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润华专利>正文

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759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的一排燃烧孔四周的侧流水板组成下水箱,与在该排燃烧孔正上方的由上流水板及其出、入水管组成的上水箱,通过可转动的环节相对接,上水箱围绕两个转动对接件形成的轴线可上下翻动。这种结构实现了燃烧孔四周和正上方热量的同时充分吸收。该暖气炉还采用二次进风装置和无盖封火,实现了煤的二次燃烧和在封火的情况下持续供热。可节煤30%以上并保持室内相对恒温。(*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附有烹调装置的闭式热水炉。当前,以家庭为单位在平房装备暖气已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一大趋势,并逐步形成热潮。各种形式的家庭用暖气炉便应运而生。这种暖气炉最常见的结构是,在炉子的炉体及炉口周围配置环形水箱,该水箱上、下部分别装有出、进水管,与住房的暖气散热片接通构成水循环通路。水在水箱中变热。由于冷水与热水的比重不同,水能够在所说的循环通路中自然循环,热水流入暖气片逐渐散热冷却后,又流回水箱,以此达到房间取暖的目的。该类型暖气炉的主要缺欠是没有充分利用炉口正上方的热能。有的在炉口正上方设置了水箱,却又不能充分利用炉体周围的热能。同时,各式暖气炉普遍存在着煤燃烧不够充分、封火时水温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寒冷的后半夜存在不能有效供暖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节能、恒温、高效,具有取暖和烹调双功能的暖气炉,该暖气炉能使蜂窝煤得到充分燃烧,其水箱能充分吸收炉体四周及燃烧孔正上方的热能,并在封火的情况下持续有效供热,使房间达到理想的温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说的翻板式暖气炉,具有排烟管、热水管、冷水管、烟箱、底板、一排燃烧孔四周的侧流水板构成的下水箱、上流水板及其出、入水管构成的上水箱、若干炉瓦并列排列组成的燃烧孔,以及炉瓦之间的填料。上水箱的出、入水管通过可转动对接件,分别与热水管和下水箱上的回弯管接通。上水箱围绕两个可转动对接件形成的轴线可自由翻动。上水箱出水管的一端高于入水管的一端。上水箱向下与炉口之间、向上与烟箱盖之间均有10-30毫米左右的间隙。每个炉瓦周围配置若干通风管,炉瓦上方的炉口上有进风圈。空气沿通风管受热上升至炉口通过进风圈喷出形成二次进风,使燃煤从上方得到氧气达到二次燃烧。每个炉瓦下方配置炉箅和出灰斗,出灰斗上有出灰口,出灰口可由火门封闭,达到由下方封火的目的。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下水箱中间的一排并列排列的燃烧孔可以互相接通,成为长形通孔,以燃烧蜂窝煤以外的其他不同种类燃煤。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一排并列排列的燃烧孔上方炉口的上部可以加制一水平流水板 ,该流水板四周与下水箱四周侧流水板上部的对应部位相接通,其中部有与燃烧孔数目相同并与燃烧孔相对应的火焰通孔。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各炉瓦之间可以分别加制一立式流水板,每个立式流水板均与下水箱的侧流水板相接通。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联结上水箱出水管与热水管、入水管与下水箱回弯管的两个可转动对接件,分别由固定板、一个或若干个油封组成的油封组、压板、若干拉杆和相应数目的螺母组成;两个对接件上的两个固定板分别与热水管、回弯管固定连接;该热水管、回弯管分别与两个油封组的第一个油封外圈套紧配合;两个油封密封唇分别与出、入水管配合;所说的拉杆穿过固定板和压板并用螺母将固定板和压板之间的油封组夹紧。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联结上水箱出水管与热水管,入水管与回弯管的两个可转动对接件可分别用球心阀改装。即去掉球心阀的开关控制杆,使球心阀的阀球通孔与阀体通孔相通;出、入水管分别密封地焊于二个阀球通孔内壁上;热水管、回弯管分别与二个阀体通孔密封地固定联接,并且通过螺纹预紧力使密封热密封阀球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说的可转动对接件漏水。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说的联结上水箱出水管与热水管、上水箱入水管与回弯管的两个可转动对接件,可分别由具有一个硬胶圈和一个弹性软胶圈,软、硬胶圈可分别紧套两个水管实现密封对接,并且使其中一个水管在软胶圈的密封状态下仍可转动的胶圈所构成。在本技术所述的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中,冷水在下水箱中得到预热,下水箱四周各流水板上部的高度各不相同,回弯管处于最高点。预热后的水逐步上升流至回弯管,经可转动对接件进入上水箱。上水箱处于炉口正上方10-30毫米的最佳位置直接受热。上水箱的出水端高于入水端,水在上水箱内受到一排燃烧孔递次加热上升,达到最高温度后经出水管流入热水管。上水箱与烟箱盖之间有10-30毫米的空隙,燃烧孔上方的热气流在对上水箱的下面铁板加热后,经上水箱旁侧的空隙进入上水箱与烟箱盖之间的空隙,从上水箱上面对上水箱继续加热,使余热得到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暖气炉采用二次进风的装置,使燃煤的下方和上方同时给氧,得到充分燃烧。与此特殊结构相适应,本技术所述的暖气炉采用出灰口处封火的方式,封火时炉口上方不盖火盖。燃烧孔在封火时仍能从二次进风中得到氧气,使煤在上方得到部分燃烧,封火时对水箱继续加热,保持相对恒温。本技术所述的暖气炉的上水箱流水板可上下翻动,翻开时可以添煤和烹调,放下时可以对循环水加热。实验证明了本技术所述的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所具有的优点高效、恒温。在室外温度为-10C--15C时,在封火的情况下,本技术所述的三个燃烧孔的暖气炉可使四间60平方米左右的室内空间保持在13C-15C之间,比使用普通暖气炉在相同条件下的室内温度提高一倍左右。节能。以华北地区的一月份为例,使室内平均温度保持在15C以上,本技术所述的三个燃烧孔的暖气炉每昼夜仅用标准重量为1.05Kg的蜂窝煤15块,比普通暖气炉节煤30 ̄40%。除上述之外,本技术所述的暖气炉还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根据天气冷暖调节使用燃烧孔的数量。2、由于采用卧式,比一般暖气炉高度低三分之一左右,便于循环管路的安装和热水循环。3、可兼作热水和烹调,一炉两用。4、灰尘少,干净、方便。5、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外形简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简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纵向剖面简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横向剖面简图;图5是图1所示结构出灰斗的立体简图;图6是图1所示结构炉口的立体简图;图7是图1所示结构炉箅的立体简图;图8是图1所示结构可转动对接件的剖面图;图9是图1所示结构另一种形式的可转动对接件的剖面图;图10是图1所示结构第三种形式的可转动对接件的剖面图;图11是图1所示结构第四种形式的可转动对接件的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形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具有三个排成一排的燃烧孔8,该燃烧孔8由三个炉瓦17组成的空间形成。每个炉瓦17上部是炉口11,炉口11上带有进风圈9,炉瓦17下部是炉箅12,炉箅12下部是出灰斗14,出灰斗14由底板15托住,出灰斗14上有出灰口18,出灰口18可由火门7封闭。该实施例的板式下水箱5为长方体形状,组成下水箱5四侧的流水板兼作炉体,炉体与炉瓦17之间的填料16为珍珠岩。组成下水箱5四侧的流水板内部空隙均为6mm左右,内为循环水预热处。下水箱5上的冷水管13处于水箱最下端,回弯管21处于水箱最上部。上水箱6为一截面间隙为10-15毫米左右的流水板,该流水板处于烟箱4的中部,上距烟箱盖10、下距炉口11均为20毫米左右。燃烧孔上的热气流由上水箱6下部经上水箱6旁侧的空隙进入上水箱6上部,再经排烟管1排出。上水箱6实际处于烟箱4内最佳位置两面受热。上水箱6的出、入水管24、23通过可转动对接件3和20分别与热水管2和回弯管21接通。上水箱6的出、入水管24、23可用6分管,热水管2和回弯管2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恒温翻板式暖气炉,具有排烟管(1)、热水管(2)、冷水管(13)、烟箱(4)、底板(15)、一排燃烧孔四周的侧流水板构成的下水箱(5)、上流水板及其出水管(24)、入不管(23)构成的上下箱(6)、若干炉瓦(17)组成的燃烧孔(8)、炉瓦(17)之间为填料(16)。其特征在于:上水箱(6)的出水管(24)与热水管(2)通过可转动的对接件(20)相联结,上水箱(6)围绕可转动对接件(3)和(20)形成的轴线自由翻动;上水箱(6)出水管(24)的一端高于入水管(23)的一端;上水箱(6)向下与炉口(11)之间、向上与烟箱盖(10)之间均有10-30毫米左右的间隙;每个炉瓦(17)周围配置若干通风管(19),炉瓦(17)上方的炉口(11)上有进风圈(9),空气沿通风管(19)受热上升至炉口11通过进风圈(9)喷出形成二次进风,使燃煤从上方得到氧气达到二次燃烧;每个炉瓦(17)下方配置炉箅(12)和出灰斗(14),出灰斗(14)上有出灰口(18),出灰口(18)可由火门(7)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润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