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及含其的耐火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478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及含其的耐火实验系统,所述耐火实验炉包括底座、炉体、钢架结构、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所述底座设在炉体的下方,底座内部空间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炉体由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拼装而成,所述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通过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上的预留孔,分别为炉体内提供燃烧和摄像功能;所述钢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架结构和第二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构连接固定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第二钢架结构设在炉体外围,加强炉体的整体强度,以及支撑炉盖。

An assembled fire-resistant experimental furnace and its fire-resistant experiment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及含其的耐火实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及含其的耐火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建筑结构、防火门窗、通风管道等的耐火性能和抗火性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进行结构耐火性能的研究对学术研究和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耐火实验炉就是进行相关研究和测试的重要设备。传统的耐火试验炉大多是固定尺寸的,即使是多功能实验炉,只是炉口和炉壁可以灵活转变,当需要进行尺寸大小超出常规的试件的耐火实验,或者结构异形的试件的耐火实验时,一般实验炉的尺寸是固定的,无法满足实验要求,使得成本增加、浪费人力和时间。目前,有少量耐火实验炉的配件实现了装配式或拼装式,使用时按照实际需要组装,可以重复利用,然而对于整体实验炉及其配套设施的装配研究还不成熟。如何设计便于组装、同时又满足大多数耐火实验试件尺寸的实验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偏差,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也是需要整体综合考量的系统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实验炉包括底座、炉体、钢架结构、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所述底座设在炉体的下方,底座内部空间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炉体由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拼装而成,所述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通过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上的预留孔,分别为炉体内提供燃烧和摄像功能;所述钢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架结构和第二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构连接固定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第二钢架结构设在炉体外围,加强炉体的整体强度,以及支撑炉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实验炉包括底座、炉体、钢架结构、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所述底座设在炉体的下方,底座内部空间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炉体由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拼装而成,所述燃烧机装置和耐高温摄像装置通过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上的预留孔,分别为炉体内提供燃烧和摄像功能;所述钢架结构包括第一钢架结构和第二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构连接固定若干块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第二钢架结构设在炉体外围,加强炉体的整体强度,以及支撑炉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第一排烟道,所述第一排烟道的上表面与炉体内部相通,底座侧面设有烟道出口,所述烟道出口用于连接第一排烟道与炉体外部的排烟管道;
所述底座为立方体形状,所述底座和第一排烟道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形状为立方体,选自水平卧式立方体或竖直立式立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件为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包括第一异形板、第二异形板、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
所述第一异形板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1.5)m、(0.8-1)m、(0.3-0.5)m,第一异形板布置在所述炉体的顶角位置;所述第二异形板、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的尺寸相同,第二异形板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1.5)m、(0.5-0.8)m、(0.3-0.5)m;
所述陶瓷纤维锆盾异形板的高度均相等,厚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异形板和第四异形板上面分别设有预留孔,相应地称为第三预留孔和第四预留孔,设定耐高温摄像装置穿过第三预留孔安装,燃烧机装置穿过第四预留孔安装,第三异形板上下颠倒以后即可以作为第四异形板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摄像装置和燃烧机通过各个异形板位置的改变而灵活设置在炉体的合适位置,并且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火实验炉,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异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钢架结构,所述第一钢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玉刘庆孟天畅王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