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8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包括喷油器本体,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底侧通过油嘴紧帽螺纹连接有喷嘴体,所述喷油器本体内形成有柱塞腔,所述柱塞腔内活动安装有柱塞,所述喷嘴体的底端开设有喷油孔,所述柱塞的底端安装有油杯,且柱塞与喷油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且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的底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且第一弧形管远离进油管道的一端与喷油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油道设计合理,燃油在喷油器内的能量损失较小;工序简单,加工周期短;喷油器成本相对较低,可依托现有的3D打印技术对油道结构进行的优化。

An oil passage structure of in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喷油器
,尤其涉及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用喷油器,需要将高压燃油喷射至燃油燃烧室内。申请号为20182024296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及喷嘴体,所述喷油器体内具有容纳活塞的柱塞,所述喷嘴体内具有容纳针阀的针阀腔,一衬套设置于所述柱塞与所述针阀腔之间,所述衬套具有收容部分活塞的活塞孔部及收容部分针阀的针阀孔部,所述柱塞内具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压于所述衬套上,其其中所述活塞孔部与所述针阀孔部之间具有隔离所述活塞与所述针阀的隔离部。使用本申请可以使喷油器的针阀头部具有较小的磨损。现在的喷油器内部油道如图2所示,油道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孔交叉形成的,这样的加工工艺有三个缺点:(1)在图2中的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的底端位置容易形成涡流,造成能量损失;(2)图2中的进油孔12和回油孔13需要堵死,使其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3)横向的孔是在曲面上加工的,其中心线很难与纵向孔的中心线在一个平面上,容易形成加工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造成能量损失,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容易形成加工误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包括喷油器本体,所述喷油器本体的底侧通过油嘴紧帽螺纹连接有喷嘴体,所述喷油器本体内形成有柱塞腔,所述柱塞腔内活动安装有柱塞,所述喷嘴体的底端开设有喷油孔,所述柱塞的底端安装有油杯,且柱塞与喷油孔相对应设置,所述喷油器本体上设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且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的底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且第一弧形管远离进油管道的一端与喷油孔相连通,喷油孔与进油管道之间的间隙形成负压腔,第二弧形管与负压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油器本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在柱塞腔上。优选的,所述柱塞与所述油杯同轴线设置。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1、油道设计合理,燃油在喷油器内的能量损失较小;2、工序简单,加工周期短;喷油器成本相对较低,可依托现有的3D打印技术对油道结构进行的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喷油器的部分剖视图。图中:1喷油器本体、2喷嘴体、3柱塞、4油杯、5喷油孔、6柱塞腔、7弹簧、8进油管道、9回油管道、10第一弧形管、11第二弧形管、12进油孔、13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包括喷油器本体1,喷油器本体1的底侧通过油嘴紧帽螺纹连接有喷嘴体2,喷油器本体1内形成有柱塞腔6,柱塞腔6内活动安装有柱塞3,喷嘴体2的底端开设有喷油孔5,柱塞3的底端安装有油杯4,且柱塞3与喷油孔5相对应设置,喷油器本体1上设有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且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的底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弧形管10和第二弧形管11,且第一弧形管10远离进油管道8的一端与喷油孔5相连通,喷油孔5与进油管道8之间的间隙形成负压腔,第二弧形管11与负压腔相连通,将图2中油道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孔交叉形成的结构改成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9分别连接第一弧形管10和第二弧形管10,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9的底端不会出现涡流,油道设计合理,燃油在喷油器内的能量损失较小。本技术中,喷油器本体1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套接在柱塞腔6上。本技术中,柱塞3与油杯4同轴线设置。本技术中,工作原理,将图2中油道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孔交叉形成的结构改成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9分别连接第一弧形管10和第二弧形管10,进油管道8和出油管道9的底端不会出现涡流,油道设计合理,燃油在喷油器内的能量损失较小,同时,采用现有的3D打印技术对油道结构进行优化,工序简单,加工周期短,降低喷油器的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包括喷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本体(1)的底侧通过油嘴紧帽螺纹连接有喷嘴体(2),所述喷油器本体(1)内形成有柱塞腔(6),所述柱塞腔(6)内活动安装有柱塞(3),所述喷嘴体(2)的底端开设有喷油孔(5),所述柱塞(3)的底端安装有油杯(4),且柱塞(3)与喷油孔(5)相对应设置,所述喷油器本体(1)上设有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且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的底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弧形管(10)和第二弧形管(11),且第一弧形管(10)远离进油管道(8)的一端与喷油孔(5)相连通,喷油孔(5)与进油管道(8)之间的间隙形成负压腔,第二弧形管(11)与负压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器的油道结构,包括喷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本体(1)的底侧通过油嘴紧帽螺纹连接有喷嘴体(2),所述喷油器本体(1)内形成有柱塞腔(6),所述柱塞腔(6)内活动安装有柱塞(3),所述喷嘴体(2)的底端开设有喷油孔(5),所述柱塞(3)的底端安装有油杯(4),且柱塞(3)与喷油孔(5)相对应设置,所述喷油器本体(1)上设有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且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道(8)和回油管道(9)的底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康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