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电力巡检机器人主要实现沿输电线路巡检并跨越各种地面障碍完成巡检工作,其行走机构的设计尤为重要。传统的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主要包括悬挂式、轮式等方式,其中,轮式机器人设计简单、安全保护性好、工作空间大,但其对避障要求高,难以适用于复杂的作业环境;而悬挂式机器人可以根据轨道部署实现任何复杂的作业环境、巡检稳定可靠且效率高,但存在工作空间受限、成本随轨道部署增加等不足,故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轮式挂轨的巡检机器人,结合轮式机器人和挂轨机器人的优点,支持大空间、复杂环境作业,实现高效率、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巡检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包括:轮式行走机构,所述轮式行走机构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式行走机构(1),所述轮式行走机构(1)包括主体外壳(11),所述主体外壳(1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111),所述主体外壳(11)的内部设有控制的所述驱动轮(111)的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外壳(11)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测温摄像头(112)、可见光摄像头(113)和360度激光雷达(114);/n挂轨升降机构(2),所述挂轨升降机构(2)包括外套管(21)、内套管(211)、螺纹杆(212)和竖向电机(213),所述外套管(21)活动套装在所述内套管(211)的外部,所述螺纹杆(21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内套管(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式行走机构(1),所述轮式行走机构(1)包括主体外壳(11),所述主体外壳(1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111),所述主体外壳(11)的内部设有控制的所述驱动轮(111)的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外壳(11)的顶部安装有红外测温摄像头(112)、可见光摄像头(113)和360度激光雷达(114);
挂轨升降机构(2),所述挂轨升降机构(2)包括外套管(21)、内套管(211)、螺纹杆(212)和竖向电机(213),所述外套管(21)活动套装在所述内套管(211)的外部,所述螺纹杆(21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内套管(211)的内部,所述竖向电机(213)的输出轴的上端与所述螺纹杆(212)的下端焊接,所述外套管(21)的下端通过连接杆(214)与所述竖向电机(213)的顶部焊接;
挂轨衔接机构(3),所述挂轨衔接机构(3)包括顶板(31)、左摩擦轮(318)右摩擦轮(319),所述顶板(31)的下端面与所述内套管(211)的顶部连接,通过所述竖向电机(213)带动所述螺纹杆(212)正反转带动所述内套管(211)上下运动带动所述顶板(31)上下运动,所述顶板(3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定位板(311)和右定位板(312),所述左定位板(311)的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横向电机(313),所述左定位板(311)和所述右定位板(31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丝杆(314),所述横向电机(313)驱动丝杆(314)旋转,所述丝杆(314)的外部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正旋螺母移动滑块(315)和反旋螺母移动滑块(316),所述正旋螺母移动滑块(315)和所述反旋螺母移动滑块(316)的顶部分别焊接有左竖板(3151)和右竖板(3161),所述左摩擦轮(318)和所述右摩擦轮(319)通过横向连接杆(317)分别与所述左竖板(3151)和右竖板(3161)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轮式挂轨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所述正旋螺母移动滑块(315)和所述反旋螺母移动滑块(316)跟着所述丝杆(314)旋转,所述正旋螺母移动滑块(315)和所述反旋螺母移动滑块(316)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限位圆杆(32),所述限位圆杆(32)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左定位板(311)和所述右定位板(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小马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