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8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液动卸灰阀,涉及卸灰阀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阀体的下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二连接装置,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包裹焊接有阀动装置,所述阀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阀接装置,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下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阀体的下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一侧焊接有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液动卸灰阀,制作成本低,且比以往的装置更加的耐用,采用一个电液推杆控制开合两个阀门,推板阀设置有卡槽,使推板阀卡合紧密,增加装置密封性,为一体性的焊接结构,螺钉接缝较少,不容易损坏,密封效果优异,装置的整体性能好,更加的耐用。

An electro-hydraulic ash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液动卸灰阀
本技术涉及卸灰阀
,具体是一种电液动卸灰阀。
技术介绍
卸灰阀是除尘设备排灰、送风和其它设备给料的主要设备,适用于粉状物料和颗料状物料。为环保、冶金、化工、粮食、食品、电力等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电液动卸灰阀,使用方便,避免了手工开合带来的麻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液动卸灰阀,大多制作成本较高,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大多为一个电液推杆控制开合单个阀门,造成装置材料的浪费,增加使用成本,大多推板阀的卡合不紧密,装置密封性不好,容易造成漏灰的情况,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大多为分体性的结构,接缝较多,容易损坏,影响密封效果,装置的整体性能不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液动卸灰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液动卸灰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阀体的下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二连接装置,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包裹焊接有阀动装置,所述阀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阀接装置,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下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阀体的下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一侧焊接有拉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前表面焊接有电液推杆架,所述电液推杆架的内部安装有电液推杆,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下方位于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阀接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接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上阀接板,所述上阀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阀接板的一端开设有上阀接孔,所述上阀接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所述上阀接板的下表面且包裹隔板的位置处焊接有下阀接板,所述下阀接板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下阀接孔,所述下阀接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阀接板与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均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的下表面,所述下阀接板与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均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的上表面,所述拉板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的一端与第二阀接装置的一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接装置与第二阀接装置的结构相同,且上阀接孔与下阀接孔的开设大小均与阀体的内径相匹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条的大小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开设大小相匹配,且滑条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滑条为两个一组分别焊接于隔板的下表面与隔板的上表面,且滑条与第二滑槽与滑条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外表面焊接于拉板的一侧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液动卸灰阀,制作成本低,能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满足使用需要,且比以往的装置更加的耐用,本技术采用一个电液推杆控制开合两个阀门,降低装置材料的浪费,降低使用成本,本推板阀设置有卡槽,使推板阀卡合紧密,增加装置密封性,避免造成漏灰的情况,增加装置的工作效率,本技术为一体性的焊接结构,螺钉接缝较少,不容易损坏,密封效果优异,装置的整体性能好,更加的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液动卸灰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液动卸灰阀中阀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电液动卸灰阀中第一阀接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第一连接装置;3、第二连接装置;4、阀动装置;5、第一阀接装置;6、第二阀接装置;7、电液推杆架;8、第一支撑柱;9、拉板;10、电液推杆;11、第二支撑柱;12、上阀接板;13、隔板;14、下阀接板;15、上阀接孔;16、下阀接孔;17、第一滑槽;18、第二滑槽;19、滑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一连接装置2,阀体1的下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二连接装置3,阀体1的外表面包裹焊接有阀动装置4,阀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阀接装置5,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1,阀体1的下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8,第一阀接装置5的一侧焊接有拉板9,第一支撑柱8的前表面焊接有电液推杆架7,电液推杆架7的内部安装有电液推杆10,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方位于第二支撑柱11的下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阀接装置6。第一阀接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上阀接板12,上阀接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8,上阀接板12的一端开设有上阀接孔15,上阀接板1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隔板13,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19,上阀接板12的下表面且包裹隔板13的位置处焊接有下阀接板14,下阀接板14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下阀接孔16,下阀接板14的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7,为通过阀动装置4,控制阀门的开合。下阀接板14与第一支撑柱8的上表面均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表面,下阀接板14与第一支撑柱8的下表面均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5的上表面,拉板9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阀接装置5的一端与第二阀接装置6的一端,为与阀体1焊接连接,达到隔离与连通第一连接装置2与第二连接装置3。第一阀接装置5与第二阀接装置6的结构相同,且上阀接孔15与下阀接孔16的开设大小均与阀体1的内径相匹配,为通过上阀接孔15的上表面与阀体1贯通焊接,下阀接孔16的下表面与阀体1贯通焊接。便于焊接接口的平整性,增加密封效果。滑条19的大小与第二滑槽18、第一滑槽17的开设大小相匹配,且滑条19设置有四个,四个滑条19为两个一组分别焊接于隔板13的下表面与隔板13的上表面,且滑条19与第二滑槽18与滑条19的位置相对应,为通过滑条19在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增加隔板13在上阀接板12与下阀接板14内部滑动的平整性,增加装置的耐用性。第一滑槽17的一侧外表面焊接于拉板9的一侧外表面,为通过电液推杆10工作,电液推杆10通过拉板9拉动隔板13的一端,隔板13在上阀接板12与下阀接板14的内部滑动,且滑条19于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通过隔板13的一端远离或拉近与上阀接孔15、下阀接孔16的距离,开合阀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然后,通过螺钉把第一连接装置2的上表面与进灰端固定连接,通过螺钉把第二连接装置3的下表面与出灰端固定连接,电液推杆10连接电源,电液推杆10工作,电液推杆10通过拉板9拉动隔板13的一端,隔板13在上阀接板12与下阀接板14的内部滑动,且滑条19于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通过隔板13的一端远离上阀接孔15与下阀接孔16阀门打开,且第一阀接装置5与第二阀接装置6同时开放,当需要关闭阀门时,电液推杆10通过拉板9推动隔板13的一端,通过隔板13的一端拉近与上阀接孔15、下阀接孔16的距离,阀门关闭,最后,实用完成清理装置外部浮灰,方便下一次使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一连接装置(2),所述阀体(1)的下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二连接装置(3),所述阀体(1)的外表面包裹焊接有阀动装置(4),所述阀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阀接装置(5),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1),所述阀体(1)的下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8),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一侧焊接有拉板(9),所述第一支撑柱(8)的前表面焊接有电液推杆架(7),所述电液推杆架(7)的内部安装有电液推杆(10),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方位于第二支撑柱(11)的下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阀接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一连接装置(2),所述阀体(1)的下表面贯通焊接有第二连接装置(3),所述阀体(1)的外表面包裹焊接有阀动装置(4),所述阀动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阀接装置(5),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表面一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柱(11),所述阀体(1)的下表面另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8),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一侧焊接有拉板(9),所述第一支撑柱(8)的前表面焊接有电液推杆架(7),所述电液推杆架(7)的内部安装有电液推杆(10),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下方位于第二支撑柱(11)的下表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阀接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液动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接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上阀接板(12),所述上阀接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8),所述上阀接板(12)的一端开设有上阀接孔(15),所述上阀接板(1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隔板(13),所述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19),所述上阀接板(12)的下表面且包裹隔板(13)的位置处焊接有下阀接板(14),所述下阀接板(14)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下阀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鑫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