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8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身垫,其包括两组气囊组和充放气装置,两组气囊组左右对应连接在一起,两组气囊组分别包括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当气囊充气后,其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外侧边相互远离张开,此时,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气囊放气后,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上下平贴在一起;所述气囊组中的多个气囊上下对应叠加设置,多个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对应位于同一侧边,且相互连接,两组气囊组之间也通过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相互连接;所述充放气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气囊的充放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较舒适。

A kind of self turning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身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垫。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患者防压疮的工具有翻身枕、自动翻身床、波浪床、气垫床。其中,翻身枕是临床上常用的工具;自动翻身床因价格昂贵,在临床上使用不普遍;波浪床为前后波浪起伏的床,防压疮效果较好,但因为不舒适,也限制了临床上的使用;气垫床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也必须翻身到位,必须与翻身枕结合使用。翻身枕是临床上最常用也最实用的翻身防压疮工具,但是存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较舒适的自动翻身垫。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气囊组和充放气装置,两组气囊组左右对应连接在一起,两组气囊组分别包括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当气囊充气后,其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外侧边相互远离张开,此时,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气囊放气后,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上下平贴在一起;所述气囊组中的多个气囊上下对应叠加设置,多个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对应位于同一侧边,且相互连接,两组气囊组之间也通过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相互连接;所述充放气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气囊的充放气口连接。两组所述气囊组分别包括三个所述气囊,当气囊充气后,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自动翻身垫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的控制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由气囊和充放气装置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气囊都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在充气后可以更柔软,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度,非常适合给患者适用。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对不同侧的气囊进行充气,可以实现卧床患者及截瘫、四肢瘫患者的自动翻身。这对于无自主能力的卧床患者来说,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及照顾者的工作强度;对于截瘫、四肢瘫患者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主能力,减少他人照顾需要,截瘫患者可以不需他人照顾,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尊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侧的一个气囊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侧的二个气囊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左侧的三个气囊充气后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气囊组;11-气囊;12-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13-上平板;14-下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翻身垫,其包括两组气囊组1和充放气装置(图中为示出充放气装置),两组气囊组1左右对应连接在一起,两组气囊组1分别包括三个气囊11。当然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在每组气囊组1中分别设置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气囊11。气囊11包括上平板13和下平板14,上平板13和下平板14可以是软质材料制成的,也可以是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硬板,当然,连接上平板和下平板侧边之间的材料肯定是柔软的。当气囊充气后,其上平板13和下平板14的外侧边相互远离张开,此时,横截面呈三角形状,上平板13和下平板14之间的夹角为30°,成锐角,该角度可以根据气囊的数量而改变。当气囊放气后,上平板13和下平板14上下平贴在一起,从而形成平垫,如图1所示。气囊组1中的多个气囊11上下对应叠加设置,多个气囊11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12对应位于同一侧边,且相互连接,两组气囊组1之间也通过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12相互连接,即在充气后,位于外侧的一边张开。充放气装置分别与每个气囊11的充放气口连接,通过充放气装置分别为每个气囊11充气和放气。充放气装置为常规装置,通过控制电动充气泵即可实现充气,通过控制设置在管路上的电动阀即可实现对气囊的放气,打开电动阀即放气。使用时,自动翻身垫垫在患者的下面,当患者需要向右翻身时,通过充放气装置对左侧的气囊进行充气,如图2所示,当左侧的其中一个气囊11充气时,患者向右翻转30°,如图3所示,当左侧的两个气囊11充气时,患者向右翻转60°,如图4所示,当左侧的三个气囊11均充气时,患者向右翻转90°。当患者需要向左翻身时,就需要通过充放气装置对右侧的气囊11进行充气,充气方式与上述基本相同。为了方便对自动翻身垫的控制,自动翻身垫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设置成七个,分别为用于控制总电源的电源按钮、用于控制左侧一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左30°按钮、用于控制左侧二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左60°按钮、用于控制左侧三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左90°按钮、用于控制右侧一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右30°按钮、用于控制右侧二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右60°按钮、用于控制右侧三个气囊充气和放气的右90°按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气囊组和充放气装置,两组气囊组左右对应连接在一起,两组气囊组分别包括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当气囊充气后,其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外侧边相互远离张开,此时,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气囊放气后,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上下平贴在一起;所述气囊组中的多个气囊上下对应叠加设置,多个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对应位于同一侧边,且相互连接,两组气囊组之间也通过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相互连接;所述充放气装置分别与每个所述气囊的充放气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气囊组和充放气装置,两组气囊组左右对应连接在一起,两组气囊组分别包括多个气囊;所述气囊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当气囊充气后,其上平板和下平板的外侧边相互远离张开,此时,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气囊放气后,所述上平板和下平板上下平贴在一起;所述气囊组中的多个气囊上下对应叠加设置,多个气囊的充气后成锐角的一边对应位于同一侧边,且相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阳煜吕明明胡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