搅动轴的高速旋转运动,效率高。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直线气缸与搅动轴的各自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搅动轴的顶部具备气阀,搅动轴的顶部通过齿轮组与旋转电机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气缸适度避让,为气阀提供安装位置,气阀可以通断,控制与外界的惰性气体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包裹管的顶部具备下固定板,直线气缸的顶部固定有上固定板,直线气缸的底部固定有行动板,旋转电机、搅动轴的顶部也与行动板固定,上固定板、行动板、下固定板相互平行,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连接有竖向的导柱,行动板通过导套与导柱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固定板、导柱、下固定板构件了类似机架的功能,为各部件提供了固定位置,同时导柱、导套能保证搅动轴的竖向直线运动。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导柱为两根,两根导柱与直线气缸的距离相等,两根导柱与搅动轴的距离也相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导柱的限位导向作用优良,方式运动过程中导柱受力不均,防止行动板发生歪斜。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下固定板上设有与搅动轴外壁接触的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搅动轴相对包裹管移动时,密封圈提高密封效果,防止过多的镁液粘附在搅动轴表面,不让包裹管内的镁与外界空气接触。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包裹管的内腔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盖板的水平面积大于下固定板的面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叶轮可以缩进包裹管的内腔内,盖板的面积足够大,可以提供足够大的遮挡面,阻挡搅动时液面以上溅出镁液,立式摆放时也更稳固。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盖板呈矩形,上固定板、行动板呈相同的圆角三角形,直线气缸的轴线、导柱的轴线分别穿过圆角三角形的各圆角对应的圆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直线气缸施力时,上固定板、行动板受力相对均匀,整体具备较强的抗偏转强度。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齿轮组为一对相互啮合的圆锥齿轮,旋转电机的自身轴线呈水平方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旋转电机与搅动轴垂直连接,便于在有限的行动板上布局,防止各部件干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1-导柱;2-直线气缸;3-导套;4-行动板;5-搅动轴;6-叶轮;7-上固定板;8-旋转电机;9-中空气道;10-密封圈;11-包裹管;12-盖板;13-气阀;14-下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包括:搅动轴5,竖向布置,搅动轴5沿自身轴线方向具备上下贯通的中空气道9,搅动轴5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和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叶轮6,与搅动轴5的底部同轴装配,叶轮6具备径向贯通的出气孔,中空气道9与出气孔连通,沿中空气道9至出气孔的方向输出惰性气体;包裹管11,其顶部具备与搅动轴5的外壁装配的通孔,搅动轴5相对包裹管11具备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包裹管11的底部具备开口以及径向扩张的盖板12。惰性气体是氩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款镁合金液体精炼操作时的搅动设备,在精炼过程中使镁合金液体得到充分的搅拌使其保证较高的纯度。使用时盖板沉到液面下,在密闭的空间内对镁液进行充分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不会飞溅出镁合金液体,确保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叶轮至少具备两个机械自由度,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断旋转,使镁液在精炼过程中搅拌充分,同时向镁液内打入惰性气体,加上气体在镁液中的流动冲击能实现机械与气动双重搅拌效果,搅动效果高效,惰性气体也不会与镁液反应,不会激发镁燃烧。在搅动轴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一些镁液会粘连在其表面,但随着搅动轴相对包裹管上移时,包裹管与搅动轴的接触处会把搅拌轴上粘连的镁液刮下,留在包裹管内,这样就防止零碎的镁液与空气过渡接触,镁液不会燃烧飞溅。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搅动轴5的顶部连接有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搅动轴,竖向布置,所述搅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具备上下贯通的中空气道,所述搅动轴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和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n叶轮,与搅动轴的底部同轴装配,所述叶轮具备径向贯通的出气孔,所述中空气道与出气孔连通,沿中空气道至出气孔的方向输出惰性气体;/n包裹管,其顶部具备与搅动轴的外壁装配的通孔,所述搅动轴相对包裹管具备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所述包裹管的底部具备开口以及径向扩张的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动轴,竖向布置,所述搅动轴沿自身轴线方向具备上下贯通的中空气道,所述搅动轴具备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自由度和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
叶轮,与搅动轴的底部同轴装配,所述叶轮具备径向贯通的出气孔,所述中空气道与出气孔连通,沿中空气道至出气孔的方向输出惰性气体;
包裹管,其顶部具备与搅动轴的外壁装配的通孔,所述搅动轴相对包裹管具备竖向的直线往复自由度,所述包裹管的底部具备开口以及径向扩张的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轴的顶部连接有驱动其竖向运动的直线气缸,所述搅动轴的顶部还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旋转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气缸与搅动轴的各自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搅动轴的顶部具备气阀,所述搅动轴的顶部通过齿轮组与旋转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镁合金精练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管的顶部具备下固定板,所述直线气缸的顶部固定有上固定板,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