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75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该技术方案对叶轮的机械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中隔环为界,在中隔环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叶片,在叶片外周利用内锥形壳和外锥形壳构建环形通道,同时,在外锥形壳与中隔环之间留有环形开口,在内锥形壳中部贯穿转轴,并利用槽体建立传动关系。基于以上构造,当利用转轴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时,两侧叶轮会同时驱动两侧流体同时泵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再从两侧的环形开口汇合输出,从而实现了同时对两部分流体进行泵吸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拓展了泵的功能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A new impeller for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
本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现有技术中,水泵从吸入到输出的路径是固定且单一的,无法实现多路径吸入,在这种情况下,当用于两部分流体的泵吸作业时,往往需要两个独立的泵并联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的常规叶轮无法同时对两部分流体进行泵吸作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包括中隔环,上内锥形壳,上外锥形壳,上叶片,上通孔,槽体,上环形开口,下内锥形壳,下外锥形壳,下叶片,下通孔,下环形开口,盘状腔体,其中,在中隔环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内锥形壳和下内锥形壳,上外锥形壳套接在上内锥形壳的外周,下外锥形壳套接在下内锥形壳的外周,在上内锥形壳与上外锥形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上叶片,在下内锥形壳与下外锥形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下叶片,上内锥形壳的中部具有上通孔,下内锥形壳的中部具有下通孔,上通孔和下通孔相互连通,在上通孔与下通孔的接合处具有盘状腔体,在上通孔的内壁以及下通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槽体,上外锥形壳的外边缘与中隔环之间具有上环形开口,下外锥形壳的外便于与中隔环之间具有下环形开口;若干上叶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若干上叶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间隔。作为优选,上通孔的轴线与下通孔的轴线相互重合。作为优选,上外锥形壳下端的外径、下外锥形壳上端的外径、中隔环的外径,三者相等。作为优选,盘状腔体的上端面直径与其下端面直径相等;上通孔的轴线垂直于盘状腔体的上端面,下通孔的轴线垂直与盘状腔体的下端面。作为优选,上叶片的数量及下叶片的数量均为8个。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中隔环用于对上下两部分的叶片加以分隔;上内锥形壳与上外锥形壳共同围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用于设置上叶片;上叶片用于在转动状态下产生负压,从而将水从上述环形空间吸入;上环形开口用于将吸入的水从此处输出;上通孔和下通孔用于供转轴穿过,槽体用于同转轴上的凸出的插销相配合,从而使叶轮与转轴建立传动关系;下内锥形壳与下外锥形壳共同围成另一环形空间,该另一环形空间用于设置下叶片;下叶片用于在转动状态下产生负压,从而将水从上述另一环形空间吸入;下环形开口用于将吸入的水从此处输出;盘状腔体环绕于转轴外周,形成气隙,有助于保证传动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该技术方案对叶轮的机械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技术以中隔环为界,在中隔环两侧分别设置两组叶片,在叶片外周利用内锥形壳和外锥形壳构建环形通道,同时,在外锥形壳与中隔环之间留有环形开口,在内锥形壳中部贯穿转轴,并利用槽体建立传动关系。基于以上构造,当利用转轴驱动本技术转动时,两侧叶轮会同时驱动两侧流体同时泵入本技术,再从两侧的环形开口汇合输出,从而实现了同时对两部分流体进行泵吸作业。本技术不仅拓展了泵的功能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中隔环2、上内锥形壳3、上外锥形壳4、上叶片5、上通孔6、槽体7、上环形开口8、下内锥形壳9、下外锥形壳10、下叶片11、下通孔12、下环形开口13、盘状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如图1~4所示,包括中隔环1,上内锥形壳2,上外锥形壳3,上叶片4,上通孔5,槽体6,上环形开口7,下内锥形壳8,下外锥形壳9,下叶片10,下通孔11,下环形开口12,盘状腔体13,其中,在中隔环1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内锥形壳2和下内锥形壳8,上外锥形壳3套接在上内锥形壳2的外周,下外锥形壳9套接在下内锥形壳8的外周,在上内锥形壳2与上外锥形壳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上叶片4,在下内锥形壳8与下外锥形壳9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下叶片10,上内锥形壳2的中部具有上通孔5,下内锥形壳8的中部具有下通孔11,上通孔5和下通孔11相互连通,在上通孔5与下通孔11的接合处具有盘状腔体13,在上通孔5的内壁以及下通孔11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槽体6,上外锥形壳3的外边缘与中隔环1之间具有上环形开口7,下外锥形壳9的外便于与中隔环1之间具有下环形开口12;若干上叶片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若干上叶片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间隔。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中隔环1用于对上下两部分的叶片加以分隔;上内锥形壳2与上外锥形壳3共同围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用于设置上叶片4;上叶片4用于在转动状态下产生负压,从而将水从上述环形空间吸入;上环形开口7用于将吸入的水从此处输出;上通孔5和下通孔11用于供转轴穿过,槽体6用于同转轴上的凸出的插销相配合,从而使叶轮与转轴建立传动关系;下内锥形壳8与下外锥形壳9共同围成另一环形空间,该另一环形空间用于设置下叶片10;下叶片10用于在转动状态下产生负压,从而将水从上述另一环形空间吸入;下环形开口12用于将吸入的水从此处输出;盘状腔体13环绕于转轴外周,形成气隙,有助于保证传动效率。实施例2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如图1~4所示,包括中隔环1,上内锥形壳2,上外锥形壳3,上叶片4,上通孔5,槽体6,上环形开口7,下内锥形壳8,下外锥形壳9,下叶片10,下通孔11,下环形开口12,盘状腔体13,其中,在中隔环1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内锥形壳2和下内锥形壳8,上外锥形壳3套接在上内锥形壳2的外周,下外锥形壳9套接在下内锥形壳8的外周,在上内锥形壳2与上外锥形壳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上叶片4,在下内锥形壳8与下外锥形壳9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下叶片10,上内锥形壳2的中部具有上通孔5,下内锥形壳8的中部具有下通孔11,上通孔5和下通孔11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环(1),上内锥形壳(2),上外锥形壳(3),上叶片(4),上通孔(5),槽体(6),上环形开口(7),下内锥形壳(8),下外锥形壳(9),下叶片(10),下通孔(11),下环形开口(12),盘状腔体(13),其中,在中隔环(1)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内锥形壳(2)和下内锥形壳(8),上外锥形壳(3)套接在上内锥形壳(2)的外周,下外锥形壳(9)套接在下内锥形壳(8)的外周,在上内锥形壳(2)与上外锥形壳(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上叶片(4),在下内锥形壳(8)与下外锥形壳(9)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下叶片(10),上内锥形壳(2)的中部具有上通孔(5),下内锥形壳(8)的中部具有下通孔(11),上通孔(5)和下通孔(11)相互连通,在上通孔(5)与下通孔(11)的接合处具有盘状腔体(13),在上通孔(5)的内壁以及下通孔(11)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槽体(6),上外锥形壳(3)的外边缘与中隔环(1)之间具有上环形开口(7),下外锥形壳(9)的外便于与中隔环(1)之间具有下环形开口(12);若干上叶片(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合,若干上叶片(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若干下叶片(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间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泵的新型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环(1),上内锥形壳(2),上外锥形壳(3),上叶片(4),上通孔(5),槽体(6),上环形开口(7),下内锥形壳(8),下外锥形壳(9),下叶片(10),下通孔(11),下环形开口(12),盘状腔体(13),其中,在中隔环(1)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内锥形壳(2)和下内锥形壳(8),上外锥形壳(3)套接在上内锥形壳(2)的外周,下外锥形壳(9)套接在下内锥形壳(8)的外周,在上内锥形壳(2)与上外锥形壳(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上叶片(4),在下内锥形壳(8)与下外锥形壳(9)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下叶片(10),上内锥形壳(2)的中部具有上通孔(5),下内锥形壳(8)的中部具有下通孔(11),上通孔(5)和下通孔(11)相互连通,在上通孔(5)与下通孔(11)的接合处具有盘状腔体(13),在上通孔(5)的内壁以及下通孔(11)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槽体(6),上外锥形壳(3)的外边缘与中隔环(1)之间具有上环形开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高向文周胜良付全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坡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