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以及发动机总成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268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以及发动机总成和车辆。该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包括:燃油箱;进气歧管;碳罐,所述碳罐连接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集成式碳罐阀,所述集成式碳罐阀连接在所述碳罐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公用接口、高压接口和低压接口,所述公用接口与所述碳罐的出口相连;高压脱附管路和低压脱附管路,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的高压脱附状态以及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的低压脱附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通过集成式碳罐阀取代了传统的碳罐阀、单向阀和三通阀等部件,从而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

Engine canister desorption device and engine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以及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以及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燃油箱内的燃油会挥发成燃油蒸汽,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用于将燃油蒸汽引入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防止燃油蒸汽挥发到大气中造成燃油浪费及环境污染,碳罐可以在发动机熄火后吸附燃油蒸汽和新鲜空气,当发动机启动后,碳罐脱附燃油蒸汽和新鲜空气并进入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碳罐的出口单位时间内燃油蒸汽和新鲜空气的流量为脱附流量。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中设置有碳罐阀和多个单向阀以控制脱附流量,其零部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通过集成式碳罐阀减少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零部件数量,降低占用空间。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的发动机总成。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总成的车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包括:燃油箱;进气歧管;碳罐,所述碳罐连接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集成式碳罐阀,所述集成式碳罐阀连接在所述碳罐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公用接口、高压接口和低压接口,所述公用接口与所述碳罐的出口相连;高压脱附管路和低压脱附管路,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的高压脱附状态以及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的低压脱附状态。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通过集成式碳罐阀取代了传统的碳罐阀、单向阀和三通阀等部件,从而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成式碳罐阀为集成式碳罐电磁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发动机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时,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时,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压脱附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接口相连,所述高压脱附管路的另一端与整车进气管路相连,所述整车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歧管间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整车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设置有增压器。进一步地,所述整车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还设置有中冷器和稳压腔,在进气方向上,所述增压器、所述中冷器和所述稳压腔依次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低压脱附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接口相连,所述低压脱附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和上述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所述发动机总成和车辆与上述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的原理图;附图标记:燃油箱1、进气歧管2、集成式碳罐阀3、公用接口31、高压接口32、低压接口33、碳罐4、碳罐空气过滤装置5、高压脱附管路6、低压脱附管路7、压力传感器8、增压器9、空气滤清器10、发动机11、整车进气管路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包括:燃油箱1、进气歧管2、碳罐4、集成式碳罐阀3、高压脱附管路6和低压脱附管路7。碳罐4连接在燃油箱1与进气歧管2之间,碳罐4具有燃油蒸汽进口和空气进口,燃油蒸汽进口与燃油箱1相连,燃油箱1中的燃油蒸汽通过燃油蒸汽进口进入碳罐4,碳罐4可以吸附燃油箱1中多余的燃油蒸汽,空气进口连通外界空气,在空气进口处设有碳罐空气过滤装置5,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当发动机11关闭时,碳罐4开始吸收从燃油箱1挥发出的燃油蒸汽,并将牢牢锁定在碳罐4内的活性炭微孔中,防止燃油蒸汽散发到大气中;发动机11启动时又将吸附在碳罐4内的燃油蒸汽作为燃料输送到发动机11。集成式碳罐阀3连接在碳罐4与进气歧管2之间,集成式碳罐阀3具有公用接口31、高压接口32和低压接口33,公用接口31与碳罐4的出口相连,高压接口32与高压脱附管路6连通,低压接口33与低压脱附管路7连通。发动机11启动时,碳罐4的出口释放燃油蒸汽进入进气歧管2内供发动机11燃烧,集成式碳罐阀3可以节省碳罐4与进气歧管2之间的管路上单向阀和三通管的布置,从而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集成式碳罐阀3具有高压脱附管路6与高压接口32连通的高压脱附状态以及低压脱附管路7与低压接口33连通的低压脱附状态。换言之,高压脱附状态为碳罐4通过集成式碳罐阀3的高压接口32和高压脱附管路6连通,低压脱附状态为碳罐4通过集成式碳罐阀3的低压接口33和低压脱附管路7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通过集成式碳罐阀3取代了传统的碳罐阀、单向阀和三通阀等部件,从而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零部件的数量和占用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碳罐阀3为集成式碳罐电磁阀,从而有利于保证集成式碳罐阀3的控制精度较高和灵活性较好。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发动机11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时,高压脱附管路6与高压接口32连通,以实现提高碳罐4内的燃油蒸汽脱附效果、提高脱附流量,进而满足发动机11高负荷工作状态时增加燃油消耗的需求;在发动机11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时,低压脱附管路7与低压接口33连通,以实现降低碳罐4内的燃油蒸汽脱附效果,进而满足发动机11低负荷工作状态时减少燃油消耗的需求。参照图1和图2所示,高压脱附管路6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可以对高压脱附管路6内燃油蒸汽的脱附流量进行监控,并在高压脱附状态无法检测出燃油蒸汽通过高压脱附管路6进入发动机11时报出故障,以实现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可以诊断燃油蒸汽的蒸发泄漏,进而达到控制因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燃油箱;/n进气歧管;/n碳罐,所述碳罐连接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n集成式碳罐阀,所述集成式碳罐阀连接在所述碳罐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公用接口、高压接口和低压接口,所述公用接口与所述碳罐的出口相连;/n高压脱附管路和低压脱附管路,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的高压脱附状态以及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的低压脱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油箱;
进气歧管;
碳罐,所述碳罐连接在所述燃油箱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
集成式碳罐阀,所述集成式碳罐阀连接在所述碳罐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公用接口、高压接口和低压接口,所述公用接口与所述碳罐的出口相连;
高压脱附管路和低压脱附管路,所述集成式碳罐阀具有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的高压脱附状态以及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的低压脱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碳罐阀为集成式碳罐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时,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与所述高压接口连通;在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时,所述低压脱附管路与所述低压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碳罐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脱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