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包含其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包含其的化合物组合和电致发光器件及用途。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一种利用有机自发光现象的显示单元,其具有视角宽、相比于液晶显示单元更加轻薄、在低驱动电压下高亮度发光、响应速度快等优异性能,最近作为全彩显示单元或照明的应用备受期待。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介于其间的有机材料层的结构。电荷被注入到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中,以形成电子和空穴对,使具有荧光或磷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产生了光发射。由于空穴和电子的移动速度不同,往往由各自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上述有机物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等。为了使有机发光元件充分发挥上述的优秀的特性,需要提高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效率,使器件中空穴和电子达到均衡,从而提高发光效率。其中,通过提高电子传输效率,能够提高空穴与电子再结合的概率,得到高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
式(I)中,所述n为所述化合物中-(L)m-B’基团的个数;
所述n为1;或者n为2、3或4,所述L基团相同或不同,所述B’基团相同或不同;
式(I)中,所述m为1或0;
式(I)中,所述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的芳基或杂芳基,且所述Ar中含有至少两个芳基和/或杂芳基环稠合的稠合芳环,且未被-(L)m-B’基团取代的化合物Ar的三重态能级<2.84eV;
式(I)中,所述L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的亚杂芳基;
式(I)中,所述B’选自式(II)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式(II)中,所述X1、X2、X3、X4、X5、X6、X7和X8均各自独立地选自C-R、C或N,且所述X1、X2、X3、X4、X5、X6、X7和X8中至少有一个为N;
所述R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30个碳原子数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20个碳原子的胺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异腈基、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和膦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1、X2、X3、X4、X5、X6、X7和X8中N的个数为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II)结构:
式(III)中,所述L、Ar、n、m、X1、X2、X3、X4、X5、X6、X7和X8均具有与权利要求1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n=1;或者所述n为2、3或4,X1、X2、X3、X4、X5、X6、X7和X8均各自独立地选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所述L基团相同或不同,所述m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式(IV)、式(V)、式(VI)和式(VII)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式(IV)至式(VII)中,所述L、Ar、n、m、X1、X2、X3、X4、X5、X6、X7和X8均具有与权利要求1相同的限定范围;
所述n=1;或者所述n为2、3或4,X1、X2、X3、X4、X5、X6、X7和X8均各自独立地选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所述L基团相同或不同,所述m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B’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其中,所述R1、R2均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30个碳原子数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20个碳原子的胺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异腈基、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和膦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t为R1基团的个数;所述t=1;或者所述t≥2,所述R1选自相同基团或不同基团;
所述r为R2基团的个数;所述r=1;或者所述r≥2,所述R2选自相同基团或不同基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均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其中,所述R’1、R’2均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环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30个碳原子数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0-20个碳原子的胺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腈基、异腈基、硫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和膦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a为R’1的个数;所述a=1;或者所述a≥2,所述R’1选自相同基团或不同基团;
所述b为R’2的个数;所述b=1;或者所述b≥2,所述R’2选自相同基团或不同基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夏传军,邝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