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所述外保护套内壁与内保护套外壁通过针线缝接,所述外保护套内壁与内保护套形状呈半头盔式,外保护套底部通过针线缝接有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正面通过针线缝接有固定背带,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背面粘接有翻身垫,外保护套内部粘接有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保护套、内保护套、橡胶垫一、缓冲弹簧、橡胶垫二、海绵层、记忆棉一和记忆棉二,利用缓冲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配合橡胶垫一、橡胶垫二、海绵层、记忆棉一和记忆棉二一起使用,达到了坠床跌倒时给予头部尤其后枕部保护的目的,避免后枕部损伤的严重后果。
Roll over function anti falling pillow p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功能防摔枕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
技术介绍
跌倒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难题,跌倒带来的损伤最严重的是后枕部受伤,可导致脑出血,脑疝,死亡率极高。因此预防跌倒和降低跌倒的损伤成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数据显示,跌倒损伤的部位主要是下肢、头部、腰腹、脊椎和骨盆,头部损伤列第二。但头部致死率最高,躁动患者即使在约束和床栏等工具使用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发生坠床跌倒的事件,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坠床跌倒时缓冲头、颈部撞击力、保护头颈部的装置。同时该类患者往往因昏迷或躁动无法配合安置体位,容易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和挫伤,因此该设计兼具翻身垫功能,可以在患者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固定舒适体位,便于照护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翻身功能防摔枕垫,达到了坠床跌倒时给予头部尤其后枕部保护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所述外保护套内壁与内保护套外壁通过针线缝接,所述外保护套内壁与内保护套形状呈半头盔式,所述外保护套内壁与内保护套外壁通过针线缝接,所述外保护套底部通过针线缝接有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正面通过针线缝接有固定背带,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背面粘接有翻身垫,所述外保护套内部粘接有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所述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橡胶垫一和橡胶垫二互相靠近的两侧粘接,所述橡胶垫二远离缓冲弹簧的一侧粘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远离橡胶垫二的一侧与外保护套内壁之间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一,所述内保护套内部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二,所述翻身垫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翻身垫外壁梯形设置,所述翻身垫内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四个侧壁均与翻身垫内壁粘接,所述密封垫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背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背带分别位于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两侧。优选的,位于左侧的固定背带正面安装有子母扣一,位于右侧的固定背带正面安装有子母扣二。优选的,所述子母扣一为子扣,所述子母扣二为母扣。优选的,所述翻身垫外壁安装有充气嘴。优选的,所述翻身垫外壁设有气管,所述气管内部安装有阀门,所述气管一端贯穿翻身垫侧壁延伸至翻身垫内部,所述气管外壁与翻身垫外壁被贯穿处密封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外保护套、内保护套、橡胶垫一、缓冲弹簧、橡胶垫二、海绵层、记忆棉一和记忆棉二,利用缓冲弹簧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配合橡胶垫一、橡胶垫二、海绵层、记忆棉一和记忆棉二一起使用,达到了坠床跌倒时给予头部尤其后枕部保护的目的,避免后枕部损伤的严重后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翻身垫,利用设计充气式翻身垫,打开阀门时,气体泄漏,翻身垫形状发生变化,可帮助人们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和积坠性肺炎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保护套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内保护套俯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翻身垫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保护套立体图。图中:1外保护套、2内保护套、3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4翻身垫、5固定背带、6子母扣一、7子母扣二、8充气嘴、9气管、10阀门、11橡胶垫一、12缓冲弹簧、13橡胶垫二、14海绵层、15记忆棉一、16记忆棉二、17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包括外保护套1,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外壁通过针线缝接,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形状呈半头盔式,这样可以既可以保护后脑勺也可以保护太阳穴,外保护套1底部通过针线缝接有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正面通过针线缝接有固定背带5,固定背带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背带5分别位于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两侧,位于左侧的固定背带5正面固定安装有子母扣一6,位于右侧的固定背带5正面固定安装有子母扣二7,子母扣一6为子扣,子母扣二7为母扣,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背面粘接有翻身垫4,外保护套1内部粘接有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一个成年人跌倒时头部受到的最大冲击力不超过15000N,根据胡克定律,F=kx,其中弹簧的弹性系数计算方式为(N/mm),该式中G=线材的刚性模数,单位N/mm^2(即切变模量):碳素弹簧钢丝(如65Mn)以及常用弹簧钢丝79000,不锈钢丝71000,硅青铜线G=41000,d=线径,Do=外径(mm),Dm=中径=Do-d(mm),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因此在选取缓冲弹簧12时,应选取最适合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系数的缓冲弹簧12,缓冲弹簧12两端分别与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互相靠近的两侧粘接,橡胶垫二13远离缓冲弹簧12的一侧粘接有海绵层14,海绵层14远离橡胶垫二13的一侧与外保护套1内壁之间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一15,内保护套2内部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二16,通过设置外保护套1、内保护套2、橡胶垫一11、缓冲弹簧12、橡胶垫二13、海绵层14、记忆棉一15和记忆棉二16,利用缓冲弹簧12具有一定的缓冲性,配合橡胶垫一11、橡胶垫二13、海绵层14、记忆棉一15和记忆棉二16一起使用,达到了坠床跌倒时给予头部尤其后枕部保护的目的,翻身垫4内部中空设置,翻身垫4外壁梯形设置,翻身垫4内部设有密封垫17,密封垫17四个侧壁均与翻身垫4内壁粘接,密封垫17倾斜设置,翻身垫4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8,采用电动静音充气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包括外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外壁通过针线缝接,所述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形状呈半头盔式,所述外保护套(1)底部通过针线缝接有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正面通过针线缝接有固定背带(5),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背面粘接有翻身垫(4),所述外保护套(1)内部粘接有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所述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两端分别与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互相靠近的两侧粘接,所述橡胶垫二(13)远离缓冲弹簧(12)的一侧粘接有海绵层(14),所述海绵层(14)远离橡胶垫二(13)的一侧与外保护套(1)内壁之间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一(15),所述内保护套(2)内部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二(16),所述翻身垫(4)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翻身垫(4)外壁梯形设置,所述翻身垫(4)内部设有密封垫(17),所述密封垫(17)四个侧壁均与翻身垫(4)内壁粘接,所述密封垫(17)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功能防摔枕垫,包括外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外壁通过针线缝接,所述外保护套(1)内壁与内保护套(2)形状呈半头盔式,所述外保护套(1)底部通过针线缝接有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正面通过针线缝接有固定背带(5),所述背部方形柔软填充垫(3)背面粘接有翻身垫(4),所述外保护套(1)内部粘接有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所述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弹簧(12)两端分别与橡胶垫一(11)和橡胶垫二(13)互相靠近的两侧粘接,所述橡胶垫二(13)远离缓冲弹簧(12)的一侧粘接有海绵层(14),所述海绵层(14)远离橡胶垫二(13)的一侧与外保护套(1)内壁之间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一(15),所述内保护套(2)内部填充设置有记忆棉二(16),所述翻身垫(4)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翻身垫(4)外壁梯形设置,所述翻身垫(4)内部设有密封垫(17),所述密封垫(17)四个侧壁均与翻身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