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孟魁专利>正文

型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94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型煤锅炉,它可以燃烧烟煤达到环保要求。它主要由炉体、炉膛、炉门、烟箱、燃烧室和仪表等组成,炉体为卧式,炉膛为逐道式炉膛,锅筒装在炉膛上方,炉膛被斜放的隔板聚热圈分为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炉膛底部为炉排,在锅筒一侧装有前烟箱。炉排为单体式炉排或链条式炉排,炉排开有倒喇叭形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容易,适合单位、饭店、旅馆、洗浴中心等场所的热、开水供应及蒸汽供应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烟锅炉
,确切地说是现有烧型煤锅炉的改进。当前所使用的取暖用锅炉,由以块煤和型煤为燃料的,还有以油和电做能源的。但是随着环保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以煤为燃料的锅炉由于达不到环保指标而逐渐退出市场,不少用户改用燃油锅炉,但是高额的燃料费用使用户能以承担,以电做能源的锅炉费用更高,因而,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以无烟煤为原料做成的型煤(如蜂窝煤等)为燃料的型煤锅炉,但是上述型煤锅炉,由于结构不合理,煤炉烟尘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热效率较低等缺点,有的甚至成为一种公害,极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来燃烧型煤的锅炉,不但燃料费用较低,而且粉尘指标可以达到林格曼0级,解决了锅炉烟尘污染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它主要由炉体、炉膛、炉门、烟箱、燃烧室和仪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为卧式,炉膛(13)为遂道式炉膛,锅筒(9)装在炉膛(13)上方,炉膛(13)被斜放的隔板聚热圈(11)分为上燃烧室(7)和下燃烧室(8),炉膛(13)底部为炉排(12),在锅筒(9)一侧装有前烟箱(4)。炉排(12)为单体式炉排或链条式炉排,炉排(12)开有倒喇叭形风孔。炉膛(13)为型煤高度的3-5倍。炉体(1)根据需要也可做成立式。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以烟煤为原料,采用上燃方式,利用无烟燃烧新技术,达到连续、无烟、无尘、少毒、高效、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炉体、2为燃烧推进设备、3为保温层、4为前烟箱、5为仪表、6为后烟箱、7为上燃烧室、8为下燃烧室、9为锅筒、10为水管、11为隔板聚热圈、12为炉排、13为炉膛。实施例本技术与现有锅炉制造技术基本相同,现有锅炉厂均可生产,炉体可以做成卧式和立式两种方式,又分为热水炉和蒸汽炉两大类,其中卧式为水火管,立式为竖火管。炉膛分为两个燃烧室,上燃烧室在隔板聚热圈上是气体的燃烧空间。遂道式燃烧室中间与下燃烧室装型煤在炉膛内,受热产生大量挥发物一部份经一次风混合燃烧,大部分因少氧不能燃烧上升为二次风混合在隔板聚热圈上混合并吸入热量。在上燃烧室内燃烧可以无烟。炉膛内大致分为四段进煤段为预热先吸收热量;二为上燃段挥发部分由上向下燃烧;三为下燃段由下向上烧固定炭;四段为余热回收段。当单体式炉排由侧面装入炉膛是由设在炉门上的推煤机构推进,在固定架上滑动,滑动速度决定燃烧速度,可手动和电机液压推动两种方式。滑动单体式炉排连接起来就是链条式炉排(增设电机、减速机前后链轮等)一、二次风由风门进入炉膛下部,自动分配经过加热进入炉中,本炉设有清扫门二个,修理大门一个,进煤与除灰门各一个。保温层均由耐火保温材料制成,外皮包装。权利要求1.型煤锅炉,它主要由炉体、炉膛、炉门、烟箱、燃烧室和仪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为卧式,炉膛(13)为遂道式炉膛,锅筒(9)装在炉膛(13)上方,炉膛(13)被斜放的隔板聚热圈(11)分为上燃烧室(7)和下燃烧室(8),炉膛(13)底部为炉排(12),在锅筒(9)一侧装有前烟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炉排(12)为单体式炉排或链条式炉排,炉排(12)开有倒喇叭形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煤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3)为型煤高度的3-5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型煤锅炉,它可以燃烧烟煤达到环保要求。它主要由炉体、炉膛、炉门、烟箱、燃烧室和仪表等组成,炉体为卧式,炉膛为遂道式炉膛,锅筒装在炉膛上方,炉膛被斜放的隔板聚热圈分为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炉膛底部为炉排,在锅筒一侧装有前烟箱。炉排为单体式炉排或链条式炉排,炉排开有倒喇叭形风孔。本技术实现容易,适合单位、饭店、旅馆、洗浴中心等场所的热、开水供应及蒸汽供应等。文档编号F24H1/22GK2442185SQ00210130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孟魁 申请人:孙孟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型煤锅炉,它主要由炉体、炉膛、炉门、烟箱、燃烧室和仪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为卧式,炉膛(13)为遂道式炉膛,锅筒(9)装在炉膛(13)上方,炉膛(13)被斜放的隔板聚热圈(11)分为上燃烧室(7)和下燃烧室(8),炉膛(13)底部为炉排(12),在锅筒(9)一侧装有前烟箱(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孟魁
申请(专利权)人:孙孟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