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83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所述灯芯绒面料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相互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经纱为绢丝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毛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间隙孔,所述间隙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面料不受细菌侵害的抑菌颗粒。使得其层次分明,结构丰富,质地厚实保暖;灯芯绒面料的制备工艺严谨,制备出来的灯芯绒面料耐磨损,且手感细腻厚实。

A kind of knitted corduroy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灯芯绒质地厚实,保暖性好,适宜制作秋冬季外衣、鞋帽面料和幕布、窗帘、沙发面料等装饰用品。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灯芯绒面料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灯芯绒的纱线种类单一,使得灯芯绒面料的手感不够柔软,在穿着的过程中绒毛部分易脱落和磨损,经过清洗后手感变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得其层次分明,结构丰富,质地厚实保暖;灯芯绒面料的制备工艺严谨,制备出来的灯芯绒面料耐磨损,且手感细腻厚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得其层次分明,结构丰富,质地厚实保暖;灯芯绒面料的制备工艺严谨,制备出来的灯芯绒面料耐磨损,且手感细腻厚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所述灯芯绒面料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相互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经纱为绢丝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毛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间隙孔,所述间隙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面料不受细菌侵害的抑菌颗粒。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布层内混纺有用于消除布料间静电作用的导电丝,所述基布层的表面呈规律的网孔状,所述基布层的最小花型为两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为一循环。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基布层内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S2:步骤S1中,所述第二经纱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涤纶纤维1~10份,三角纤维2~15份,粘胶纤维7~20份;按照质量比1:4:7将所述涤纶纤维、三角纤维和粘胶纤维放入反应釜内进行混合,在80~150rpm的搅拌速度下进行搅拌;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具有一定阻燃性能的N-六羟甲基氨基环三膦腈溶液,边加入边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将反应釜进行静置30~50min,使得所述三角纤维、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能够被充分混合;制备得到所述第二经纱的纺丝液;S3: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纺丝液进行干燥、过滤和纺织静电处理,将混合后的涤纶纤维、三角纤维和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将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以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将所述纤维束中的杂质、疵点以及部分短绒进行清除;得到混合纤维,将所述混合纤维依次进入气流塔、梳棉机、细纱机和自动络筒机;制备得到所述第二经纱;S4:所述第二纬纱的制备方法为:备料,称取蚕丝8~10份和棉纤维2~6份,对所述蚕丝进行给湿和回醒;将回醒后的蚕丝与棉纤维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纬线的纺纱原料,将所述纺纱原料与导电丝一同进入混纺工艺制成第二纬纱;S5:将制备得到的所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进行除尘处理;将除尘处理后的所述第二经纱和所述第二纬纱放入纺织机进行编织形成基布层;用温水冲洗所述基布层,将基布层上的灰尘除去,然后将所述基布层置于圆筒中,对所述基布层烘干;对烘干后的所述基布层进行预缩和性能检验;S6:在所述基布层的顶面与所述灯芯绒面料层的底面均涂覆背胶,将所述基布层与所述灯芯绒面料层进行复合;用编织丝线将贴合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针织灯芯绒的面料中,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层,能够使得针织灯芯绒面料的结构更加丰富,质地更加厚实,穿着更加舒适手感柔软。在灯芯绒面料中设置有抑菌颗粒,能够使得灯芯绒面料不受细菌侵害,大大提升了面料的洁净性能。2、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灯芯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基布层内的第二经纱由多种纤维制成,结构丰富,增加了面料的保暖性,对制成第二经纱的多种纤维进行浸润N-六羟甲基氨基环三膦腈溶液,能够使得面料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且基布层质地柔软,舒适亲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1中公开了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1)该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上述灯芯绒面料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上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垂直设置,其中,第一经纱为绢丝纤维,第一纬纱为毛纤维;上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编织而成的灯芯绒面料既有有丝织物的顺滑感又有毛纤维的厚实暖和。在上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间隙孔,上述间隙孔内设置有抑菌颗粒,能够保护面料不受细菌侵害,增加面料的洁净度。上述基布层内混纺有导电丝,能够用于消除布料间的静电作用,上述基布层的表面呈规律的网孔状,上述基布层的最小花型为两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上述花型六路为一个循环。(2)上述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基布层内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S2:步骤S1中,上述第二经纱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涤纶纤维1份,三角纤维4份,粘胶纤维7份;按照质量比1:4:7将涤纶纤维、三角纤维和粘胶纤维放入反应釜内进行混合,在80rpm的搅拌速度下进行搅拌。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具有一定阻燃性能的N-六羟甲基氨基环三膦腈溶液,边加入边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将反应釜进行静置30min,使得上述三角纤维、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能够被充分混合;制备得到上述第二经纱的纺丝液。S3:将步骤S2中制备得到的纺丝液进行干燥、过滤和纺织静电处理,将混合后的涤纶纤维、三角纤维和粘胶纤维进行开松,将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以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将纤维束中的杂质、疵点以及部分短绒进行清除,最后得到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依次进入气流塔、梳棉机、细纱机和自动络筒机;制备得到第二经纱。S4:上述第二纬纱的制备方法为:备料,称取蚕丝9份和棉纤维26份,对上述蚕丝进行给湿和回醒。将回醒后的蚕丝与棉纤维进行混合,得到第二纬线的纺纱原料,将上述纺纱原料与导电丝一同通过混纺工艺制成第二纬纱。S5:将制备得到的上述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进行除尘处理。将除尘处理后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放入纺织机进行编织形成基布层。用温水冲洗上述基布层,将基布层上的灰尘除去,然后将所述基布层置于圆筒中,对所述基布层烘干,最后对烘干后的基布层进行预缩和性能检验;S6:在基布层的顶面与灯芯绒面料层的底面均涂覆背胶,将基布层与灯芯绒面料层进行复合;用编织丝线将贴合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进行连接。实施例2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及其制备方法:(1)该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n所述灯芯绒面料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相互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经纱为绢丝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毛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间隙孔,所述间隙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面料不受细菌侵害的抑菌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丝线相互连接的基布层和灯芯绒面料层;
所述灯芯绒面料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相互浮沉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相互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经纱为绢丝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毛纤维;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间隙孔,所述间隙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面料不受细菌侵害的抑菌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内混纺有用于消除布料间静电作用的导电丝,所述基布层的表面呈规律的网孔状,所述基布层的最小花型为两针道的上针盘和四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为一循环。


3.一种针织灯芯绒的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布层内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
S2:步骤S1中,所述第二经纱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涤纶纤维1~10份,三角纤维2~15份,粘胶纤维7~20份;按照质量比1:4:7将所述涤纶纤维、三角纤维和粘胶纤维放入反应釜内进行混合,在80~150rpm的搅拌速度下进行搅拌;分散均匀后,停止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具有一定阻燃性能的N-六羟甲基氨基环三膦腈溶液,边加入边搅拌,直到混合均匀;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升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都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