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覆盖层用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盖层用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作有机物层的材料可根据功能大致分类为发光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并且,上述发光材料可根据发光机理分类为来源于电子的单态激发状态的荧光材料和来源于电子的三重态激发状态的磷光材料,可根据发光色分类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一般的有机发光器件可具有如下结构,在基板上部形成阳极,在该阳极上部依次形成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及阴极。其中,上述空穴输送层、发光层及电子输送层为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薄膜。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原理如下。若向上述阳极及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则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由空穴输送层而移动至发光层的同时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经由电子输送层而移动至发光层。移动至发光层的上述空穴及电子再结合而生成激子(exciton)。上述激子从激发状态转换为基态而生成光。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通常可分为内部发光效率和外部发光效率。内部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6 KR 10-2018-01477431.一种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在所述化学式1中,
X及Y各自独立地为O、S、NR、N-*或CR`R``,其中,-*表示与L1或L2键合的部位,
R、R`、R``、R1至R4各自独立地为氢、重氢、卤素、硝基、腈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硫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芳基,其中,R`及R``能够相键合来形成或不形成环,当X为N且Y为CR`R``时,R`及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芳基的情况除外,
l及o各自独立地为0或1至4的整数,
m及n各自独立地为0或1至4的整数,
L1为直接键合、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亚芳基,
L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亚芳基,
Ar1至Ar3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亚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式1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
化学式2
在所述化学式2中,
X、Y、R、R`、R``、R1至R4、l、m、n、o、L1、Ar1至A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R5为氢、重氢、卤素、硝基、腈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30硫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5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50杂芳基,
p为1至4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式2由以下化学式3表示:
化学式3
在所述化学式3中,
X、Y、R、R`、R``、R1至R4、L1、Ar1至Ar3及p如权利要求2中所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式2由以下化学式4至化学式6中的一种表示:
化学式4
化学式5
化学式6
在所述化学式4至化学式6中,
X、Y、R、R`、R``、R1至R4、L1、Ar1至Ar3及p如权利要求2中所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及Y各自独立地为O、S、NR或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昊完,安贤哲,金熙宙,金东骏,朴旻洙,闵丙哲,李萤振,权桐热,李成圭,
申请(专利权)人: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