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516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暖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本体,所述暖风机本体包括外罩、出风罩、进风罩、驱动风机、发热组件以及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外端与出风罩配合连接,所述扩风罩包括外罩框、向外罩框内侧延展有内罩框以及设置在外罩框上的安装插件,所述外罩框与内罩框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外罩框外圈还分设有与出风罩配合插接的限定插孔,所述内罩框与发热组件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插件与外罩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启动驱动风机转动,将冷风经过进风罩后送至发热组件,然后再经过发热组件的加热,将热风经过扩风罩送至出风罩,进而能够有效增强暖风机的出风风量,提高暖风机的使用性能。

A new type of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暖风机
本技术涉及暖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暖风机。
技术介绍
当冬天来临后,温度骤降,在一些没有供暖的地方,普遍使用暖风机进行供暖,暖风机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为人们提供温暖,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及空气加热器组合而成的联合机组,适用于各种空间。一般的暖风机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然后流经发热体加热吹出,在经过出风罩出风时,往往出风量要靠调节驱动电机的功率大小控制风量,因此往往要调节至两档以上才会有稍大的风量,易造成浪费能源,降低了暖风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暖风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风量大、实用性强的暖风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新型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本体,所述暖风机本体包括外罩、连接在外罩前侧的出风罩、连接在风机罩后侧的进风罩、设置在外罩内腔的驱动风机、与驱动风机配合连接的发热组件以及连接在发热组件外侧的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外端与出风罩配合连接,所述扩风罩包括外罩框、向外罩框内侧延展有内罩框以及设置在外罩框上的安装插件,所述外罩框与内罩框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外罩框外圈还分设有与出风罩配合插接的限定插孔,所述内罩框与发热组件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插件与外罩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框、均设在发热框内腔上的定位架板、并列设置在定位架板上的发热体以及对称连接在发热框上端且向后侧延伸的限定连接部,所述发热框前侧还设有与内罩框抵触设置的出风栅格,所述发热框后端向外侧设置有增压板,所述限定连接部与外罩配合插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风机包括风机固定架、连接在风机固定架上的均风支架以及连接在风机固定架内壁上的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与增压板外端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罩包括风罩本体、开设在风罩本体上的螺旋式进风栅格以及连接在风罩本体内壁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风机固定架配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外罩上还设有与风机配合电性连接的控制部。作为优选:所述外罩上还设有提手。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启动驱动风机转动,将冷风经过进风罩后送至发热组件,然后再经过发热组件的加热,将热风经过扩风罩送至出风罩,进而能够有效增强暖风机的出风风量,提高暖风机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风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驱动风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风机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发热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扩风罩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罩;2、出风罩;3、进风罩;4、驱动风机;5、发热组件;6、扩风罩;7、控制部;8、提手;30、风罩本体;31、螺旋式进风栅格;32、安装框;40、风机固定架;41、均风支架;42、风机本体;50、发热框;51、定位架板;52、发热体;53、限定连接部;54、出风栅格;55、增压板;60、外罩框;61、内罩框;62、安装插件;63、限定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本体42,所述暖风机本体42包括外罩1、连接在外罩1前侧的出风罩2、连接在风机罩后侧的进风罩3、设置在外罩1内腔的驱动风机4、与驱动风机4配合连接的发热组件5以及连接在发热组件5外侧的扩风罩6,所述扩风罩6外端与出风罩2配合连接,所述扩风罩6包括外罩框60、向外罩框60内侧延展有内罩框61以及设置在外罩框60上的安装插件62,所述外罩框60与内罩框6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外罩框60外圈还分设有与出风罩2配合插接的限定插孔63,所述内罩框61与发热组件5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插件62与外罩1内壁配合连接,所述驱动风机4将冷风经过发热组件5进入扩风罩6,由于外罩框60的面积设置大于内罩框61的面积,当热风经过内罩框61后,外罩框60会配合出风罩2出风,能够明显提高热风的出风量,进而避免通过增强驱动风机4的运行功率来达到快速出风的目的,有效降低驱动风机4功率的损耗;通过启动驱动风机4转动,将冷风经过进风罩3后送至发热组件5,然后再经过发热组件5的加热,将热风经过扩风罩6送至出风罩2,进而能够有效增强暖风机的出风风量,提高暖风机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5包括发热框50、均设在发热框50内腔上的定位架板51、并列设置在定位架板51上的发热体52以及对称连接在发热框50上端且向后侧延伸的限定连接部53,所述发热框50前侧还设有与内罩框61抵触设置的出风栅格54,所述发热框50后端向外侧设置有增压板55,所述限定连接部53与外罩1配合插接;所述发热体52可以设置为云母片、发热丝或PTC发热体,其中优选的在发热框50内采用PTC发热体,利用PTC发热体导热、散热性能优良,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热阻小、换热效率高,在安全性能上,即遇风机故障停转时,PTC加热体因得不到充分散热,其功率会自动急剧下降,此时其表面温度维持在居里温度左右(一般在250℃上下),从而不致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提高暖风机的安全性能;由于所述发热框50外侧的增压板55的收口小于发热框50的开口,因此能够在冷风进入发热体52时增加风压,然后经过发热体52发热将增压后的热风送至扩风罩6增大出风量,提高暖风机的加热效率;所述出风栅格54的设置能够将热风均匀的吹出,提高热效率;所述限定连接部53通过与外罩1插接,提高发热组件5与外罩1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风机4包括风机固定架40、连接在风机固定架40上的均风支架41以及连接在风机固定架40内壁上的风机本体42,所述风机本体42与增压板55外端配合连接,所述风机固定架40上均分支架将风机固定架40的内腔分设为四块进风区域,保证风机本体42运转时进风的均匀性,所述风机本体42优选的采用800W的交流电机,采用低功率的电机就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散热效率,有效增强了暖风机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罩3包括风罩本体30、开设在风罩本体30上的螺旋式进风栅格31以及连接在风罩本体30内壁的安装框32,所述安装框32与风机固定架40配合连接,所述螺旋式进风栅格31能够在风机本体42运转时,提高进风量的进风压力,匹配风机本体42的运转速度,同步增强进风的风量,所述安装框32的设置不仅方便与风机固定架40连接,保证暖风机内部结构的紧凑性,而且能够在风机本体42与进风栅格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提高进风的流畅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1上还设有与风机配合电性连接的控制部7,所述控制部7用于控制风机的启闭、风量的大小、发热体52的启闭等,方便暖风机的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1上还设有提手8,所述提手8的设置实现暖风机便携式的效果,能够按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移动至所需的位置,提高暖风机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机本体包括外罩、连接在外罩前侧的出风罩、连接在风机罩后侧的进风罩、设置在外罩内腔的驱动风机、与驱动风机配合连接的发热组件以及连接在发热组件外侧的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外端与出风罩配合连接,所述扩风罩包括外罩框、向外罩框内侧延展有内罩框以及设置在外罩框上的安装插件,所述外罩框与内罩框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外罩框外圈还分设有与出风罩配合插接的限定插孔,所述内罩框与发热组件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插件与外罩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暖风机,包括暖风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机本体包括外罩、连接在外罩前侧的出风罩、连接在风机罩后侧的进风罩、设置在外罩内腔的驱动风机、与驱动风机配合连接的发热组件以及连接在发热组件外侧的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外端与出风罩配合连接,所述扩风罩包括外罩框、向外罩框内侧延展有内罩框以及设置在外罩框上的安装插件,所述外罩框与内罩框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外罩框外圈还分设有与出风罩配合插接的限定插孔,所述内罩框与发热组件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安装插件与外罩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框、均设在发热框内腔上的定位架板、并列设置在定位架板上的发热体以及对称连接在发热框上端且向后侧延伸的限定连接部,所述发热框前侧还设有与内罩框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博
申请(专利权)人:英乐宁波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