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9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包括操作装置和辅助装置,操作装置包括握把、过线管和动作头;握把内侧下部安装液压缸,握把前侧上部安装按键,握把底端安装接电头,握把顶端固定安装过线管,过线管顶端固定安装螺纹座,螺纹座上部旋接安装动作头;液压缸顶端固定安装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吻合效果理想,操作中,可避免端面固定不牢,造成偏移错位;应对细小肠管时,带有的辅助设备使得缝合操作方便,手术效果更好;相比旋转闭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更稳定,可避免肠体从开口端滑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512)和2018年度深圳市卫计委“三名工程”项目(SZSM201812055)资助。

An intestinal anastomat for inf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吻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
技术介绍
肠吻合术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也是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手术技巧,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技术,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理想的肠吻合术应该能避免吻合口漏、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保证操作稳定性。改进和创新吻合技术一直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到目前已发展出了数百种吻合方式,吻合的意义在于将创面稳定对接,方便缝合。但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使用的要求,特别是在处理婴幼儿的手术时,因为婴幼儿肠管细,病灶范围小,临床上最常用的手工缝合法和吻合器法,都不能良好避免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现有的吻合器吻合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端面固定不牢,偏移错位,造成术后口漏的现象,在就是应对细小肠管时,没有专门的辅助设备,使得缝合操作费时费力,手术效果差,易发生缝合处狭窄的现象,再就是现有的吻合装置采取旋转闭合的方式进行吻合,在旋转挤压作用下,肠体也会由旋转端挤往开口端而滑出钉仓,操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主要包括操作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握把、过线管和动作头,所述握把内侧下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握把前侧上部安装有按键,所述握把底端安装有接电头,所述握把顶端固定安装有过线管,过线管顶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座,螺纹座上部旋接安装有动作头,所述液压缸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拉绳与动作头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内管、梭形套和稳定环,所述内管外侧壁固定连接梭形套内壁,所述内管和梭形套均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稳定环主要包括半环,所述半环一端设置为楔形头,所述半环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凸头,所述半环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半凸头,所述半环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内环,内环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挤压半环,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杆座,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与转杆座配合的转杆套,转杆套与转杆座转动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底端固定安装有滑框,滑框中部滑动安装有卡接件,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卡架,所述半环内侧固定安装有磁屏蔽壳,磁屏蔽壳内侧固定安装有永磁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梭形套边缘处外径小于挤压半环内径,所述梭形套中部外壁开设有与凸头配合的凸头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屏蔽壳靠近凸头一侧开设有开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作头主要包括壳体、滑杆、摆臂和摆杆,所述壳体外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转接座,转接座中部固定安装有摆杆销,摆杆销外侧转动安装有摆杆,摆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摆臂销,摆臂销外侧转动安装有摆臂,摆臂顶端固定安装有夹头,两个所述夹头相对一侧侧壁固定安装有配合设置的凸块;所述滑杆顶端固定安装有装配架,装配架上部固定安装有转销,转销与摆臂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滑杆中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板,弹簧板顶端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壳体内侧上部安装有与滑杆配合的密封套,所述壳体内侧上部开设有与弹簧配合的弹簧仓,所述弹簧顶端与弹簧仓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侧中部安装有滑杆配合的限位套,所述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拉绳顶端,所述壳体底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头,螺纹头与螺纹座装配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件主要包括中挡板、滑销和推拉头,所述滑销后端固定安装有后挡板,所述滑销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挡板,所述滑销与滑框滑动连接,所述中挡板后侧壁与滑框前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后挡板前侧壁与滑框后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销前端固定安装有推拉头,推拉头后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对称的齿键片,所述卡架前侧固定安装有与齿键片配合的齿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架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卡架位于开口处设置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导头,导头外形为楔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缸、按键与接电头均电性连接,所述接电头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吻合器吻合效果理想,在操作中,避免出现端面固定不牢,造成偏移错位,在应对细小肠管时,带有的辅助设备,使得缝合操作方便,手术效果好,避免因为缝合处细小影响手术效果,本吻合装置相比旋转闭合的方式,夹持稳定,避免肠体由旋转端挤往开口端而滑出,保证操作稳定性。本技术技术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70512,课题名称:miR-145-lncRNA-ADD3调控网络在胆道闭锁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机制研究)和2018年度深圳市卫计委“三名工程”项目(编号:SZSM201812055,课题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罗志强教授小儿普外科临床与基础团队)资助。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肠吻合器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肠吻合器中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肠吻合器中握把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肠吻合器中半环及其相连部件的主视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肠吻合器中稳定环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6中B处的主视结构图。图9为图7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握把,2-按键,3-过线管,4-拉绳,5-液压缸,6-壳体,7-螺纹头,8-螺纹座,9-限位套,10-弹簧板,11-弹簧,12-滑杆,13-摆杆销,14-摆杆,15-密封套,16-装配架,17-转销,18-摆臂,19-转接座,20-摆臂销,21-凸块,22-夹头,23-转杆座,24-凸头,25-凸头槽,26-梭形套,27-内管,28-永磁体,29-半环,30-转杆套,31-磁屏蔽壳,32-内环,33-挤压半环,34-滑框,35-中挡板,36-滑销,37-半凸头,38-推拉头,39-卡架,40-齿条,41-导头,42-齿键片,43-接电头,44-稳定环,45-后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主要包括操作装置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握把(1)、过线管(3)和动作头,所述握把(1)内侧下部安装有液压缸(5),所述握把(1)前侧上部安装有按键(2),所述握把(1)底端安装有接电头(43),所述握把(1)顶端固定安装有过线管(3),过线管(3)顶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座(8),螺纹座(8)上部旋接安装有动作头,所述液压缸(5)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绳(4),拉绳(4)与动作头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内管(27)、梭形套(26)和稳定环(44),所述内管(27)外侧壁固定连接梭形套(26)内壁,所述内管(27)和梭形套(26)均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稳定环(44)主要包括半环(29),所述半环(29)一端设置为楔形头,所述半环(29)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凸头(24),所述半环(29)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半凸头(37),所述半环(29)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内环(32),内环(32)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挤压半环(33),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2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杆座(23),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2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与转杆座(23)配合的转杆套(30),转杆套(30)与转杆座(23)转动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29)底端固定安装有滑框(34),滑框(34)中部滑动安装有卡接件,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29)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卡架(39),所述半环(29)内侧固定安装有磁屏蔽壳(31),磁屏蔽壳(31)内侧固定安装有永磁体(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主要包括操作装置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握把(1)、过线管(3)和动作头,所述握把(1)内侧下部安装有液压缸(5),所述握把(1)前侧上部安装有按键(2),所述握把(1)底端安装有接电头(43),所述握把(1)顶端固定安装有过线管(3),过线管(3)顶端固定安装有螺纹座(8),螺纹座(8)上部旋接安装有动作头,所述液压缸(5)顶端固定安装有拉绳(4),拉绳(4)与动作头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内管(27)、梭形套(26)和稳定环(44),所述内管(27)外侧壁固定连接梭形套(26)内壁,所述内管(27)和梭形套(26)均为人体可吸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稳定环(44)主要包括半环(29),所述半环(29)一端设置为楔形头,所述半环(29)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凸头(24),所述半环(29)位于楔形头一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半凸头(37),所述半环(29)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内环(32),内环(32)内壁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挤压半环(33),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2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转杆座(23),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29)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与转杆座(23)配合的转杆套(30),转杆套(30)与转杆座(23)转动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半环(29)底端固定安装有滑框(34),滑框(34)中部滑动安装有卡接件,位于前侧的所述半环(29)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卡架(39),所述半环(29)内侧固定安装有磁屏蔽壳(31),磁屏蔽壳(31)内侧固定安装有永磁体(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梭形套(26)边缘处外径小于挤压半环(33)内径,所述梭形套(26)中部外壁开设有与凸头(24)配合的凸头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屏蔽壳(31)靠近凸头(24)一侧开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用的肠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头主要包括壳体(6)、滑杆(12)、摆臂(18)和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宙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