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148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4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储能箱的腔体底部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和强制排水装置,自动排水装置和强制排水装置均设置于集水槽中,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与集水槽固定连接的排水壳体和设置于排水壳体中的浮阀,排水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孔、下表面与外界连通,排水孔与集水槽连通,所述强制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泵和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一端与排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道另一端穿过储能箱壳体与外界联通;采用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排水方式,能有效避免储能箱内积水问题。

Waterproof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能箱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储能系统大多运行于露天室外,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较高。对于防水性能来说,储能箱虽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防水测试,能够保证常规雨水的侵袭,但在空气湿度大或除湿系统故障条件下,空气中的水分仍会进入到箱体在内壁凝结,尤其极端天气情况下从通风口位置也可能向内漏雨或渗水,汇集在箱底如不能及时排出,则有可能造成系统短路、漏电的风险。传统往往直接在储能箱底部开设排水孔,以实现排水,但是当外接水位高于储能箱底部时,水将通过排水孔进入储能箱腔体中,同时对进入储能箱中的水不能有效排出,造成储能箱腔体中存在积水,从而使得储能箱中电池组出现短路的缺陷,同时连带可能发生触电等安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采用主动和被动的双重排水方式,能有效避免储能箱内积水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储能箱的腔体底部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和强制排水装置,自动排水装置和强制排水装置均设置于集水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38),其特征在于,储能箱的腔体底部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39)和强制排水装置(40),自动排水装置(39)和强制排水装置(40)均设置于集水槽(38)中;/n所述自动排水装置(39)包括与集水槽(38)固定连接的排水壳体(31)和设置于排水壳体(31)中的浮阀(43),排水壳体(31)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孔(34)、下表面与外界连通,排水孔(34)与集水槽(38)连通;/n所述强制排水装置(40)包括排水泵(41)和排水管道(42),排水管道(42)一端与排水泵(41)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道(42)另一端穿过储能箱壳体与外界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包括集水槽(38),其特征在于,储能箱的腔体底部设置有自动排水装置(39)和强制排水装置(40),自动排水装置(39)和强制排水装置(40)均设置于集水槽(38)中;
所述自动排水装置(39)包括与集水槽(38)固定连接的排水壳体(31)和设置于排水壳体(31)中的浮阀(43),排水壳体(31)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孔(34)、下表面与外界连通,排水孔(34)与集水槽(38)连通;
所述强制排水装置(40)包括排水泵(41)和排水管道(42),排水管道(42)一端与排水泵(41)的输出端连接,排水管道(42)另一端穿过储能箱壳体与外界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壳体(31)中还设置有密封圈(35),排水壳体(31)在靠近排水孔(34)一侧的腔体中开设有第一凹槽,密封圈(35)嵌入所述第一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箱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壳体(31)包括上壳体(36)和下壳体(37),上壳体(36)与下壳体(37)配合形成用于放置浮阀(43)的空间,排水孔(34)开设于上壳体(36)的上表面,下壳体(37)的下表面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黄国强于前锋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艾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