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包括释放手柄和至少两套磁吻合头,磁吻合头包括磁环和套芯,释放手柄包括导引杆和释放推杆,套芯包含有中空管,该中空管内径等于或略大于待吻合血管的外径以使得待吻合血管能够贴合穿入中空管,导引杆分为两段,前段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待吻合血管的内径以使得前段能够贴合穿入待吻合血管,后段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中空管的外径与待吻合血管的壁厚之和,且后段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磁环的内径,以使得磁环能够套在导引杆的后段并在释放推杆的作用下沿导引杆滑动至血管袖套翻转的中空管上,其中,中空管为顺磁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磁吻合与袖套技术相结合,实现简单快捷的袖套式磁性血管吻合,具有简便、高效的优点。
A sleeve type magnetic device for vascular anastom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科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吻合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技术,目前仍然主要以手工缝合实现,是一种复杂、费时且极具挑战性。尤其在器官移植、断肢再植等修复重建手术,血管吻合质量直接决定手术成败。此时,手工缝合技术的缺点显而易见。首先,手工缝合技术难度大、费时,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其次,由于吻合过程中缝线穿透血管壁引起血管内膜损伤,术中、术后出现吻合口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大幅增加,轻则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重则手术失败。并且,当血管直径较小时,使用手工缝合吻合血管更加容易出现吻合口狭窄。最后,由于手工缝合技术难度大,需要学习时间长,难以推广普及。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简便快速的无缝线吻合装置用于实施血管吻合术有利于改善该状况。磁压榨吻合技术是一种无缝线吻合技术,该技术中待吻合组织的吻合张力由磁力提供,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但是,目前磁吻合技术主要运用于消化道重建,尚缺乏不损伤血管内膜的磁性血管吻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将磁吻合技术与袖套技术相结合,实现简便快捷的袖套式磁性血管吻合,具有简便、高效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包括释放手柄2和至少两套磁吻合头1,其中,磁吻合头1包括磁环13和套芯14,释放手柄2包括导引杆21和释放推杆22,所述套芯14包含有中空管,该中空管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待吻合血管3的外径以使得待吻合血管3能够贴合穿入中空管,所述导引杆21分为两段,前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待吻合血管3的内径以使得前段能够贴合穿入待吻合血管3,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大于中空管的外径与待吻合血管3的壁厚之和,且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磁环13的内径,以使得磁环13能够套在导引杆21的后段并在释放推杆22的作用下沿导引杆21滑动至血管袖套翻转的中空管上,其中,所述中空管为顺磁材质。所述磁吻合头1还包括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所述磁环13安装于近端固定壳11内,所述套芯14安装于远端固定壳12内,所述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套芯14呈法兰样结构。所述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定位槽和定位块,通过将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实现直线推送释放控制以及二者的连接,该过程是可逆的。所述导引杆21设置在手柄外壳23的前端,释放推杆22卡在或者套在导引杆21上,导引杆21的尾端通过弹簧连接推动柄25,通过推动柄25推动导引杆21的轴向运动。所述释放推杆22上有作用于推动路径的释放保险24。所述磁环13的长度小于导引杆21的后段长度。所述导引杆21的前段与后段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通过袖套翻转实现血管断端磁性装置的加载安装,操作简便快速,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与难度,促进术后恢复,易于医生学习掌握,利于推广。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吻合口压榨力由磁力提供,无需以实质穿透血管壁,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内膜,降低吻合口血栓形成、假性血管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所实现的端端血管吻合口的内膜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可显著降低吻合口漏、吻合口血管等并发症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导引杆、套芯、磁环相互分离)。图2是本专利技术套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磁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套芯与远端固定壳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磁环与近端固定壳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导引杆与近端固定壳组合)。图7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1的示意图:待吻合血管穿入套芯。图8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2的示意图:待吻合血管穿过套芯。图9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3的示意图:导引杆穿入磁环。图10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4的示意图:导引杆穿入待吻合血管。图11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5的示意图:磁环推动待吻合血管断端外翻至套芯外壁。图12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6的示意图:导引杆撤出。图13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7的示意图:另一磁吻合头做步骤1-6同样动作。图14是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8的示意图:两个携带待吻合血管的磁吻合头磁性相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主要包括释放手柄2和磁吻合头1两大部分,其中,磁吻合头1需要至少两套,以满足吻合需求。即,每完成一个端端血管吻合,需要两枚磁吻合头1,这两枚磁吻合头1的吻合面(即磁环13端面)可相互吸引。具体而言,磁吻合头1主要包括磁环13和套芯14,其中,套芯14的结构如图2,本实施例中,其呈法兰样结构,主要功能结构为一个中空管。磁环13的结构如图3,为普通的环状柱结构。进一步地,可基于安装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增加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此时,磁环13安装于近端固定壳11内,所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被安装到释放手柄2前端,磁环13在完成血管袖套翻转后可被释放;套芯14则安装于远端固定壳12内,与磁环13一起实现血管袖套翻转后可被释放;近端固定壳11与远端固定壳1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连接固定。其中,中空管为顺磁材质(可导磁),磁环13和套芯14表面均行抗腐蚀处理,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等结构用非顺磁材料制作。更进一步地,还可在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上设置定位槽和定位块,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将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实现直线推送释放控制以及二者的连接,该过程是可逆的。值得说明的是,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仅是从更加便于安装的角度增设的,二者的省略并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实现。释放手柄2主要包括导引杆21和释放推杆22,并可基于安装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增加非必要的手柄外壳23、弹簧、推动柄25以及释放保险24,如图1和图6所示。此时,导引杆21设置在手柄外壳23的前端,释放推杆22卡在或者套在导引杆21上,导引杆21的尾端通过弹簧连接推动柄25,通过推动柄25推动导引杆21的轴向运动,释放保险24则设置在释放推杆22上,作用于推动路径,控制推动的释放与锁止,可采用简单的卡扣/凹槽结构、摩擦片/摩擦区结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关键在于各主要功能部件的尺寸参数,具体地,套芯14的中空管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待吻合血管3的外径以使得待吻合血管3能够贴合穿入中空管,导引杆21分为两段,两段之间平滑过渡连接,其中,前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待吻合血管3的内径以使得前段能够贴合穿入待吻合血管3,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大于中空管的外径与待吻合血管3的壁厚之和,且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磁环13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手柄(2)和至少两套磁吻合头(1),其中,磁吻合头(1)包括磁环(13)和套芯(14),释放手柄(2)包括导引杆(21)和释放推杆(22),所述套芯(14)包含有中空管,该中空管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待吻合血管(3)的外径以使得待吻合血管(3)能够贴合穿入中空管,所述导引杆(21)分为两段,前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待吻合血管(3)的内径以使得前段能够贴合穿入待吻合血管(3),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大于中空管的外径与待吻合血管(3)的壁厚之和,且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磁环(13)的内径,以使得磁环(13)能够套在导引杆(21)的后段并在释放推杆(22)的作用下沿导引杆(21)滑动至血管袖套翻转的中空管上,其中,所述中空管为顺磁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手柄(2)和至少两套磁吻合头(1),其中,磁吻合头(1)包括磁环(13)和套芯(14),释放手柄(2)包括导引杆(21)和释放推杆(22),所述套芯(14)包含有中空管,该中空管内径等于或者略大于待吻合血管(3)的外径以使得待吻合血管(3)能够贴合穿入中空管,所述导引杆(21)分为两段,前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待吻合血管(3)的内径以使得前段能够贴合穿入待吻合血管(3),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大于中空管的外径与待吻合血管(3)的壁厚之和,且后段的外径等于或者略小于磁环(13)的内径,以使得磁环(13)能够套在导引杆(21)的后段并在释放推杆(22)的作用下沿导引杆(21)滑动至血管袖套翻转的中空管上,其中,所述中空管为顺磁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血管吻合的袖套式磁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吻合头(1)还包括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所述磁环(13)安装于近端固定壳(11)内,所述套芯(14)安装于远端固定壳(12)内,所述近端固定壳(11)和远端固定壳(12)上设置有定位块。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科,贺海奇,吕毅,贾晶,汤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