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664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该组件包括一无菌塑料保护套及无菌引导管,无菌引导管主体为一耐热玻璃管,该耐热玻璃管的一端通过玻璃导管塞封闭,另一端安装有导管接口组件,所述导管接口组件中间开口处设有一无菌擦拭装置,该无菌擦拭装置主体为一块中间开有+字形缝隙的无菌海绵,将所述导管接口组件的中间开口完全封闭;所述无菌引导管固定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上,其导管接口组件位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外侧,其余部分穿过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位于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无菌擦拭装置,用于对内窥镜进行擦拭;将加热设备在使用前装入无菌袋,减少不必要的消毒作业,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Aseptic isolation assembly for endoscope demi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
技术介绍
现代外科技术越来越朝微创方向发展,大量的手术可以用腔镜、内窥镜完成。在利用内窥镜做检查和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人体和内窥镜之间的温度差异,造成内窥镜在进入人体后镜面起雾现象,进而造成检查和手术时画面不清晰,影响医生判断。在使用中,如果遇到内窥镜起雾,将内窥镜拿出腔体,用碘伏擦拭,或者在内窥镜进入人体前用热水浸泡内窥镜预热或者用加热器加热,减少内窥镜与人体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减少起雾。但是加热器每次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进行等离子消毒,且不去备除污功能,医护人员需要手动将内窥镜上污渍擦除,然后进行除雾,此方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将医用加热除雾设备整体套入无菌塑料保护套中并密封,与内窥镜隔离,保证内窥镜加热后无菌无污渍,以解决现有产品需要反复消毒和除污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包括一无菌塑料保护套及无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括一无菌塑料保护套及无菌引导管,所述无菌引导管主体为一耐热玻璃管,该耐热玻璃管的一端通过玻璃导管塞封闭,另一端安装有导管接口组件,所述导管接口组件中间开口处设有一无菌擦拭装置,该无菌擦拭装置主体为一块中间开有+字形缝隙的无菌海绵,将所述导管接口组件的中间开口完全封闭;所述无菌引导管固定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上,其导管接口组件位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外侧,其余部分穿过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位于其内部,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与所述无菌引导管的外圆面之间通过热固化或紧固件相互紧密联接并形成气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镜除雾用的无菌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组件包括一无菌塑料保护套及无菌引导管,所述无菌引导管主体为一耐热玻璃管,该耐热玻璃管的一端通过玻璃导管塞封闭,另一端安装有导管接口组件,所述导管接口组件中间开口处设有一无菌擦拭装置,该无菌擦拭装置主体为一块中间开有+字形缝隙的无菌海绵,将所述导管接口组件的中间开口完全封闭;所述无菌引导管固定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上,其导管接口组件位于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外侧,其余部分穿过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位于其内部,所述无菌塑料保护套与所述无菌引导管的外圆面之间通过热固化或紧固件相互紧密联接并形成气密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珠穆燕王家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