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60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其可以增强空气在加热装置内部的停留时间,同时提高空气与热源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空气加热效果,提高实用性,包括外圆管、外锥形管、内圆管、内锥形管、出气管、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和底座,外圆管的顶端和外锥形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外挡板,并且外锥形管的顶端与外圆管的底端连通,外圆管与外锥形管连通组成的腔室设置为第一腔室,外圆管的四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四组安装角座,并且每组安装角座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每组支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底脚板,底脚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右侧区域固定连接,内圆管的顶端与内锥形管的底端连通。

A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yclone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加热和如何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吸收更多热量是人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其在物料烘干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现有的空气加热装置,在使用中,首先将加热装置内部预热,然后利用鼓风机,将外界气体抽入至加热装置中,使空气在加热装置内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空气进行加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加热装置,空气在加热装置内部的停留时间较短,且空气与热源之间的换热面积较小,所以往往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加热装置对空气的加热效果较差,不能满足现实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空气在加热装置内部的停留时间,同时提高空气与热源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空气加热效果,提高实用性的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包括外圆管、外锥形管、内圆管、内锥形管、出气管、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和底座,所述外圆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圆管、外锥形管、内圆管、内锥形管、出气管、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和底座,所述外圆管的顶端和外锥形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外挡板,并且所述外锥形管的顶端与外圆管的底端连通,外圆管与外锥形管连通组成的腔室设置为第一腔室,外圆管的四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四组安装角座,并且每组安装角座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每组所述支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底脚板,底脚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右侧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内圆管的顶端与所述内锥形管的底端连通,并且内锥形管的顶端与所述外圆管顶端的外挡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内圆管的底端设置有内挡板,并且内挡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的边缘区域设置有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旋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圆管、外锥形管、内圆管、内锥形管、出气管、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和底座,所述外圆管的顶端和外锥形管的底端均设置有外挡板,并且所述外锥形管的顶端与外圆管的底端连通,外圆管与外锥形管连通组成的腔室设置为第一腔室,外圆管的四周外壁上均布设置有四组安装角座,并且每组安装角座的底端均纵向设置有支柱,每组所述支柱的底端均设置有底脚板,底脚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右侧区域固定连接,所述内圆管的顶端与所述内锥形管的底端连通,并且内锥形管的顶端与所述外圆管顶端的外挡板的底端中部连接,所述内圆管的底端设置有内挡板,并且内挡板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的边缘区域设置有多组上下贯穿的气孔,所述出气管外壁的上侧与固定通孔的内壁连接,并且出气管的上半区域位于内圆管内部且与内圆管之间形成环形间隔,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固定安装在环形间隔内部,并且所述底座的顶端左侧区域设置有控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使用的加热控制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与加热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内圆管与内锥形管连通组成的腔室设置为第二腔室,所述出气管的外部下侧穿过外锥形管底端的外挡板并伸出至外锥形管的底端外界,并且出气管的底端连通设置有连通弯管,所述外圆管的右端前侧沿着外圆管的切线方向设置有进气口,并且进气口上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光县伟博纸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